第1章 空间格局统计
第2章 空间格局的表征和计量
第3章 空间格局状态模型
第4章 空间格局概率与统计
第5章 空间格局聚集检验
第6章 空间格局差异识别
第7章 空间格局相似性分析
第8章 空间格局聚类
第9章 空间格局抽样与参数估计
第10章 空间误差来源
第11章 时空过程
第12章 时空格局预测
第13章 空间格局优化模型
第14章 空间增长模型
第15章 全国国土规划
第16章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赵作权(1962— ),男,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曾任德国马普学会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国土资源部全国国土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政策,空间经济分析。
本书 作者提出了一般空间格局的统计描述和推理的理论与方法,即空间格局统计,涵盖空间格局的表征测度、状态识别、概率表达、分类(聚类)、抽样、预测等,建立了空间格局的“5层次、5维度、4状态”表征模型、大数定律、距离椭圆、相似性计量、空间紧凑矩阵等,为统计学直接用于各种空间数据的分析、解释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基础。本书应用上侧重空间经济、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发展、地理信息研究中面临的统计分析与模型问题,书中论述了中国全国国土规划面向效率、公平、均衡、自由等目标的空间发展模式选择问题。
本书可供空间统计、空间经济、区域与城市规划、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土地管理等领域的学者、学生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对空间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其他空间,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意愿去设计,承重墙是不能动的,其他的话问题不是很大,原来房间的格局,如果不喜欢,也可以稍做改动,客厅部分,也不需要再建什么墙去格开来,这样很死板,而且会有局限性,以后想要更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个人礼仪1 讲究礼貌 语言文明2 规范姿势 举止优雅3 服饰得体 注重形象第二篇 家庭礼仪1 家庭和睦 尊重长辈2 情同手足 有爱同辈第三篇 校园礼仪1 尊重师长 虚心学习2 团结同学 共同进...
《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经济分析》是赵作权近二十年来特别是在美国和德国学习及工作期间持续探索空间统计奥秘的结果。作者收集了空间分析、空间统计、空间经济等领域的大量资料,对这个交叉领域的历史、进展与前沿感受和体会颇深。作者在球面空间、空间全等、形状定量方面的深入和独到的研究,为本书学术性提了的重要支撑。作者在Centrographic(中心形态学)方法与空间抽样、空间随机试验三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是本书的专业技术特色之一 。
室内设计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入口到各子空间的规划,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消费水平,以及设计师的经验、创意.住宅空间的使用目的与用途非常多元化,在设计中必须决定各种元素的主次,通过研究空间中的使用功能、活动动线、储物收纳,让居住空间格局更合理,满足人的生活方式.
基于GIS的兰州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分析——基于兰州市2005~2006普通住宅数据,利用空间分析中点模式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房价与区位因子的线性回归分析,空间插值方法等,对兰州市普通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
本项目将系统论述城市-区域面域性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探讨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有效集成,根据两种不同集成方式分别设计、开发相应的空间统计分析模块功能。基于空间关联模式分析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结合,阐述空间经济分析的概念;选择新疆、江西两省区为研究区,以不同时段各县市GDP年均增长速度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为分析指标,进行区域空间经济关联模式实证分析,探索潜在的区域总体及局部空间经济关联模式及其动态变化,探讨区域空间经济相关的确证性空间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并研究建立一个关于社会经济的空间分析研究系统雏形。.本研究代表区域经济分析研究一个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地理定量研究应用价值,将为确定、量化经济区内潜在的空间经济关联及其多阶段变化提供一种指导方法,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特征及变化,合理地评价空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将为区域经济空间差异调控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2100433B
批准号 |
40401021 |
项目名称 |
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集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D0112 |
项目负责人 |
陈斐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南昌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5-01-01 至 2007-12-31 |
支持经费 |
2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