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导 论
0.1问题的提出 5
0.2公共服务空间经济分析的发展演变 6
0.2.1传统的公共服务空间经济分析 7
0.2.2新公共服务空间经济分析 12
0.2.3比较与评述 18
0.3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 21
0.3.1研究对象与基本假设 21
0.3.2建模思路 22
0.3.3技术方法 24
0.3.4结构安排 25
1.公共服务区位分析
1.1公共服务及其区位 26
1.1.1公共服务及其在政府间的配置 26
1.1.2公共服务区位 28
1.2区位规模分析 29
1.2.1模型设定 29
1.2.2行政区成本不为0时 的确定 30
1.2.3公共服务特征对 的影响 31
1.3公共服务对家庭区位选择影响分析 32
1.3.1.家庭区位选择的有效性 32
1.3.2、税收对均衡有效性的影响 34
1.4公共服务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分析 35
1.4.1模型的基本假定 35
1.4.2消费者行为 36
1.4.3企业(生产者)行为 38
1.4.4企业(要素)的区位选择决定方程 39
小 结 40
2.公共服务空间作用机制分析
2.1公共服务的空间作用机制 41
2.1.1公共服务的空间经济效应 41
2.1.2公共服务与要素空间聚集(扩散) 42
2.1.3要素空间聚集(扩散)力的评价指标 43
2.2公共服务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及其对要素空间集聚(扩散)的影响 44
2.2.1基本模型 44
2.2.2公共服务的本地市场放大效应 49
2.3公共服务价格指数效应及其对要素空间集聚(扩散)的影响 50
2.3.1基本模型 50
2.3.2公共服务的价格指数效应 52
2.4公共服务市场拥挤效应及其对要素空间集聚(扩散)的影响 54
小 结 54
3.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3.1公共服务供给、要素流动与经济聚集 55
3.1.1公共服务供给对区域要素聚集的影响 55
3.1.2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要素空间流动的途径 56
3.2公共服务供给对要素流动的影响 56
3.2.1本地交易成本为零时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要素流动的短期均衡分析 56
3.2.2 本地交易成本为零时公共服务供给影响要素流动的长期均衡分析 62
3.2.3本地交易成本不为零时公共服务影响要素流动的短期均衡分析 67
3.2.4 本地交易成本不为零时公共服务影响要素流动的长期均衡分析 71
3.3 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对要素流动的影响分析 74
3.4 要素流动、财政竞争与资源配置效率 77
3.4.1要素流动下财政竞争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分析 78
3.4.2基于财政负担结构的要素流动与财政竞争 79
3.5我国公共服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81
3.5.1 地区差距、公共服务供给(财政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81
3.5.2 地区差距、省域财政负担与经济增长 83
小 结 84
4.公共服务需求分析
4.1 公共服务的消费与需求 86
4.1.1 公共服务的规模及其消费 86
4.1.2 公共服务需求及其弹性 86
4.2公共服务需求弹性 87
4.2.1公共服务需求弹性的推导 87
4.2.2 对公共服务需求弹性的影响 88
4.2.3 对公共服务需求弹性的影响 89
4.2.4要素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需求弹性变动 90
4.3 考虑拥挤效应后的公共服务需求弹性 91
4.3.1 基本模型 91
4.3.2不同变量对公共服务需求弹性的影响 93
4.3.3要素空间分布与公共服务弹性变动趋势。 95
4.4 不同流动要素的公共服务需求弹性 97
4.4.1基本模型 97
4.4.2 劳动力流动无成本条件下劳动力、资本流动的公共服务需求弹性分析 98
4.4.2 劳动力流动有成本条件下劳动力、资本流动的公共服务需求弹性分析 100
4.4.3 比较与分析 101
4.5我国TFP对公共服务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102
4.5.1模型、数据与变量 102
4.5.2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需求弹性分析 103
4.5.3城乡社区事务需求弹性 104
小 结 105
5. 公共服务空间溢出分析
5.1公共服务的空间溢出及其特点 107
5.1.1外部性与空间溢出 107
5.1.2公共服务空间溢出的特点 107
5.2公共服务空间溢出的基本模型 108
5.2.1基本思路 108
5.2.2模型假定 109
5.2.3可变成本的引入与企业收益函数 110
5.3基于短期均衡的公共服务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112
5.3.1公共服务空间溢出对要素空间配置的影响 112
5.3.2替代弹性、公共服务空间溢出与要素流动 115
5.3.3交易成本、公共服务空间溢出与要素流动 116
5.4基于长期均衡的公共服务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117
5.4.1区域公共服务溢出对要素空间配置的影响 117
5.4.2替代弹性、公共服务空间溢出与要素流动 118
5.4.3交易成本、公共服务空间溢出与要素流动 119
5.5我国公共服务空间溢出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120
5.5.1公共服务的空间关联性及溢出效应测度 120
5.5.2公共服务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123
小 结 125
6.要素流动、公共服务与财政竞争
6.1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 127
6.1.1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模型 127
6.1.2 劳动力流动无成本条件下的公共服务与资本、劳动力流动 128
6.1.3 考虑技术变量的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模型 128
6.1.4 劳动力流动有成本下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公共服务 130
6.2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财政竞争 131
6.2.1 资本、劳动力与财政竞争基本模型 131
6.2.2 基于财政收入结构的财政竞争模型分析 133
6.3 资本、劳动力流动与税负结构 133
6.3.1资本税与对劳动所得税的要素流动效应 133
6.3.2两种极端情况的讨论 133
6.4 要素流动、公共服务与财政竞争的进一步讨论 133
6.4.1资本脱离所有者流动情况下的公共服务与财政竞争 133
6.4.2劳动力脱离户籍所在地流动下的公共服务与财政竞争 133
6.5 我国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竞争效应实证分析 133
6.5.1 模型选择 133
6.5.2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133
6.5.3 实证分析及结果 133
小 结 133
7. 展 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1572100433B
本书是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和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有力“抓手”为导向提出的,研究目标是为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处于公共经济学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的“交集”内,项目研究需要融合公共经济学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因而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
项目研究对于丰富和完善公共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我国发展阶段必然性的体现,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世界经济也具有双重效应,这需要平衡好扩大消费与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关系,...
第一章绪论一、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三、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及其产状第一节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一、层理及其识别二、利用沉积岩层原生构造确定岩层的顶面...
这种软件还是很多的,cad,3damx等等。不过也可以用酷家乐来设计,他拥有这些nb的功能。自由设计造型简单设置多级顶,绘制灯带造型、简单拖动角线、绘制型材造型顶面刷漆,扣板精准铺贴石膏吊顶、集成吊顶...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 内蒙古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 ,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015-000-02 一、背景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作 用,一个国家或着地区发展的命脉取决于该国家或地 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通常为了促使经济稳定持续 健康发展会采取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在这些措施 当中,财政支出政策被认为是有利政策工具。为了达
carried out "practi ce line pi one er standard, a nd post spurs" "members concentrated service m onths", activities, education gui de member s always every where bearing i n mind ide ntity, base d job post, active play role. To devel op differentiated learni ng educati on g uide party members i n accor dance with their own situati on, target the problems to, base d on the w ork done. Pay attention
据财政部消息,6月8日,财政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史耀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张少春对下一阶段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工作进行了部署。张少春指出,《指导意见》的印发是我国PPP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PPP发展进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新阶段,市场也给予了积极正面反应。目前在推广PPP模式的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的“当头炮”已经打响,今后的关键在于“真刀真枪”地推进项目建设。下一阶段,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指导意见》的核心要求,认真学习领会、积极贯彻落实,着重在“快”字、在“实”字上做文章,确保《指导意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动PPP工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史耀斌在讲话中通报了PPP工作的进展情况。史耀斌指出,一年多来,全国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实现了“组建一个工作机制、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搭建一个制度框架、推出一批示范项目”的“四个一”目标。史耀斌要求,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把握当前加快推进PPP工作的大好时机,加快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本书将从区域协同和要素流动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因素。本书首先介绍了区域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影响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梳理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协同发展、要素流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二者的关系的相关文献,在指出已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之后构建了区域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为分析案例,对区域协同发展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做了测度,而后利用测度结果分析了区域协同发展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然后以江苏省为分析案例,对要素流动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做了做了测度,并分析了不同要素流动影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机制和路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印尼财政部长班邦日前称,印尼政府要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班邦表示,今年,印尼政府颁布了2015年第18号政府条例,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国内外投资。一是对在特定地区投资的某些业务的免税额政策;二是对于地热、天然气加工、LED、无害废物处理等绿色投资行业提供税收优惠;三是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佐科总统已批准将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25%逐步降低至17.5%,但尚未确定具体实施时间表。
印尼希望通过上述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投资,推动今年投资增长达到8%以上,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预期目标。
据印尼财政部披露,据印尼《2015—2019年中期建设发展规划》,未来5年印尼将建设2650公里公路、1000公里高速公路、3258公里铁路、24个大型港口、60个轮渡码头、15个现代化机场、14个工业园区、49个水库、33个水电站,并为约100万公顷农田建立灌溉系统,预计所需资金约4245亿美元。
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副主席丹巴称,中国近五年来已在印尼实现投资15亿美元。其中仅2014年一年,就达到8亿美元,年增长169%。
据悉,10年前,中印尼双边贸易额168亿美元,2014年已达636亿美元,将近翻了两番。2014年,中国对印尼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5亿美元,在东盟10国中居首位,同比增长37.6%。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对印尼累计投资达41.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