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7种类型
探明的 ( 可研 ) 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
2S1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和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高。
探明的 ( 预可研 ) 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
2S2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己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2S2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一般。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331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332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计算的资源量可信度较高,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333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计算的,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可行性评价可信度低。
预测的资源量(334)
334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异常或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化潜力的地区,并和己知矿床类比而估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2100433B
固体矿产资什么是矿产资源储量
由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是定量评价矿产资源的基本准则,它既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资源预测和国家资源统计、交易与管理的统一标准,又是国家制定经济和资源政策及建设计划、设计、生产的依据,因此各国都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给予了高度重视。
虽然各国都是基于地质可靠性和经济可能性对资源与储量进行定义和区分,但具体分类标准各不相同。我国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766-1999)是我国固体矿产第一个可与国际接轨的真正统一的分类。
1)分类依据
(1)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分别对应于勘探、详查、普查和预查四个勘探阶段。
① 探明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勘探精度要求已经确定,可信度高;
② 控制的:矿床的地质特征、赋存规律(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连续性依照详探精度要求已基本确定,可信度较高;
③ 推断的: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了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部分,矿体(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可信度低。
④ 预测的: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可信度最低。
(2)根据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
(3)根据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为经济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的生产指标计算的)、边际经济的(接近盈亏边界)、次边际经济的(当前是不经济的,但随技术进步、矿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可变为经济的)、内蕴经济的(无法区分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经济意义未定的(仅指预查后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
2)分类及编码
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并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及联合国分类标准,中国将矿产资源分为3大类(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用扣除了设计、采矿损失的实际开采数量表述;
储量基础是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是经详查、勘探所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达;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资源/储量16种类型、编码及其含义列入表1-1。
表1-1 中国固体矿产资源分类与编码表
大类 |
类 型 |
编码 |
含 义 |
储量 |
可采储量 |
111 |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
预可采储量 |
121 |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
|
预可采储量 |
122 |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 |
|
基础储量 |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
111b |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 |
121b |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
|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
122b |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经济的基础储量 |
|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
2M11 |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
|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
2M21 |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
|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 |
2M22 |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
|
资源量 |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
2S11 |
探明的经可行性研究的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 |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
2S21 |
探明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 |
|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 |
2S22 |
控制的经预可行性研究的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 |
|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31 |
探明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
|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32 |
控制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
|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
333 |
推断的经概略(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 |
|
预测资源量 |
334? |
潜在矿产资源 |
注:表中编码,第1位表示经济意义,即1=经济的,2M=边际经济的,2S=次边际经济的,3=内蕴经济的;第2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即1=可行性研究,2=预可行性研究,3=概略研究;第3位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即1=探明的,2=控制的,3=推断的,4=预测的。其它符号:?=经济意义未定的,b=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可采储量。
源储量分类根据矿产勘查所获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和经相应的可行性评价所获不同的经济意义。把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可分为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三大类和十六种小类,分别用二维形式(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图)和矩阵形式(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 表示。
其中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末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资源量是指所有查明与潜在的矿产资源中,具有一定可行性研究程度,但经济意义仍不确定的或属次边际经济的原地矿产资源量 ,分为内蕴经济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及预测资源量
(一)能源矿产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二)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铜、铅、锌、铝土矿、镍、钴、钨、锡、铋、钼、汞、锑、镁;铂、钯、钌、锇、铱、铑;金...
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
中国目前已发现矿产168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55种,其中能源矿产8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90种,水气矿产3种。中国矿产资源门类比较丰富,部分矿种储量居世界前茅,但人均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
为了研究与钢铁最为密切的有色金属锌在废钢中的资源蓄积量情况,以镀锌钢铁产品中产量最大的镀锌钢板为例研究了锌随钢铁的物质流循环路径,根据镀锌钢板在不同环境下使用过程中的腐蚀规律,建立起了镀锌钢板回收报废以及报废回收时携带锌的量的数学模型,并计算了不同使用寿命下中国镀锌钢板的报废回收资源蓄积量。计算结果表明,镀锌钢板报废回收的年限对中国镀锌钢板中蓄积的锌的资源量影响最大,报废回收期越长,当前锌资源蓄积量越少。到2010年中国镀锌钢板报废携带锌的累计蓄积量最大可以达到80万t。
近些年,我国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很多破坏环境的行为,导致很多地区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老东北工业基地辽宁省,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业的发展,辽宁省逐渐的出现了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导致降水量越来越少.这一度成为辽宁政府最头疼的问题,虽然之前已经实施了一定的措施减缓这种问题,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后来为了改变城市的现状,人们利用人工增雨的方式来增加辽宁省的降水量.下文将会对人工增雨量对水资源量的贡献进行分析.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中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矿产资源和储量的三大类之一,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产资源的总和。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边界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共计7种类型。2100433B
潜在资源量为按照圈闭法预测所得到的资源量。
区带勘探阶段,根据地质、物探等资料,对具有含油气远景的各种圈闭逐项类比统计,按照圈闭法预测所得到的资源量为潜在资源量。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