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著所说的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整体设计是针对一门课程而言的,解决的是怎样才能上好一门课程的问题。课程的“整体设计”是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概念。按照系统理论,从单元“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每门课程都需要诊断与改进,都有优化提高的空间。本专著将课程的诊断、培训、改进三者有机结合,探索与实施课程设计诊断与优化的全过程,为改进、优化课程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本专著可以作为职业院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用书,也可以作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课程设计人员的参考书。
目 录
前导 (1)
第1阶段 明确课程设计目标 (3)
1.1 领会政策文件精神 (3)
1.2 确定课程设计目标 (5)
1.3 明确教学改革目标 (6)
第2阶段 熟知课程设计标准 (8)
2.1 熟知专业课程设计标准 (8)
2.2 熟知公共课程设计标准 (10)
第3阶段 分析课程设计现状 (11)
第4阶段 改进优化课程设计 (14)
4.1 概念探究 (14)
4.1.1 区分知识、技能与能力 (14)
4.1.2 区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 (17)
4.1.3 理解岗位职责 (19)
4.1.4 理解任务、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 (20)
4.1.5 理解项目与教学项目 (23)
4.1.6 理解情境学习 (24)
4.1.7 认知行动导向教学法 (24)
4.1.8 认知项目教学法 (28)
4.2 方法指导 (30)
4.2.1 剖析理念思路 (30)
4.2.2 调研岗位需求 (36)
4.2.3 选择课程模式 (41)
4.2.4 明确课程目标 (43)
4.2.5 选取教学内容 (46)
4.2.6 确定教学载体 (46)
4.2.7 设计教学单元 (49)
4.2.8 整合教学内容 (50)
4.2.9 设计教学过程 (51)
4.2.10 形成课程方案 (52)
4.3 样例展示 (54)
4.3.1 课程相关岗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54)
4.3.2 课程的优化设计 (56)
4.3.3 形成课程设计方案 (72)
4.4 比较分析 (75)
4.4.1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75)
4.4.2 “办公软件应用”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77)
4.4.3 “常用工具软件应用”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85)
4.4.4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90)
4.4.5 “网页设计与制作”和“移动Web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99)
4.4.6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103)
4.4.7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设计”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108)
4.4.8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112)
4.4.9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 (117)
4.5 参考借鉴 (119)
4.5.1 专业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调研与分析 (119)
4.5.2 专业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127)
4.5.3 课程设计方案的参考与借鉴 (133)
4.5.4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方案的参考与借鉴 (156)
4.6 尝试改进 (159)
4.6.1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59)
4.6.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0)
4.6.3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2)
4.6.4 “常用工具软件应用”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3)
4.6.5 “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与管理”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4)
4.6.6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5)
4.6.7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6)
4.6.8 “货物运输实务”课程设计方案的改进 (169)
4.7 实战体验 (171)
4.7.1 现有课程设计方案的分析 (171)
4.7.2 课程相关岗位需求的调研与分析 (172)
4.7.3 课程的优化设计 (173)
4.7.4 形成课程方案 (176)
第5阶段 控制课程设计过程 (179)
第6阶段 评审课程设计方案 (181)
6.1 《课程设计方案》的评价 (181)
6.2 《课程设计方案》的执行与修订 (181)2100433B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从招贴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招贴设计的运用,阐述了招贴的分类、功能及设计形式等基本知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招贴设计中。全文内容基础,表述深度恰当,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引领...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介绍了智能结构的损伤诊断技术以及损伤诊断中传感器优化配置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模态分析与神经网络结合技术建立智能结构的多级损伤诊断的网络模型;在对传统的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的机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理论推导了改进的损伤定位指标;分析了应变模态进行损伤定位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结合应变模态具有的正交性,提出了基于应变模态保证准则的应变传感器优化配置准则,并研究了采用目前发展起来的改进遗传算法对剩余的传感器的布位进行组合优化。
本书可供从事结构损伤诊断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力学,土木、机械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智能材料结构概述
1.2 智能结构的研究现状
1.3 智能结构的研究内容
1.4 关于FBG智能复合材料结构
1.5 本书研究的目的
1.6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损伤诊断策略
2.1 引 言
2.2 多级损伤诊断策略
2.3 神经网络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损伤诊断中模态频率法与应变模态技术及其改进
3.1 引 言2100433B
第1章 电气设备故障监测与诊断概论
1.1 概述
1.2 电气设备的监测与预诊断的基本情况
1.3 设备在线故障监测与综合诊断的要点
第2章 变压器的故障监测与诊断
2.1 概述
2.2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2.3 电力变压器运行的要求与规定
2.4 变压器故障的产生
2.5 参数变化导致故障的演变过程分析
2.6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监测诊断
第3章 旋转电机的故障监测与诊断
3.1 概述
3.2 旋转电机的电气故障
3.3 电机绝缘缺陷的成因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