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华东和华中各省区。生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江苏南京。
茶条槭 (原亚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6米。树皮粗糙、微纵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近于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淡黄色或黄褐色,皮孔椭圆形或近于圆形、淡白色。冬芽细小,淡褐色,鳞片8枚,近边缘具长柔毛,覆叠。叶纸质,基部圆形,截形或略近于心脏形,叶片长圆卵形或长圆椭圆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常较深的3-5裂;中央裂片锐尖或狭长锐尖,侧裂片通常钝尖,向前伸展,各裂片的边缘均具不整齐的钝尖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近于无毛,主脉和侧脉均在下面较在上面为显著;叶柄长4-5厘米,细瘦,绿色或紫绿色,无毛。伞房花序长6厘米,无毛,具多数的花;花梗细瘦,长3-5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萼片5,卵形,黄绿色,外侧近边缘被长柔毛,长1.5-2毫米;花瓣5,长圆卵形白色,较长于萼片;雄蕊8,与花瓣近于等长,花丝无毛,花药黄色;花盘无毛,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长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无毛,长3-4毫米,顶端2裂,柱头平展或反卷。果实黄绿色或黄褐色;小坚果嫩时被长柔毛,脉纹显著,长8毫米,宽5毫米;翅连同小坚果长2.5-3厘米,宽8-10毫米,中段较宽或两侧近于平行,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10月。
本亚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亚种的叶系薄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8厘米,宽2.5-5厘米,不分裂或不明显的3-5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锐尖重锯齿,下面有白色疏柔毛;花序长3厘米,有白色疏柔毛;子房有疏柔毛,翅果较大,长2.5-3.5厘米,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9月。
苦茶槭(亚种)参考文献
苦茶槭(亚种)(植物分类学报)苦津茶、银桑叶(河南)图版36:2-5
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theiferum (Fang) Fang in Act. Phytotax. Sin. 17 (1): 72, 1979. --A. theiferum Fang, op. cit. 11: 151, 1966.
苦茶槭(亚种)实用价值
本亚种的树皮、叶和果实都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又可为黑色染料。树皮的纤维可作人造棉和造纸的原料。嫩叶烘干后可代替茶叶用为饮料,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又为夏季丝织工作人员一种特殊饮料,服后汗水落在丝绸上,无黄色斑点。种子榨油,可用以制造肥皂。
伴随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地区景观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地区景观的功能,必须在其建设过程中加入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在茶产地景观规划过程中,茶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本地区景观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内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进行茶文化对茶产地景观品质的影响概括论述.
苦茶槭(AcerginnalaMaxim. subsp.theiferum(Fang) Fang):该亚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亚种的叶系薄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8厘米,宽2.5-5厘米,不分裂或不明显的3-5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锐尖重锯齿,下面有白色疏柔毛;花序长3厘米,有白色疏柔毛;子房有疏柔毛,翅果较大,长2.5-3.5厘米,张开近于直立或成锐角。花期5月;果期9月。分布于华东和华中各省区。生长于低海拔的山坡疏林中。
种中文名:茶条槭(原亚种)
种拉丁名: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ginnala
科中文名:槭树科
科拉丁名:Aceraceae
属中文名:槭属
属拉丁名:Acer
中国植物志:46:136
(原亚种)
Acer ginnala Maxim. subsp. ginnala
冬芽细小,淡褐色,鳞片8枚,近边缘具长柔毛,覆叠。叶纸质,基部圆形,截形或略近于心脏形,叶片长圆卵形或长圆椭圆形,长6-10厘米,宽4-6厘米,常较深的3-5裂;中央裂片锐尖或狭长锐尖,侧裂片通常钝尖,向前伸展,各裂片的边缘均具不整齐的钝尖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近于无毛,主脉和侧脉均在下面较在上面为显著;叶柄长4-5厘米,细瘦,绿色或紫绿色,无毛。伞房花序长6厘米,无毛,具多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