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管定额又能称“操作定额”,是指一个工人或一个班组,同时能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或看管机器设备上操作岗位的数量。看管定额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产量定额,其基本原理是多机床管理,就是工人利用某一台机器设备的机动时间(如机床的自动走刀时间)去完成任务另一台或多台设备上手动时间的工作。
机器设备的机动时间越长,工作手动操作时间越短,工人能够看管的设备台数就越多。因此制定看管定额的前提条件是,每台设备的机动时间必须大于或等于工人看管其他设备所需手动时间的总和。
看管定额的应用
看管定额主要应用于工人可同时看管多台设备的企业和同种机器设备集中加工的生产单位,如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与产品数量无直接关系的机器、设备、仪表看管人员,程序控制人员等。
对于生产企业,每台设备都存在额定的看管定额或操作机位,例如,纺织企业纺织工人数量的确定是根据纺织机看管定额水平确定的,计算方法如下:岗位定员=设备台数(台)/ 看管定额(台/人)。
其他生产企业,可按照生产线设计时确定的机位来确定生产人员定员,比如印刷企业某型号凹印机额定人员定额为3人,即必须由3人才能开动,这实际上也是看管定额之一种。2100433B
可以根据自己当地的定额计价规则查询 一般都不需要单独计算管件的安装费用的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现就甲方粮站房屋资产交付乙方看管事宜...
首先摸一下管材表面,看是否细腻,颗粒是否均匀。然后闻一下是否有气味,第三优质的ppr管材具有一定的硬度,用收捏一下比较硬
对企业定额管理的看法——定额是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对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利用和消耗等所规定应遵守和达到的数量标准。各项定额是企业制定成本计划、控制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的主要依据,实行定额管理,是企业加强全面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定...
序号 编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技工工日 普工工日 第一部分 有线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第二册)补 充预算定额 第一章补充项目 安装机柜、箱体、缆线 TSY1-094 安装墙挂 /嵌墙式综合机箱 个 1 0 TSY1-095 安装入户式综合信息(网络)机箱 个 0.7 0 TSY1-096 安装落地式室外综合机柜(宽 800以下) 个 5 0 TSY1-097 安装落地式室外综合机柜(宽 800以上) 个 7 0 TSY1-098 安装架空式室外综合机柜 个 6 0 TSY1-099 安装电表箱 个 1 TSY1-100 敷设硬质 PVC管/槽 10米 0.65 TSY1-101 布放集束光纤 10米条 0.5 TSY1-102 端接集束光纤 12芯以下 条 0.2 TSY1-103 端接集束光纤 24芯以下 条 0.33 TSY1-104 端接集束光纤 48芯以下 条 0.55 TSY1-
根据机器数量、开动的班次和工人看管定额计算定员人数。
公式中的机器台数指参与生产的设备台数,工人看管定额是一个轮班内的数值。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合于实施多机床看管的企业。对于实行一人一机的劳动组织方式的企业,采用这种方法不一定合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生产任务必须饱满,机器没有停工时间,否则得出的定额人数会偏大。
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劳动者生产一定量的合格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时间定额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产量定额就是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例。除以上两种形式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的形式。看管定额就是一个或一个组织同时应看管的机器设备的数量。服务定额是按一定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
主要有:
①以时间表示的工时定额。即规定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
②以产量表示的产量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③以看管机器设备的数量表示的看管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
④以服务量表示的服务定额。即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
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劳动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
劳动定额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劳动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等。 正确规定定额水平 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制定出有技术根据的劳动定额,这是劳动定额工作的前提。在制定劳动定额工作中,要正确规定劳动定额水平。定额水平是对劳动者的劳动量大小的要求,也是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它是定额工作的核心。定额水平过高,职工经过努力达不到,便会挫伤积极性,影响定额的贯彻;定额水平过低,职工不经过努力就轻而易举地超额,对生产也没有促进作用。
所以,合理的定额水平,是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多数职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超过的定额。为了制定先进合理的定额,要选择恰当的制定定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