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彭克伟 | ISBN | 9787530838617 |
---|---|---|---|
页 数 | 218 | 定 价 | 29.00元 |
出版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6-1 |
装 帧 | 简裝本 | 副标题 | 建筑装饰与物理环境 |
本书具有体系完备、结构新颖、语言精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系统性强、可操作性强、适用面广等特点。
本书系高等院校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通用教材,同时亦适用于室内装饰、室内设计、装饰装潢、物业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学等专业。此外,还可作为建筑装饰企业和建筑企业岗位培训教材及有关人员的自学教材。
2100433B
本书系“建筑装饰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本书分为三篇,共计12章。第一篇——建筑声学,包括4章:(1)建筑声学基本知识;(2)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构造);(3)噪声控制;(4)室内音乐设计。第二篇——建筑光学,包括3章:(5)建筑光学基本知识;(6)天然采光;(7)建筑照明。第三篇——建筑热工学,包括5章:(8)传热的基本知识;(9)室内热环境;(10)建筑保温;(11)建筑防热;(12)建筑日照。此外,还有3个附表。
1.一些模糊不清的概念随处可见首先从“建筑装饰”这一术语谈起。建筑装饰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为使建筑物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功能、环境、质量要求,经过设计、施工,对建筑物内部和外表进行修饰美化的工程建...
绘图时端角柱子没有包含进去不要紧、软件会自动计算、部分抹灰重合的地方软件会自动扣减,墙面和砼面抹灰要分开计算时、在套用做法时代码选择“砖墙面抹灰面积”代码和“混凝土面抹灰面积”代码就可以了。
地砖及其中20厚水泥砂浆以及水泥浆执行1-35 地砖楼地面周长(1200mm以内),另外的10mm水泥砂浆执行08建筑9-30 找平层水泥砂浆 每增减5mm 调整,注意定额中的水泥砂浆是1:3,需要换...
就建筑本身而言,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依然转变成强化建筑文化价值的不可或缺手段。而开展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研究,时认识我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建筑装饰的社会性表达、建筑装饰的文化性表达,对传统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现代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效结合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重点阐述了建筑装饰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其系统的概述、环境分析的对比、传统与现代建筑装饰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详细的阐述了这一理念,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大家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建筑物理环境与设计》探求以建筑物理知识、分析方法、技术措施为引导,力图启发学生将物理环境设计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和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中;论述、分析城市区域物理环境内容及其与室内空间物理品质,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关系;介绍有关新技术、新经验方面的工程实例及反映国家相关规范及标准。推荐成熟的经验公式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简略介绍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全书内容分四章阐述:物理环境概论、建筑热环境与设计、建筑光环境与设计、建筑声环境与设计。内容领先、实用,可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室内设计、环境艺术等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选修教材。
第1篇 物理环境概论
第1章 物理环境概论
1.1 人与物理环境
1.2 营建活动与自然环境
1.3 绿色建筑与物理环境
第2章 物理环境与规划设计
2.1 简述
2.2 城市范围的物理环境问题
2.3 新建筑类型、新材料(构造)的物理环境问题
2.4 居民对环境品质追求及生活、休闲方式改变衍生的物理环境问题
2.5 要求全面考虑并综合解决热、光、声环境品质的矛盾
第2篇 建筑热环境与设计
第3章 建筑热环境基本知识
3.1 室外气候与室内气候
3.2 建筑与气候
3.3 热的相关知识和热能转移
3.4 湿空气的概念
第4章 建筑物的热特性
4.1 建筑物的得热与失热
4.2 建筑物稳定状态下的传热
4.3 建筑物热损失与采暖耗热量指标
4.4 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
4.5 非稳态状态的房间热响应
4.6 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
4.7 建筑物的湿状况
第5章 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
5.1 我国建筑热环境与能耗现状
5.2 改善室内热环境和节能的建筑途径
5.3 建筑热环境设计基本策略
5.4 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
5.5 建筑日照设计
5.6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5.7 建筑防热与节能设计
5.8 建筑物的被动降温
第6章 城市热环境分析及其改善
6.1 气候及气候变化
6.2 城市热环境的基本特征
6.3 城市热环境与建筑物能耗
6.4 城市热环境的改善
第3篇 建筑光环境与设计
第7章 建筑光环境基本知识
7.1 眼睛、光与视觉
7.2 基本光度量和应用
7.3 视度及其影Ⅱ向因素
7.4 建筑材料的光学性质
7.5 建筑光环境设计要点
第8章 自然光环境设计
8.1 光气候和采光标准
8.2 采光口
8.3 现代的窗系统
8.4 采光设计
8.5 采光计算
第9章 人工光环境设计
9.1 人工光源的光特性
9.2 灯具
9.3 室内工作照明设计
9.4 环境照明设计
第10章 建筑光环境与城市夜景照明设计
10.1 建筑光环境设计
10.2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
10.3 照明节能与绿色照明
第4篇 建筑声环境与设计
第11章 声音的物理性质及人对声音的感受
11.1 声音声源空气中的声波
11.2 声音的物理性质与计量
11.3 声音在户外的传播
11.4 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扩散吸收和透射
11.5 声音在围蔽空间的传播特征
11.6 人对声音的感受
11.7 噪声对人的影响
第12章 建筑吸声与建筑隔声
12.1 建筑吸声
12.2 建筑隔声
12.3 墙体隔声
12.4 楼板隔声
12.5 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
第13章 声环境及降噪设计
13.1 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
13.2 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
13.3 城市声环境规划与建筑物降噪设计
13.4 建筑隔振与消声
第14章 室内音质设计
14.1 围蔽空间里的声学现象
14.2 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音质设计
14.3 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
14.4 多用途厅堂音质设计
14.5 大型厅堂音质设计实例
14.6 室内音质设计各论
14.7 混响时间的设计计算
主要参考文献2100433B
室内物理环境是指室内那些通过人体感觉器官对人的生理发生作用和影响的物理因素。
室内物理环境通常包括室内热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及室内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品质对人的影响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环境的直接因素对人体健康与舒适的直接作用,如室内良好的照明,特别是利用自然光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人们喜欢的室内布局和色彩可以缓解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所产生的紧张情绪;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和清新的空气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等。间接影响指间接因素促使缓解对人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情绪稳定时适宜的环境使人精神振奋,萎靡不振时不适宜的环境使人更加烦躁不安等。由此可见提高室内环境品质,可以增加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及健康保障,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满足人对室内环境的要求。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