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宫廷建筑篇
一、北京故宫
二、卢浮宫
三、白金汉宫
四、白宫
五、克里姆林宫
第二章 陵墓建筑篇
一、秦始皇陵
二、乾陵
三、明十三陵
四、图坦卡蒙法老墓
五、泰姬陵
第三章 宗教建筑篇
一、布达拉宫
二、卡纳克阿蒙神庙
三、帕提农神庙
四、圣索菲亚大教堂
五、巴黎圣母院
六、圣彼得大教堂
第四章 园林建筑篇
一、颐和园
二、承德避暑山庄
三、拙政园
四、凡尔赛宫园林
五、意大利兰特庄园
六、英国自然风景园林
七、日本的枯山水庭园
第五章 近现代建筑篇
一、埃菲尔铁塔
二、流水别墅
三、包豪斯校舍
四、米拉公寓
五、朗香教堂
六、西格拉姆大厦
七、悉尼歌剧院
八、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
九、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十、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十一、苏州博物馆新馆
十二、中国国家体育场
后记
参考文献2100433B
胡大勇、刘沁编著的这本《建筑艺术解读与欣赏》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从宫廷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近现代建筑五个方面阐释建筑的发展、类型及特征。内容有点有面,以建筑为点,旁及其他艺术门类;有纵有横,纵向把各个历史年代的建筑以建筑类型相互串联起来,横向把建筑流派、建筑风格加以归类。重点介绍各个时期和各种建筑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和相关背景材料,并介绍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思想。以翔实的史料与丰富的照片对中外著名建筑加以解读与赏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本书适用于面向全体大学生所开设的艺术欣赏类课程,同时也可供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自学之用。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第一篇 综合篇第一章 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实践第二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总体情况第三章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第四章 绿色建筑委员会国际合作情况第五章 上海世博会园区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第六...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互换性概述第二节 加工误差和公差第三节 极限与配合标准第四节 技术测量概念第五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思考题与习题第二章 光滑孔、轴尺寸的公差与配合第一节 公差与配合的...
柜号 序号 G1 1 G1 2 G1 3 G2 4 G2 5 G2 6 G2 7 G2 8 G2 9 G1 10 G2 11 G2 12 G2 13 G2 14 G1 15 G1 16 G1 17 G2 18 G2 19 G2 20 G1 21 G3 22 G3 23 G3 24 G3 25 G3 26 G3 27 G1 28 G1 29 G3 30 G3 31 G2 32 G2 33 G2 34 G2 35 G2 36 G2 37 G2 38 下右 39 下右 40 下右 41 下右 42 下右 43 下右 44 下右 45 下右 46 下右 47 下右 48 下右 49 下右 50 下右 51 下右 52 下右 53 下左 54 下左 55 下左 56 下左 57 下左 58 下左 59 下左 60 下左 61 下左 62 下左 63 下左 64 下左 65 下左 66 下左 67 下
1 工程常用图书目录(电气、给排水、暖通、结构、建筑) 序号 图书编号 图书名称 价格(元) 备注 JTJ-工程 -24 2009JSCS-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128 JTJ-工程 -25 2009JSCS-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36 JTJ-工程 -26 2009JSCS-4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 ?动力 98 JTJ-工程 -27 2009JSCS-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 48 JTJ-工程 -28 2007JSCS-KR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暖通空调 ?动力 54 JTJ-工程 -29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 -剪力墙、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69 代替 00G101
概述
一、什么是建筑
二、材料决定造型和结构特点
三、宗教信仰与哲学对建筑的影响,
四、地域特征与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五、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的影响
六、建筑的分类
(一)民居
(二)宫殿建筑
(三)宗教建筑
(四)塔
(五)陵墓建筑
(六)园林建筑
(七)桥
七、怎样欣赏建筑
八、教学案例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本书以经典建筑艺术欣赏为切入点,以建筑艺术发展历史为主线,从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角度对建筑艺术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
内容包括源远流长的建筑艺术、西方古典建筑艺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探索新建筑四个教学模块,下设十三个教学课题,并以具体的学习任务实施教学。教材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围绕建筑艺术专业的学习任务,将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能力结构以及评价标准有机衔接和贯通。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技术培训或素质教育教材。
建筑材料的不断发现和创新,引起建筑造型和建筑结构的不断变化。
早期建筑的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不同的材质决定了建筑的结构和造型。砖木材料造就了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及两面坡造型;柱、梁、柁、檩的榫卯结构,使“扁砖到顶”的建筑能做到“墙倒屋不塌”;斗拱的使用,可以把硕大的屋顶的重量分解,并通过立柱直接传导到地面,使建筑在造型上屋顶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多,也使中国建筑突出屋顶这种理念有了实现的可能和保障。中国建筑房顶设计的辉煌远比墙面要大得多。同时为了防腐防烂而出现的房基座和柱脚石也是与木架结构的特点相适应而产生的,因而在审美上达到了上呼下应的协调关系。
我国南方的竹楼、木楼、吊脚楼也都是由竹材、蓑草、大树叶的综合利用才决定了它们各自的造型特色与结构特点。但这些相对轻巧、简易的建筑没有形成我国民族建筑的主流。而起脊、飞檐的大屋顶建筑,由于木材本身的制约而构成的对称、稳重、雕梁画栋、彩瓦红墙的造型铸就了东方建筑特殊的壮美与威严。斗拱不仅具有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特点,也具有我国建筑疏密有致、张弛结合、内紧外松的美学特征。
像木结构决定了中国建筑的造型特点一样,石结构也决定了西方建筑的特殊美感与造型。
中国的宫殿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民族性,是民族风格的辉煌与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