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筑院士访谈录:李道增 | 作 者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2194971 |
第1章 里弄时光
李氏后人
里弄少年
第2章 清华往事
初入清华
画画的专业
名列玄武
求学随录
第3章 一辈子在清华
工地课堂
执教清华园
第4章 剧院情缘
结缘剧院
数度设计
设计思想
剧场研究
第5章 实践者
第6章 思想者
新制宜主义
全球化与建筑
传统与现代
第7章 院士印象
一位理想主义者/李守旭
我眼中的李先生/朱文一
我与李先生/张华
跟随李先生学习/梁进
恩师李道增先生/庄惟敏
跟李先生学习剧场/卢向东
恩师李道增先生的学术教导/汪芳
李先生的言传与身教/邓巧明
记恩师李道增先生/范路
师门纪事之伉俪情深/戴林琳
五年札记/彭相国
小时候关于哥哥的一些印象/李道靖
读《李道增选集》有感/石崇 2100433B
国家大剧院的命运如何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却最终失之交臂?一个专业的建筑大师如何在世事的纷繁与多变之中,紧扼命运的咽喉,矢志不渝,以事业为拼搏终生的动力?
《建筑院士访谈录:李道增》以全面的采访为基础,以较为轻松的第1人称自述为主,在近距离了解李道增院士的学术生涯的同时,还原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生活面前的现实处境,也再现了一个院士的成长历程。
《建筑院士访谈录:李道增》可作为一般的励志读物欣赏,也可以成为专业建筑师和建筑院校师生的参考图书。
半结构性访谈,也就是焦点式访谈,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事先列出要探讨的问题,在访谈中仍然保持一种开放的方式(事先并不硬性规定语言表述方式,也不确定提问的顺序),围绕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问题提问。
建筑应该在建之前让非专业人士看看,有没有非议,尤其地标建筑。
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
在我国介绍著名建筑师作品的书籍中,关注成功建筑师人和事的书较少。\"建筑院士访谈录\"系列图书建立在建筑与人生紧密相连的视角上,采用口述历史、回忆、追溯等访谈的形式,生动揭示出建筑师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见解下的职业生涯,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该系列填补着国内建筑文化出版的空白,它的作用不仅有益于界内,甚至会影响到全社会,是一套展示中国建筑文化自信的丰富\"教科书\"。
松本电工访谈录 访谈对象:李丰光 邹承志 销售工程师 访谈时间: **年** 月**日上午 访谈地点:集团财务管理部小会议室 主要内容: (1)松本电工小型空气开关的分断能力为 10 千安(目前,能做到这 一点的仅松本与金钟默勒, 而金钟默勒价格又较贵) ,分断次数 为 2万次。 (2)过载、过流保护器从法国进口, ABB 与梅兰日兰的过载过流保 护均为国产。ABB 产品用启子就可 能将空气开关的 塑料外壳戳 坏。 (3)该厂具有德 国进口 比勒成套机和全套自检设备 。而其它厂大 部 分为手工生产。 (4)产品 10年包换。 (5)松岗保利来豪庭在配 电箱采购中 ,直接和元件供应商联系 ,户 内箱每箱节约 100元左右 。 (6)认可全国范围选定合作盘厂 ,确定全 国统一元器件价格、 组装 价格系数的合作模式 ,参与投标的方法合作。 (7)在投标时,由于设计图纸 的不同会导致组装辅材不同
《建筑院士访谈录:张锦秋》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1章作家梦vs.造房子的人
流动的家
美的教育
多梦时节
另一种身份
第2章求学者vs.建设者
在大师身旁
矢志园林
建设豪情
第3章古都西安vs.新唐风
西行长安
新唐风乍现
第4章传统vs.现代
从传统走来
不一样的传统
现代的多元化
第5章建筑设计vs.城市设计
盛世气象
城市客厅的争论
一个建筑师与一座城市
第6章思想者vs.实践者——从传统空间意识到和谐建筑
第7章大奖殊荣
第8章寄语青年
第9章院士印象
锦秋这个人——规划大师韩骥访谈
街头巷尾的张锦秋肖云儒
家,西安和红星
幸运的城市幸运的我刘克成
一个完美的建筑师赵元超
我所认识的张锦秋胡耀星
华夏设计所同事访谈2100433B
湖北红都精创实业有限公司 李道祯
这位设计师是湖北红都精创实业有限公司的李道祯先生。接下来李道祯先生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他设计成长路上的故事。
Q:我们知道,室内设计是一份劳心劳力的工作,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一行业的?
李先生:首先作为我们80后出生的人来讲,小时候家里的房子就只是简单的装修,上边一层白白的粉。当我们看电视的时候发现美剧包括小时候看的成长烦恼,觉得美国家庭里面装修的非常温馨,感觉让人很舒服。反过来对比自己住的的房子的时候感觉就像现在的难民营、贫民窟一样。本身我自己是比较喜欢画画,喜欢设计。就在想为什么不把美的东西,让人感觉舒服的东西带给大家呢。而且襄樊是一个比较小的三线城市,当时还没有这么多的高楼大厦,那时候上大学我就学了室内设计。然后就想回家以后,我能把我所学的好的东西、漂亮的东西引入我们家乡,让家乡的人们都能住的舒服一点。不像我们小的时候一样住的清水白墙,什么都没有。美的东西人人都应该享受到,因为生活是为了享受而不是为了生存。
Q:您在从事设计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有没有遇到过创作瓶颈,您是如何突破的呢?
李先生:这个当然会有,就是当你很多的工作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太多的工地杂事让你想,突然一下脑袋全部糊了。风格太多、积累的户型太多让你一下子什么都想不到了。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像我以前这种情况我就会跑到护城河边,仲宣楼楼底去静静的拿本书,坐一下午,躺那睡会觉闭目养神,脑袋全部放空不去想任何东西。当你放空脑袋以后才会静心把工作有条理的归纳好。先把脑袋全部放空,精神放轻松,这样就可以理清一个思绪,该怎么做就有条理了。主要就这个问题,因为其他的时候在讲一个方案脑袋里边有很多灵感,就像对于我们中国这块比方说欧式建筑、古代的中式建筑来讲的话电影对我们很有帮助。电影能把比较核心的内容呈现出来,包括一些细节当时应该是什么样的,装修方面有哪些讲究这些都非常有帮助。
Q:在设计工作中,是什么让你最感到快乐?
李先生:在设计工作中最快乐的有两点,第一点是当你拿到一个非常异形户型的时候你会有非常多的灵感改造它。比方说当时买房子看的户型图(因为开发商的户型图与实际交房有很多不同)但是很多业主买了之后发现这房子怎么这么畸形,尺寸不合理什么都摆放不进去。其实这种房子对我们设计师来说最乐于做的,因为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大胆的改变去做让这个户型完全颠覆,第二点就是当一个房子完工,交给客户的时候。从一个毛坯房变成精美温馨的房子,这个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客户满意同时自己又有成就感是最开心的事情。
Q:作为一个技术专业、实战丰富的室内设计师,您理解的设计是什么?
李先生:设计源于生活,但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用方便。现在很多年轻的、刚毕业的设计师总有一个误区就是不停的做造型,越复杂、越好看、越华丽甚至不惜用非常昂贵的材料(比如一个新材料刚出来很贵,有的设计师在碰到有钱点的客户说想装档次高点的,看上去富丽堂皇。什么东西贵就用什么东西装饰)其实这一点反而是不好的。因为设计首先重要的一点是实用,你不能说光好看,所有的实用功能没有了。然后就是在实用过程中尺寸合理、美观,并不是说最贵的东西才能把房子装的漂亮。而是最合适的东西根据你房子的户型、楼层、高度、通风情况、采光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这才是最好的,还有就是必须满足功能。从我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来说作为一个设计师你真正领悟是你装过几套房子,刚开始搞设计的时候你没有独立生活积累经验你不知道一间房子里边都有哪些日常设备,比如厨房厨具够不够用,杂物的放置,还要考虑到家里有孩子的情况。所以说首先就是实用为主,材料不管价格便宜还是昂贵适合为主,美观必须建立在实用为主而不是造型问题。
Q:您从业这么久以来最让您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李先生:如果真的要这样这样说的话就是没有,为什么呢?作为我们设计师来说你做每一个房子都要用心、用力。但是就算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你仔细去找还会有点点遗憾,如果你把这种房子作为你满意的作品那就不行了,你已经达到自己满意的最高点了就没有追求了。所以说再好的房子你做出的效果再好,客户再满意。自己在作品上边要找不足,因为没有什么事情能做到完美无缺、十全十美的,这只是理想状态。要不停从以前的作品中寻找经验,这样的话才不会让自己膨胀。我建议所有设计师不要觉得自己的作品是完美无缺的,要关注到每一个作品细小的问题并且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去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