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硕士学位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已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评估合格证书》并在评估合格有效期内的高等学校授予。
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授子权的高等学校,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点仍保留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已获建筑学硕士学位者,不再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已获工学硕士学位者,亦不再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
未获建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仍可按《学位条例》有关规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关于建筑学专业学位的授予,不再另行制定实施办法,各学位授予单位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 |
南京大学 |
江苏省 |
清华大学 |
北京市 |
东南大学 |
江苏省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省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北京市 |
沈阳建筑大学 |
辽宁省 |
北方工业大学 |
北京市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内蒙古 |
中南大学 |
湖南省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华侨大学 |
福建省 |
同济大学 |
上海市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省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 |
天津大学 |
天津市 |
武汉大学 |
湖北省 |
昆明理工大学 |
云南省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省 |
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湖南大学 |
湖南省 |
重庆大学 |
重庆市 |
郑州大学 |
河南省 |
武汉理工大学 |
湖北省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省 |
厦门大学 |
福建省 |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省 |
深圳大学 |
广东省 |
序号 学 校 本科合格有效期 硕士合格有效期 首次通过评估时间
1 清华大学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2 同济大学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3 东南大学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4 天津大学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2.5
5 重庆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8 华南理工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9 浙江大学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6.5
10 湖南大学 2008.5-2015.5 2008.5-2015.5 1996.5
11 合肥工业大学 2008.5-2015.5 2008.5-2015.5 1996.5
1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5-2019.5 2012.5-2019.5 1996.5
13 深圳大学 2012.5-2016.5 2012.5-2016.5 本科1996.5/ 硕士 2012.5
14 华侨大学 2012.5-2016.5 2012.5-2016.5 1996.5
15 北京工业大学 2010.5-2014.5 2010.5-2014.5 本科 1998.5/ 硕士 2010.5
16 西南交通大学 2010.5-2014.5 2010.5-2014.5 本科 1998.5/ 硕士 2004.5
17 华中科技大学 2007.5-2014.5 2007.5-2014.5 1999.5
18 沈阳建筑大学 2011.5-2018.5 2011.5-2018.5 1999.5
19 郑州大学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 1999.5/ 硕士 2011.5
20 大连理工大学 2008.5-2015.5 2008.5-2015.5 2000.5
21 山东建筑大学 2012.5-2019.5 2012.5-2016.5 本科 2008.5/ 硕士 2012.5
22 昆明理工大学 2009.5-2013.5 2009.5-2013.5 本科 2001.5/ 硕士 2009.5
23 南京工业大学 2010.5-2014.5 — 2002.5
24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10.5-2014.5 — 2002.5
25 武汉理工大学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 2003.5/ 硕士 2011.5
26 厦门大学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2003.5/ 硕士 2007.5
27 广州大学 2012.5-2016.5 — 2004.5
28 河北工程大学 2012.5-2016.5 — 2004.5
29 上海交通大学 2010.5-2014.5 — 2006.6
30 青岛理工大学 2010.5-2014.5 — 2006.6
3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011.5-2015.5 — 2007.5
32 西安交通大学 2011.5-2015.5 2011.5-2015.5 本科 2007.5/ 硕士 2011.5
33 南京大学 — 2011.5-2018.5 2007.5
34 中南大学 2012.5-2016.5 2012.5-2016.5 本科 2008.5/ 硕士 2012.5
35 武汉大学 2012.5-2016.5 2012.5-2016.5 2008.5
36 北方工业大学 2012.5-2016.5 2014.6-2018.6 2008.5
37 中国矿业大学 2012.5-2016.5 — 2008.5
38 苏州科技学院 2012.5-2016.5 — 2008.5
39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09.5-2013.5 2013.5-2017.5 本科2009.5/硕士2013.5
40 河北工业大学 2009.5-2013.5 — 2009.5
41 中央美术学院 2009.5-2013.5 — 2009.5
42 福州大学 2010.5-2014.5 — 2010.5
43 北京交通大学 2010.5-2014.5 — 2010.5
44 太原理工大学 2010.5-2014.5 — 2010.5
45 浙江工业大学 2010.5-2014.5 — 2010.5
46 烟台大学 2011.5-2015.5 — 2011.5
47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11.5-2015.5 — 2011.5
48 西北工业大学 2012.5-2016.5 — 2012.5
49 南昌大学 2013.5-2017.5 — 2013.5
[ 截至 2014年 6月,按首次通过评估时间排序。( 供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
1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著名常春藤联盟名校,建筑非常好;2荷兰代尔夫特大学 欧洲建筑类著名大学。3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欧洲建筑类著名大学。建议最好有一些基础后再出去读研,比如在国内读一个建筑学的研究生,不...
本排名仅涉及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三个学科,未包含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 第一档(三博全):1东南大学2清华大学3天津大学4同济大学5华南理工大学6哈尔滨工业大学7重庆大学8西安...
建筑学(室内设计)不属于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
本文以系统结构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分析法,从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和状态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中美有代表性的6所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对于我国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有益启示:增大必修课程,完善课程的系统性;推进模块课程,强化课程的完整性;设置实践课程,提升课程的应用性;增加人文课程,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及更新课程,加大课程的动态性。
建筑学专业词汇 a. DESIGN BASIS 设计依据 b. DESIGN STAGE 设计阶段 c. CLIMATE CONDITION 气象条件 d. GENERAL ROOM NAME 常用房间名称 e. ROOFING & CEILING 屋面及天棚 f. WALL(CLADDING) 墙体 (外墙板 ) g. FLOOR & TRENCH 地面及地沟 h. DOORS 、GLASS、WINDOWS & IRONMONGERY(HARDWARE) 门、玻璃、窗及五金件 I. STAIRCASE、LANDING & LIFT(ELEVATOR) 楼梯、休息平台及电梯 j. BUILDING MATERIAL WORDS AND PHRASES 建筑材料词汇及短语 【 Bricks and Tiles 砖和瓦】 【Lime, Sand and Stone 灰、砂和石】 【Cemen
《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合作主办了这次“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对当今中国的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展开学术研讨。会议内容围绕“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与建筑实践”以及“设计论文”四个主题展开。《建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此次会议研究成果的论文集结,以供更大的读者群体之了解。
建筑学专业学位分为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教育从1984年提出,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历了从试点到奠定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阶段。又自从奠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后,工程硕士教育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04年的180个培养单位、38个工程领域、年招生3万多人、在校生10万余人。我们的工程硕士教育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既是应社会需求而产生,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位类型和人才培养规格。从发展的势头看,工程硕士教育充满着活力。在当今贯彻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三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和规划。
从学习上来看,前者双语教学,老师一般三三制,即学校导师、企业技术骨干、外籍教师组成。与工学硕士有所不同,一个为校内指导教师,另一个为校外指导教师。从培养模式来看,前者注重应用,后者注重学术研究。从培养目标来看,前者培养复合人才,主要是计算机 管理。后者培养学术尖兵。
入学的途径有两种:1、通过一月份国家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入学(2017级研究生开始实行)。2、通过十月份国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十月考试已取消)。
为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核验收,已下发(1997)57号文批准全国70多所高校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就是其中的几所被批准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这些高校在加速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自己的核心专业研究领域,它们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形成各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项具有理论价值和生产实践效益显著的研究成果。
2009年国家为了弥补学术型硕士实际操作能力差的特点,允许各学校培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其中全日制工程硕士占了很大比例。与以往GCT在职工程硕士不同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进行全日制的培养,毕业可以领学历证和学位证,从此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全日制工学硕士地位平等。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每年会减少工学硕士而增加工程硕士,培养方面工程硕士比工学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对学校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因为这不同于GCT在职工程硕士,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构成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