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技术经济的主要内容:
①在小区规划时,根据小区基本功能要求,确定小区各构成部分的合理层次与关系。据此安排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管网、道路及绿地的布局,确定合理的人口与建筑密度、房屋间距和建筑层数,布置公共设施项目、规模及其服务半径,以及水、电、热、燃气的供应等;并划分上述各部分包括土地开发在内的投资比例。
②在单体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建筑标准,选用适当的标准设计或另行设计。尽量采用定型构配件,减少类型,以利工业化施工;对于同一小区的同类房屋,不宜采用多种建筑体系;尽可能就地取材;人防工程注意平时与战时使用相结合。
③在工程施工中,组织好分期分批施工,使住宅建筑及其配套项目分批同步建成交付使用;做到先完成地下工程和管网,后进行地上工程的施工,避免反复挖填造成浪费。对小区内同类建筑,应安排平行流水作业,按合理工期完工。
④在小区建成后,为节约管理和维修费用,减少能源消耗,锅炉房、变电所、水泵站和电梯等应采取经济运行措施,合理确定建筑物和设备的维修周期,全面安排各项维修工作。⑤技术经济评价,即对不同方案的建筑密度、 人口密度、 总投资及按每户或每一人口计算的投资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统一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方案选优提供科学依据。2100433B
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中技术经济效果的分析、评价和论证。其目的是为小区建设提供经济依据。一个完整的居住小区,包括若干住宅建筑群和为小区居民服务的各项公共建筑、道路、绿地、各种管线设施以及人防工程等。
建筑密度是以不超过30%为宜,因为要是一块地上有超过30%地面积是用来做建筑了,再加上建筑之间还需要一定的空隙,这样的话就会显得这块地很拥挤,然后住在这里面的人的舒适性就会降低,不利于楼盘的价格定位
一、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析要点 1。居住区用地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2。居住区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3。居住区的空间结构是否合理,主次结...
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居住区是城市中由城市主要道路或自然其他界限所围合,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较完善的、能...
居住小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 目 单 位 数 值 备 注 居住户(套)数 户(套) 3089 居住人数 人 9300 户均人口 人/户 3 总建筑面积 万㎡ 28.11 1. 住宅建筑面积 万㎡ 26.2 2. 公建面积 万㎡ 1.9 住宅平均层数 层 8.89 高层住宅比例 % 29.8 人口毛密度 人/hm2 484.8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套/hm2 161.4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套/hm2 1051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万m2/hm2 1.49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万m2/hm2 8.96 容积率 —— 1.49 (居住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 停车率 % 70 停车位 辆 2155 地面停车率 % 4.41 地面停车位 辆 96 住宅建筑净密度 % 66.15 总建筑密度 % 15.33 最高建筑层数 18 最高建筑高度 55.5
对居住小区的认识 一、居住小区的定义 居住小区( housing estate )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 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生活区, 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 的完整地段。 二、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 1、居住小区由城市干道、绿地、水面、沟渠、陡坡、铁路或其他专用地界划分,用地 的界线明确,地段完整,不被全市性或地区性的干道所分割。 2、居住小区的规模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条件、自然地形条件、住宅层数、人口密度、生 活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配置的合理性等因素确定; 一般以居住小区内设置一所小学即可满 足本小区儿童入学和小区内生活服务设施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为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限 度。 3、居住小区内设置一套为日常生活服务的设施,包括小学、托幼机构、粮店、副食店、 日用品商店和修理店等。 规模较大的小区可设中学。 除学校和托幼机构外,
居住区技术经济指标有哪些?
1.规划总用地范围指标。2.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指标。3.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指标。4.绿地面积指标。5.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指标。6.其它用地面积指标。7.停车场车位数指标。
建筑技术经济学是指,在研究建筑技术的经济效果,建筑技术是建筑生产力的重要因素。①采用某种技术所获得的成果与劳动消耗相比较,即直接经济效果;②采用某种技术对国民经济有关部门产生的经济效果,即相关经济效果,任何一项技术能否产生良好的综合经济效果,不仅取决于该项技术本身的成熟程度,而且受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建筑技术经济研究的任务,在于结合建筑产品的特点,从经济的角度对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政策进行分析、评价、论证和选优,为在一定时期、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建筑技术提供决策的经济依据。在中国,建筑技术经济的研究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促使建筑生产以一定量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即具有特定功能和质量优良的建筑产品。在讲求技术方案对个别单位、个别部门的经济效果时,要重视综合经济效果,并以能否提高社会的综合经济效果为决定技术方案取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