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2.5)污染控制技术规程 | 外文名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lution control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in building |
---|---|---|---|
标准编号 | T/CECS 586—2019 | 发布日期 | 2019年04月03日 |
实施日期 | 2019年10月01日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程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计算浓度、控制措施、设计计算、检测、运行维护。
王清勤 赵 力 陈 超 路 宾 刘清珺 秦 川 李安桂 吴伟伟 李国柱 范东叶 冯国会 龚延风 沈恒根 孟 冲 曹国庆 郭春梅 张寅平 高 军 章鑫淼 王 宁 李景广 李 建 刘建龙 张金萍 王 宇 何春霞 叶 凌 仇丽娉 田小虎 刘春砚 高 强 刘承军 魏静雅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也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衡量某个区域的空气质量达到几级标准主要就是看这个地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如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
超声波加湿器产生的微粒尺寸就在0.5-10微米之间,理论上来说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就是PM2.5指数。所以超声波加湿器会让室内PM2.5指数直线上升(使用便携式PM2.5测量仪现场测试:开启...
PM2.5日平均浓度低于15微克/立方米表明空气质量良好,对健康没有危害。高于65微克/立方米表明空气质量不健康,对健康有危害。专家指出,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微颗粒物(PM2.5),与较粗...
2017年6月18日,《建筑室内细颗粒物(PM2.5)污染控制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北京顺利召开。《规程》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文件的要求(建标协字[2017]014号《关于印发〈2017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
以天津生态城某绿色建筑住宅项目为例,对绿色建筑室内PM2. 5评估与控制方法开展研究。通过相关研究调研发现室内PM2. 5浓度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从提高外窗气密性以及增加新风净化系统两个方面,对绿色建筑室内PM2. 5浓度进行评估与控制。初步得出结论:天津地区住宅项目外窗气密性等级达到7级且新风净化效率达到95%时,可将室内PM2. 5浓度降低至15μg/m~3,满足人体健康要求。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室内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积累,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在雾霾、PM2。尚未受到深度关注时就申请并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其复合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02802)”的研究工作。室内PM2.。污染受雾霾天气影响而加重,亟需有效的控制手段。鉴于此,课题组特将课题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总结成书,以期为建筑室内PM2.。控制提供技术参考和应用借鉴。《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其复合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2BAJ02802)”的部分研究成果。
前言
主要名词及含义
第1章 室内PM2.5来源与污染控制现状
第2章 PM2.5与人体健康
第3章 PM2.5的基本性质及动力学特征
细颗粒物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细颗粒物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细颗粒物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细颗粒物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PM2.5检测网空气质量新准
根据PM2.5检测网的空气质量新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分布如下:
空气质量等级 |
24小时PM2.5平均值标准值 |
---|---|
优 |
0~35μg/m³ |
良 |
35~75μg/m³ |
轻度污染 |
75~115μg/m³ |
中度污染 |
115~150μg/m³ |
重度污染 |
150~250μg/m³ |
严重污染 |
大于250μg/m³及以上 |
项目 |
年均值 |
日均值 |
---|---|---|
准则值 |
10μg/m³ |
25μg/m³ |
过渡期目标1 |
35μg/m³ |
75μg/m³ |
过渡期目标2 |
25μg/m³ |
50μg/m³ |
过渡期目标3 |
15μg/m³ |
37.5μg/m³ |
项目 |
年均值 |
日均值 |
---|---|---|
准则值 |
35μg/m³ |
75μg/m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