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17235-8 | 作 者 | 清华大学建筑系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983年 |
定 价 | 1.9元 | 装 帧 | 平装 |
丛 书 | 建筑史/建筑史论文集 |
《建筑史论文集 (第1辑)》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华大学建筑系
内容简介
本辑主要内容有梁思成《宋“营造法式”注释》序和赵正之《中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其它方面的文章,有苏州园林艺术风格和建筑空间探讨,颐和园风景点分析,《红楼梦》大观园的园林艺术,我国建筑新风格的创造经验,外国古代纪念性建筑中的雕刻,以及两篇有关外国现代建筑的文章。每篇论文都附有大量照片和插图。 本辑1964年5月曾由清华大学印刷,内部发行,受到读者欢迎,现正式出版发行。2100433B
【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论文摘要: 自70 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
请问暖通年会论文 推荐到建筑学会上面会被《暖通空调》期刊收录吗,在暖通年会论文集和建筑学会论文集上同
暖通年会发的资料只有论文集、资料集和建筑科学三本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
摘要:古希腊与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 是世界上两座永恒的丰 碑。古希腊的建筑艺术,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然而,古罗马建筑继承并发扬了 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的非凡创造达到了古典时期建筑的最高峰。两者既有一 脉相承的关系,又由于各自的特性,如不同地理环境、地质、气候、宗教因素以 及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同时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都 十分信奉宗教, 他们崇拜很多天神, 而神庙是供奉神的场所, 所以在古希腊和古 罗马的旧址,可以看到很多神庙建筑。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是早期的刻瑞斯神庙, 还是后来的帕提农神庙, 也无论神庙的大小如何, 都无一例外的用到了立柱这一 结构。而古希腊更是将立柱这一结构发展为独特而成熟的多种柱式。 古希腊时期 的建筑,它的概貌、特点对现代建筑也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建筑特点、柱式、现代影响 一、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建
吉林化工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集论文 1 60000吨 /年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车间工艺设计 胡俊龙 丁元生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0901) 摘要:醇醚是一类非常典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它具有耐硬水、低泡沫、低温洗涤好,以及生物降解性能好等优 点,主要作为合成洗涤剂的活性原料。此外,醇醚在工业清洗剂、纺织、印染、医药、化妆品、金属加工、石油化工、 采矿、染料、农药、造纸、油墨、皮革、建筑行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性质,发展概况,科 研研究,分析方法,生产应用,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对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聚合 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概述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由起始剂与环氧化合物( EO及 PO)聚合而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酯型多 元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脂肪醇与环氧乙烷聚合反应可制得脂肪醇聚氧乙
《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介绍
《建筑史(第27辑)》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第27辑)》为第27辑。本辑共收入论文15篇,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建筑、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古典园林、古代城市史、近代建筑以及中外建筑比较等领域。
吴庆洲先生的《太阳崇拜文化与建筑意匠》对埃及、美洲、欧洲、印度和中国等早期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太阳崇拜文化与相关建筑意匠进行分析,从跨文化的视野对这一课题作出全面解读,王贵祥先生的论文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审美和伦理思想进行比较,并对彼此的观念差异作出精辟的论述,《再读先农坛神厨井事木结构设计》一文在作者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先农坛神厨井亭的木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永寿寺雨花宫大木结构平面尺度探讨》一文针对已经消失的重要古建筑实例的平面尺度问题展开研究,在一些关键之处提出新的见解,《高句丽建筑墙体特征》、《唐代的地方孔庙》、《巴蜀传统戏曲舞台考》、《中国现存最早的铜建筑——武当山元代小铜殿研究》等论文分别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建筑实例遗存展开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本辑收入两篇古典园林研究的论文,分别对无锡寄畅园的前身凤谷行窝和淮安清晏园展开考证和分析,王南和武廷海两位作者的文章则分别以福州古城和微山古城为题,对相关城市的结构格局和美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碉楼是中国古代和近代重要的建筑形式,《中国碉楼研究概述》对这类建筑的发展脉络、主要类型以及分布情况作出全面论述,《福建协和大学魁岐校区校园规划和建筑考(1922-1939)》则对福建协和大学近代建筑进行考证分析,并对其保护课题提出一些看法,张十庆先生的论文则在宋代技术背景下对日本东大寺的钟楼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从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其技术特色以及与中国宋代建筑之间的渊源关系。
《建筑史(第27辑)》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7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内容介绍
《建筑史(第28辑)》原名《建筑史论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的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1964年,《建筑史(第28辑)》为第28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16篇,附录1篇,内容涉及中国城市史、古代建筑、古典园林、法式制度、乡土建筑、近代建筑、文物建筑保护、中外建筑比较、现代建筑理论等领域。
《从宾大到清华——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1928-1949)》一文通过相关史料论述了梁思成从1928年到1949年间建筑及建筑教育思想的历程和演变;《北魏平城城市布局探微》一文集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北魏王朝前期的首都平城的宫城、外城、郭城分别进行考证和分析,其见解具有一定的新意;《明清地方城市的坛趟与祠庙》为王贵祥先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子课题成果,对明代地方城市重要的祭祀建筑展开研究;乔迅翔先生的论文延续以往的研究思路,继续对《营造法式》的大木作制度进行探讨;姜铮先生的文章则对唐宋木构中“襻间”这一特殊构件的形制进行详细分析;刘畅先生的论文对紫禁城内唯一一座现存的正五边形平面的古建筑——宁寿宫花园碧螺亭的特殊形制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与西方建筑的比较获得进一步的启示;《明代后期秦耀寄畅园历史沿革考》和《北京西郊退潜别墅》分别对江南名园寄畅园明代后期历史和北京妙高峰清代醇亲王别业的营建过程作出详细的考证;孙娜、罗德胤两位作者的文章以广西龙胜县和平乡龙脊十三寨与金坑大寨为例,深入探讨壮族与瑶族聚居地建筑的“民族性”与“地区性”问题;《墨菲的辅助线:清华大礼堂设计的比例与法式研究》从特别的角度揭示了美国建筑师墨菲在清华大学大礼堂设计中所采用的控制比例关系的手段;张明皓、张艳锋两位作者的文章对20世纪高句丽建筑研究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中国“不改变文物原状”理论与实践初探》一文对“不改变文物原状”这一文物建筑保护原则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意大利学者路易吉·戈佐拉的文章从理论的角度对中意两国的建筑文化展开比较研究,其论点引人深思;《乔弗瑞·斯哥特对“伦理谬误”的批判》一文针对英国学者乔弗瑞·斯哥特《人文主义建筑》中对“伦理谬误”的批判进行谈论,提出不同的观点。附录部分收录了1987-2010年中国建筑院校“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目录,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建筑史(第28辑)》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于建筑历史的进一步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等工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历史经验、从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建筑史(第28辑)》既可作为建筑历史专业工作者的研究资料和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历史理论教材,又可作为读者了解建筑演化与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