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 | 作 者 | 朱瑾 |
---|---|---|---|
ISBN | 9787811114904 [十位 | 页 数 | 232页 |
出版社 | 东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年01月 |
第一章 建筑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 建筑的角色
第二节 建筑、自然及人之间的关系
一、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二、建筑与人的关系
三、建筑与建筑的关系
第三节 建筑的组构要素
第四节 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第二章 建筑环境与总体布局
第一节 场地因素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条件与建筑物理要求
三、建筑城市及群体的关系
四、建筑总体布局方式
第二节 场所与场景
一、以再现历史因素及本土特征来诠释场所感
二、以建筑对场所的动态控制创造新“语境”
朱瑾,1994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现任: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注册高级室内设计师:上海美术协会水彩画工作委员会会员: 曾编著:《建筑风景钢笔画技法》 《建筑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 《手绘建筑效果图表现技法》 作品曾入选2002年中国水彩画写生精品大展,2004年韩国第17届亚洲水彩画大展以及2005年第4回韩中水彩画展等国内国际展览2100433B
作为人类生活的庇护所,建筑散布大地,我们身在其中,不断使用与体验。建筑既具实用功能性,以结构、材料、技术为物化基础,同时还具备精神与文化的蕴涵,是自然和人类之间的物质、能源及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媒介。
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设计范畴不断扩展,设计内涵不断延伸,身处主观价值体系与客观价值体系之间,建筑师必须从动态、发展、前瞻的角度来进行设计思考。这就要求建筑学涵盖的内容不断更新,紧随建筑发展趋势,关注设计前沿思潮;而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以及经典示范层面上。
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与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设计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系统讲建筑的…一个是讲公共建筑的的…公共建筑只是建筑中的一部分而已…比如说什么商场啊、电啊这些就是公共建筑…就是说供大家公共用的…像住宅那些就属于居住建筑………还有工业厂房那些是工业...
1本措施适用于供比赛、训练、健身用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体育场馆、体育中心的电气设计,不适用于重要运动会电气临时系统的设计。2在体育场馆电气设计中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
1.方案设计:了解设计要求,获得必要设计数据,绘制出各层主要平面,剖面和立面,有必要时甚至要画出效果图来。要标出房屋的主要尺寸,面积,高度,门窗位置和设备位置等,以充分表达出设计意图,结构形式和构造特...
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 2. 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 3.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 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4. 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 串联式 5. 赖特的古根汗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 运用几何形构图 6.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7.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8. 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 9. 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0. 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点,该天花板宜选用明色和暖色。 11. 若想柱子看起来比较粗,其饰面材料应采用浅颜色和暖色。 12.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3. 医院手术室内装饰宜选用灰绿色。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自然课堂\"的充分利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满足国家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研究方向
2008年04月19日14:38:06
主要研究内容有:
(1)亚热带建筑创作理论、方法与技术
从岭南建筑设计理论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基础,创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理论与观念;探索亚热带地区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建筑生态地域创作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在规划环境和建筑设计层面上探讨节能与绿色健康的设计原理。探索地域性建筑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建立亚热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创作理论。
吸收当代先进技术理念,研究亚热带地域气候、文化背景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综合运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学科的成果,进行设计成果科学性的评判与优化。提高亚热带城市中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创作的科技含量,科学评价建筑创作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推动和完善绿色城市空间环境和生态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建立生态科学实验平台。以健康人居环境为主要对象,研究亚热带地区城市建成环境评价反馈系统和基于人居健康环境关键技术,制定和健全科学的亚热带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亚热带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模式和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亚热带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
围绕资源紧缺条件下城镇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核心,研究亚热带地区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结合东南亚地区先进的城镇规划理论与经验,在亚热带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持系统两个方面,探索亚热带地区城镇化过程的优化模式,提出城镇化中的土地节约型合理利用模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各研究室,通过本校环境学科、交通学科、管理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城市发展策略和方法、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技术、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决策、城镇规划、大型住区、校园规划设计等提供平台和科技支持,形成系统的亚热带地区城镇规划与建设理论与方法。
(3)亚热带传统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
研究亚热带传统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立亚热带地区历史文化城镇、街区、村落和民居的研究体系。应用三维测量技术及软件,集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等历史环境的信息,为亚热带传统建筑与历史环境建立宏观模型,局部环境的动态模拟和微观的结构模型、构造模型等数字信息平台和空间数据库。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测量技术、无损探伤(红外线、超声波等)的勘测技术、精细维护与修缮技术,建立和完善具备准确断代、精确安全诊断和智能辅助决策的建筑文化遗产实验基地。
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方向
2008年04月18日14:38:50
主要研究内容有:
(1)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观测试验及调节
基于卫星观测、航拍观测、地面观测的城市微气候实验及分析方法研究;探索降雨量丰沛地区建筑被动蒸发降温的控制模式,研究降雨的小时步长变化规律的识别等关键技术,探索降雨背景下城区、片区、住区、街区热环境的逐级响应规律;建立湿热气候环境的热物理模型;建立住区微气候规划设计、城区微气候规划设计的评价模型。
(2)被动式建筑防热防潮材料构造技术
研究适应亚热带气候特点的被动式建筑节能材料及其构造技术。重点研究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发低成本规模化的玻璃涂膜、保温砂浆等隔热材料与现代构造技术;研发免维护植被构造、多孔蓄水构造等被动蒸发冷却降温围护结构;研究复合节能墙体湿热环境吸放湿及其干缩响应规律及其实验技术。
(3)建筑能量系统动态控制及其模拟技术
研究建筑热环境的优化设计方法与技术;建立热气候边界条件下建筑物遮阳、通风、隔热设计的质量评价模式和耦合物理模型;研究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现代检测技术;探索热舒适目标下自然通风、机械调风、空调除湿、空调制冷联合控制的节能寻优模式及技术。
(4)声环境模拟评价中的缩尺模型与可听化技术
研究声景观的设计方法、评价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环境噪声和室内厅堂声场的数值模拟理论和建筑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缩尺模型和可听化技术在厅堂音质与噪声控制方面的应用技术及其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声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的影响和听觉机理。
(5)建筑光学研究
各类型建筑物采光技术与采光评价体系、光生态保护研究、建筑室内外照明节能研究、城市照明规划与绿色照明工程、光环境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照明设计与照明技术研究。
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方向
2008年04月17日14:39:22
主要研究内容有:
(1)结构设计与施工理论及方法
随着现代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新型结构体系及其构件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技术支撑。为此,实验室拟重点在新型结构体系、超高层/大跨结构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监控技术、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方法、智能结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开展较系统的研究,丰富现代结构体系,发展其设计、施工、监测、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2)结构抗灾理论与方法
实验室拟通过风洞实验、数值仿真、现场监测等途径,进行亚热带沿海地区超高层/大跨结构的抗风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探索高含水量软土地基的地震软化机理与预防措施,以及地基-基础-结构耦合振动理论;研究超高层/大跨结构的抗震理论与方法;探索整体结构的抗火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提高亚热带滨海地区结构抗腐蚀性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沿海地区软土特性与复杂基础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