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筑设计手绘表现 | 作 者 | 庐山艺术特训营教研组 |
---|---|---|---|
类 别 | 建筑设计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年6月07日 | 页 数 | 160 页 |
定 价 | 68 元 | 开 本 | 大16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381-9832-4 |
本书从手绘设计的“基础知识”出发,以“快速、高效的表现技巧”为核心,通过对大量设计方案的解析,力求系统而完整地剖析手绘草图,让读者认识到手绘草图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从而帮助读者收获学习手绘的正确方法。 以下是本书总结的一些手绘设计学习技巧:
1. 从基础的手绘学习方法着手,循序渐进地导入。本书将引导读者从“不会画”到“敢于动手”,再到“大胆画起来”的方式,不过分关注结果,不对结果设限,让读者大胆下笔。
2. 以设计创思为目的来学习手绘。为了能够达到快速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与想法,我们将引导读者学习快速、高效的具有表现意味的手绘技巧,从而让读者能真正地“用手绘来思考、用手绘来表达”,帮助读者用“可控的”方式将设计思维落实到纸面上。
3. 专业系统性的学习。让读者从“真实图像表达”的观念转变成“用手绘来进行创造性的探索”的独特表达思维,从而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快速、高效、放松”的手绘态度与风格。2100433B
多拍些照片,找透视关系 平时多画透视图,从简单的正方形,长方向画起,其实建筑透视就是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每天画直线,要一笔到位,不能拖拖拉拉,想画田字格那样画 熟悉各种铅笔的软硬,粗细,把笔头在...
速写与建筑手绘毕竟是有区别的,还是应该经过一段专项训练的。比如:用笔,透视变形,材质表现等,不是学过美术基础的人上来就会有感觉的。 手绘对于设计师而言是工具而不是作品,应该是在理解形体及其结构及位置关...
手绘说起风格的话 ,还不是学生能研究的东西,只要把 设计对象表现好,就算达到目的,大多数人还是为这点 而努力着。
通过分析建筑学专业设计手绘表现系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提出了手绘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实施方法:通过整合零散独立课程,进行课程模块化设计;强化实践环节设置,扎实专业基础素质;倡导网络移动碎片化学习方式,强化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模式;优化课程评价考核方式,为培养实践应用型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建筑设计中,手绘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虽然现在的计算机技术非常发达,应用计算机绘图也已非常普遍,但是在很多场合,尤其是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快速的手绘表现仍然是建筑设计师的首选,它的表达效果不仅又快又好,同时也体现出一个设计师的专业水平.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快速手绘表现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此抛砖引玉,希望让更多的设计师认识到手绘表现的重要性,以期促进行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在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已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并渗透到设计过程各环节的背景下,传统手绘表现草图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手绘表现基本功的训练在激进倡导教学改革的建筑院系课程设置中“隐退”,这些变化带来的最显著的负面影响是建筑学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设计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交流手段的单一和即兴展示自我设计思想的能力弱化,而数码影像的快速发展更引致青年建筑师在建筑形象的创作推敲中过分依赖计算机,挥洒创意的激情逐渐消退。事实上,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发达的欧美国家(已开展了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传统手绘设计表现仍有其生存空间,著名建筑大师们独具特色的草图表达技巧依然受到青年建筑师和学生们的推崇和摹学。近年来,手绘表现在国内设计行业内开始悄然回归,很多设计企业的招聘考试都要求考察应聘者的手绘表现技能,而建筑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快题设计考试”注重手绘表现的传统则一直得以保持延续。在此前提下,笔者收集整理了20余年来专业学习和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工作积累的设计研究和方案创作手绘表现草图约230余幅,寻求与业内同好们沟通交流。
本书包括两大类内容——其一,设计研究篇。其中包括建筑师在游历、调研、和学习过程中将真实建筑环境或资料图片运用速写的方法进行概括性记录的草图,其中蕴含了在特定情境中画者的体验和感悟及其基于主观认识的话语表达;也包括建筑师针对某类型项目进行资料查阅、归纳总结、研究思考或基于建筑与城市问题的解析与认知过程所绘制的草图。其二,设计创作篇。建筑师针对具体设计项目进行方案创作过程中所绘制的草图,包括在方案设计初期的“构思草图”和方案设计深化过程中的“深化草图”。其中,后者在确定了建筑的几何造型和风格形式的基础上,力求在建筑“表皮建构”的细节上也加以表现,体现了笔者设计“精致建筑”的个人追求,多用于与业主的沟通或与专业表现图设计公司的交流。
本书的特色可以概括为——
第一,历时性。设计草图大都标示了绘制的年代,可以看出,笔者从对几何形体的关注,到受几何规构与“欧陆风”的共同影响,再到对建筑几何形体与表皮建构并重的思考,直至开始关注在建筑创作中对绿色生态问题的考虑和生态内涵的“外化”表现。草图中体现出来的建筑形式的变化投射出了全球化语境下建筑风格演替和社会需求流变对建筑师设计创作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实用性。本书的设计创作草图大都是针对具体设计项目绘制的,笔者结合多年设计实践工作积累和思考使这些方案都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而且,其中部分草图附有简要说明,可以作为建筑师方案创作的参考。
第三,专业性。书中设计创作草图表现更关注对建筑设计语言的彰显,相对忽略对表现技巧的追求,配景表现也比较弱化,不提倡通过表现技法或配景人、树和车来遮掩设计技巧的不足,尽可能完整展示方案本身。
该书可以作为职业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师等相关专业从业人员进行方案设计图示思考与表达的学习与借鉴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师生的学习和教学参考书,其中“方案设计深化草图”中的表现方式和设计技巧,对于参加研究生入学和设计机构求职“快题设计考试”的考生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2100433B
关于建筑手绘
建筑手绘是用图示语言做文章,用最快速,最简练的方式将设计方案和思路表现出来。建筑手绘对于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或从业者是必备的技能之一。建筑手绘在现在的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编写目的
随着艺术设计的进步,现在许多设计人员更倾向于手绘效果图。作为一名建筑师,手绘是设计师最强大的“武器”之一,建筑师可以将脑海中的抽象思维通过手绘呈现于纸上。同时手绘的表现功底可以体现出一个设计师艺术品位的修养与内涵。手绘主要意义在于可以让设计师更快捷地表达设计思想,克服计算机制图的种种不便。因此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设计领域的朋友和建筑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建筑手绘效果图的表现手法与表现步骤,并且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掌握塑造形体的能力。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讲解清晰,示范步骤条理分明,用简洁的文字结合丰富的案例。以期望读者能够简单地掌握手绘表现技法,并且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自己的手绘表现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本书内容
本书共分为10章。第1章简单介绍了建筑手绘的意义、手绘常用工具以及构图的基本要素;第2章主要讲解了透视的基础知识;第3章讲解了色彩的基础知识;第4章介绍了建筑光影的基本原理;第5~7章讲解了建筑配景人物和植物的画法;第8章讲解了建筑快速设计手绘表现;第9、10章讲解了如何用钢笔和马克笔绘制建筑效果图。
本书作者
本书由麓山手绘编著,具体参加编写的有:陈志民、江凡、张洁、陈运炳、申玉秀、李红萍、李红艺、李红术、陈云香、陈文香、陈军云、彭斌全、林小群、刘清平、钟睦、刘里锋、朱海涛、廖博、喻文明、易盛、陈晶、张绍华、黄柯、何凯、黄华、陈文轶、杨少波、杨芳、刘有良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在感谢您选择本书的同时,也希望您能够把对本书的意见和建议告诉我们。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