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建筑手绘表达 | 作 者 | 王炎松、程世丹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正文语种 | 汉语 |
出版时间 | 2010年8月1日 | 丛书名 | 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
页 数 | 125页 | ISBN | 7307078201 |
第一章 绪论
一、建筑速写的概念与定位
二、学习建筑速写的意义
第二章 建筑速写和写生的技法
一、工具的选择
二、关于透视的基本功
三、关于选景
四、立意和意境塑造
五、两种画法
六、构图安排
七、下笔和用线
八、关于取舍
九、收拾和其他技巧
第三章 手绘建筑设计草图
第四章 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建筑手绘作品赏析
参考文献
中国正处于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变。建筑业空前繁荣,建筑人才需求激增,由此刺激了中国建筑教育的迅猛发展。不到20年时间,全国具有建筑院(系)的高等院校就从20多所发展到200多所,院(系)背景从传统的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大学、农林类大学,甚至师范类大学扩展,办学性质从公立学校向民办学校扩展,地域分布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扩展,建筑教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建筑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材施教是建筑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与当今建筑院校多元发展格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建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尚显不足,还未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风格的教材体系,难以满足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同时,近年来建筑学学科发展迅速,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现有教材大多未能及时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有鉴于此,武汉大学出版社本着“服务高等教育”的宗旨,决定组织、出版“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本科系列教材”,以期为建筑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贡献绵薄之力,也为全国建筑院校的师生提供多一种选择。
本套教材分为“建筑设计”、“建筑理论”、“建筑技术”、“建筑表达”四个系列,基本涵盖了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传统的核心课程,也包括了绿色建筑、数字建筑等适应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丛书的编写队伍由国内十多所知名大学尤其是传统建筑名校的教师组成,他们中既有理论研究的资深学者,也有锐意进取、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中青年教师。整套教材的编写围绕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展开,同时融入最新的理论进展和实践佳作,以及国内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力图实现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与趣味性的结合。2100433B
《建筑手绘表达》中附有百余幅建筑手绘作品赏析图,涵盖了作者在建筑学专业领域学习和工作二十多年来的写生、调研、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构思草图、修改学生设计草图和指导学生快速设计等方面的作品,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视角多样,翔实深入,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与艺术和环境设计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不知道你想学手绘的目的是考验还是将来工作做准备,但是无论是考研,还是为将来工作准备,手绘这一块接触学习的越早,对大家越好,手绘不是在短时间里面可以达到很高很高的层次的,要我们长时间大量的练习,但是手绘...
考研嘛,要针对联系快题,所以马克笔是关键。推荐如下: 《马克笔建筑草图技法》 《美国建筑画选——马克笔的魅力》 《魏大中建筑画选》 《建筑画-马克笔表现》 《建筑画马克笔表现》 李钢的《马克笔建筑表现...
有专门的图纸,绘图纸供绘制工程图、机械图、地形图等用的纸。质地紧密而强韧。无光泽。尘埃度小。具有优良的耐擦性、耐磨性、耐折性。适于铅笔、墨汁笔等书写。用漂白化学木浆或加入部分漂白棉浆或草浆,经打浆、施...
不同材质的表现 在进行设计表达过程中,我们需要表达不同空间、不同气氛中的不同材质。我们要熟练掌握线条, 运用不同的形式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疏密、转折变化来表达不同材质。 , (图 1,)石材、木质、瓷器、马赛克拼贴 (图 2)不同形式藤编、木质、瓷砖拼贴、大理石 (图 3)鹅卵石、碎石、毛石、木质、植物 (图 4)木质格栅、瓷器、青石拼贴、窗帘布艺、植物、玻璃 家居陈设材质的表现是空间设计的组成部分,材质的细节和刻画能让手绘效果图更加生动真实。所 以要对空间设计中常出现的一些材质, 如石材、木材、玻璃、布艺、墙纸、漆艺等进行系统的练习, 总结其基本技法和表现规律。 a.木质材料及其表现 在装饰中,木装饰包括原木装饰和模仿木质,它是装饰用材中用得最广和最多的一种材料。木 质材料给人一种亲和力。在室内装饰中应用居多,如版面、门窗的材料主要应用木材饰面板。 (图 7 8) b.石质材料及其表现 我
建筑手绘表现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可以促使设计成果更加完善,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对于设计者创作思维过程的记录与创新性思维发掘。而创造性思维是反映自然界的本质属性和内在与外在的有机联系,这种思维的培养是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首先讲述了景观设计手绘表达的基础,包括:构图、线条、色彩、光影的常用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实际运用列举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包括近年来由作者主持设计、规划的旅游度假、城市设计、社区规划等大中型项目,实际中标图纸近百张。
本书对于职业设计师、规划师和在校的景观园林、城市规划等专业的学生部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王劲韬,清华大学景观建筑系博士生。
1991年至今,从事景观规划和设计以及园林理论的教学工作。
2006年,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
现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和理论,包括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叠山艺术风格史、技术史、材料史、人物史等。已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十余篇。目前正在从事中国古代园林叠山发展史、北宋以来皇家叠山风格研究、清代皇家园林叠山技术与材料研究、中国古代造园工匠专业化发展史,以及颐和园、香山静明园、北海静心斋等清代皇家园林叠山遗迹的专项研究工作。
多年来,一直从事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等实践工作,在景观建筑、住区规划、城市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设计能力,尤精于设计表达,涉及作品在国内外许多重大项目中获得好评。2100433B
第一章绪论
一、手绘表达的目的和意义
二、提高建筑手绘表达能力的方法
第二章建筑手绘表达基本技法
一、钢笔线条
二、透视
三、着色技法
四、材质与构件的表达
五、配景画法
六、绘图步骤
第三章建筑写生手绘实例
一、简洁的建筑形体
二、灵活的形体组合
三、精致的立面刻画
四、丰富的空间层次
五、雕塑般的艺术形象
六、古典建筑形象与其他
第四章建筑方案创作手绘表达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