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物平移时基础怎么办?
建筑物平移首先一道工序就是断基,在原建筑物圈梁下开洞,洞内安设千斤顶,千斤顶上方架设组合梁,下方筑底座,断基时相邻墙要间隔进行,断切口高度宽度要满足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的要求;
■ 建筑物平移时房子不会散吗?
建筑物平移的实质就是将建筑物做成一个可以拖动的盒子,所以对建筑物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砌体结构的房屋就不能进行平移或平移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通常平移的都是框架结构,当完成断基工序之后,需要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加固新圈梁及安装滚动设备与基断分段紧密配合交叉进行,断基后要及时构筑下道床,安装轨道和轨道拖车,并砌筑新圈梁,拖车的拖车架与新圈梁预留的上托板相连接,拖车架与上托板之间加垫条,以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平移过程中发生意外。
■ 建筑物是怎么平移的?
加固完新的圈梁及安装好滚动设备后,将拖动钢绳绕过固定在成排墩桩上的滑轮组和新圈梁上的滑轮组,采用慢速绞车拖动,这个速度很慢大约5厘米/每分钟;建筑物就位后,将轨道和拖车用模板封闭,然后浇筑砼接墙基,要预留回收拖车和轨道的孔洞,当凝固达到强度后,用火焊切割拖车上方的垫条,将拖车与轨道回收,最后将所有空间充填严实。
■ 平移建筑物之步骤
1、加固原建筑物使其成为可移动体。
2、设置新基础,除满足一般基础的设计要求外,还要能够随整体移动荷载。
3、安装移动轨道和滚动支座。建筑物平移时对轨道的要求较高:1)轨道必须水平,以减少摩阻力;2)能随滚动支座移动过程中的作用力。
4、设置牵引支座。牵引支座,千斤顶,钢丝绳和牵引环组成牵移建筑物的动力系统,牵引支座络千斤顶提供足够的反力才能使建筑能移动,牵引支座的数量需要经过计算确定。
5、移动行进控制。行进系统由行进标尺,移动显示指示针和终点限位装置三部分组成。
6、行进移动过程: 安装千斤顶(调整钢丝绳)--> 牵移(随时安装可移动轨道和滚动支座)--> 换千斤顶--> 牵移--> 一直到达新址。
7、到位后上部结构与基础连接。2100433B
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但发展迅速。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30余栋,中国是136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发挥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将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1、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不稳定社会因素和社会矛盾在国内非常突出,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物平移技术,不会影响民众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及消除上述矛盾;
2、中国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建筑物被拆除,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平移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元人民币。
3、此外,该项技术在中国大规模城市改造中,还能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它对于解决城市建设中继承与发展的矛盾提拱了一条新思路。
建筑物的整体平移技术在国外最早发端于20世纪的20年代,尤其在欧美国家应用较多,他们对于有继续使用价值或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物都很珍爱,不惜重金运用整体平移技术将其转移到合适位置予以重新利用和保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如果将建筑物拆除,必将产生粉尘、噪音以及大量不可再生的建筑垃圾,因此,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有多家专业化的工程公司。
我国掌握建筑物移位技术相对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但发展迅速。至目前为止,国外开展的建筑物平移数量是30余栋,中国是136栋,此项技术在中国发展日臻成熟,并使中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在世界处于领...
平移建筑物之步骤1、加固原建筑物使其成为可移动体。2、设置新基础,除满足一般基础的设计要求外,还要能够随整体移动荷载。3、安装移动轨道和滚动支座。建筑物平移时对轨道的要求较高:1)轨道必须水平,以减少...
建筑物的平移就是将建筑物托换到一个托架上,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托架下部布置轨道和滚轴,再将建筑物与地基切断,这样建筑物就形成了一个可移动体,然后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的位置上。如建筑物是新建,则不需建筑...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加固关系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绵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当今城市建设中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处理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对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具有积极意义。总结了历史建筑的保护加固现状和三种保护方案,根据不同历史建筑的特点和保护要求,提出了加固技术、整体迁移技术和在保护历史建筑本体的同时如何提高其抗震性能等关键技术措施,从结构角度分别对五个已完成的典型工程进行了讨论。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加固关系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绵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济南属于我国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数量众多的珍贵历史建筑,在当今城市建设中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处理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对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特色具有积极意义。总结济南历史建筑的保护加固现状和三种保护方案,根据不同历史建筑的特点和保护要求,提出了加固技术、整体迁移技术和在保护历史建筑本体的同时如何提高其抗震性能等关键技术措施,从结构角度分别对6个已完成的典型工程进行了讨论。
贾留东、李红超编*的这本《建筑平移--建筑 平移技术展馆》是《山东建筑大学博物馆系列文化丛 书》的一种。本书以历经14小时、行程28千米,从闹 市区整体迁移到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的民国老别墅为 切入点,对老别墅的前世今生进行了介绍,对以老别 墅为依托而建设的中国**座建筑平移技术展馆进行 了详尽的描述,向广大读者普及了建筑平移知识。
总序序 老建筑抒怀一 老别墅的重生 1.闹市深处的老别墅 2.老别墅迁移的价值 3.重生之路的坎坷 4.老别墅迁移的反响二 老别墅的传说:凤鸣之路重生 1.命悬一线的“老人” 2.老别墅的传说 3.凤鸣之地的涅槃 4.留住记忆的载体三 建筑平移技术展馆 1.走进展馆,走进老别墅 2.国内外典型的平移建筑四 平移技术与工程实践 1.建筑平移背后的力量 2.山东省临沂市国家安全局办公楼迁移 3.山东省莱芜高新区管委会综合楼整体平移 4.济南市建筑平移典型案例五 建筑平移知识问答附 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的发展综述后记
贾留东,山东成武人,出生于1963年,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副院长。长期致力于建筑物移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持完成了30多项平移工程,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4项。取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参编了《建筑物平移与纠倾技术》《建(构)筑物移位工程技术规程》等。 李红超,山东济南人,出生于1979年,管理学硕士,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参与编写《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案中寻方略科学育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