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筑力学 | 作 者 | 范继昭 编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 出版时间 | 2008年12月1日 |
页 数 | 222 页 | 定 价 | 21.40 元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040240900 |
版 次 | 2 | 正文语种 | 中文 |
绪论
第一章 力和受力图
第一节 力的基本知识和静力学公理
第二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第三节 受力图
第四节 荷载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二章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二节 力矩"para" label-module="para">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四节 考虑摩擦力时物体的平衡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三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一节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
第二节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第三节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第四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变形
第五节 材料在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第六节 材料的极限应力和许用应力
第七节 应力集中对构件强度的影响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四章 剪切和挤压
第一节 剪切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第二节 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五章 扭转
第一节 圆轴扭转的内力
第二节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
小结
思考题
第六章 直梁弯曲
第一节 平面弯曲和梁的形式
第二节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第三节 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第五节 梁的正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第六节 梁的切应力及其强度条件
第七节 梁的主应力迹线
第八节 梁的变形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七章 组合变形
第一节 斜弯曲
第二节 偏心压缩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八章 压杆稳定
第一节 压杆平衡状态的稳定性
第二节 临界力
第三节 压杆的稳定校核——折减因数法
第四节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九章 动荷应力简介
第一节 等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应力
第二节 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及抵抗冲击的措施
第三节 疲劳破坏及持久极限
小结
思考题
第十章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一节 结构计算简图
第二节 平面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三节 静定多跨梁
第四节 静定刚架
第五节 三铰拱
第六节 桁架
第七节 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及性能比较
第八节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附录I 主要字符表
附录Ⅱ 型钢表2100433B
《建筑力学》第一版自1992年出版以来,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教学中使用广泛,对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师生的好评。
本次修订精简教学内容,例如,删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平衡的几何法;删去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精简一些理论阐述和定量计算,例如,删去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公式等。精简难度较大的例题10道和练习题26道,但对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还适当增加了解释和相应的例题。
- 1 -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 网教 专业: 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技术 2016 年 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建筑力学 【0727】 A 卷 大作业 满分: 100 分 一、图示外伸梁,受均布载荷作用,已知: q=10kN/m,a=4m,试计算梁的支座反力。(20 分) 解: 做力矩图,由图可知: FA=45KN, F B=15KN 二、图示水平悬臂梁 AB,受铅垂集中力 F和集度为 q 的铅垂均布载荷作用,且 F=2qa, 若不计梁重,试求固定端 A处的约束反力。(20分) 三、铸铁梁的荷载及截面尺寸如图示,材料的许可拉应力 [ t]=40MPa,许可压应力 [ c] =60MPa,已知: P=3kN, a=1m,I z=765×10-8m 4 ,y1=52mm, y2=88mm。不考虑弯曲切应 力,试校核梁的
建筑力学( 0727) 一、选择题 1、材料力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 A、质点)。 2、二向应力状态是指主单元体中 3、截面上的剪应力的方向( B、垂直于截面) 4、 5、梁在集中力偶作用的截面处,实验室的内力图为( C、M 图有突变 Q 图无变化) 6、平面任意力系( C、可列出三个独立平衡方程) 7、第三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为 8、空间一般力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的个数是( A、6 个) 9、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D 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 ,有时不同) 10、作用于物体上一点的二个力 ,其合力 可表示为( D) 二、填空题: 1、混凝土和天然石料都是 (脆性 )材料,一般都用作 (受压 )构件 2、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轴向拉伸和 (压缩 )、 (剪切 )、(扭转 )和 (弯曲 )四种 3、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帮总是成对出现,这对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4、通常梁横
配套教材
《建筑力学》有相关配套教材《建筑力学练习册》 。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建筑力学练习册》 |
978-7-111-38263-8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9年9月19日 |
刘思俊 |
数字资源
《建筑力学》配套有开放式多媒体课件(PPT) 。
配套教材
《建筑力学学习与考核指导》是《建筑力学》的教学参考书,书号为978-7-04-035029-6,2012年9月4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20千字。
《建筑力学练习册》是《建筑力学》的教学辅导用书,书号为978-7-04-034588-9,2012年6月20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460千字、122页。
课程资源
《建筑力学》开通有Abook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与纸质教材一体化设计,涵盖教学课件、习题库及答案、动画、视频、案例等。
《建筑力学》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对力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组织编写而成。该教材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思俊担任主编,西安科技大学屈钧利教授担任主审。参加该教材编写工作的人员及分工为:乔琳(第一至第三章),翟芳婷(第四至第六章),樊爱珍(第七至第九章),刘思俊(绪论、第十至第十四章) 。
责任校对 |
刘怡丹、樊中英、贾立平 |
||
策划编辑 |
李大国 |
版式设计 |
石冉 |
责任编辑 |
刘良超 |
封面设计 |
马精明 |
2011年12月,《建筑力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
2018年4月8日,《建筑力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重新修订再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