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筑空间艺术概论 | 作 者 | 闻荣土,闻瑾 |
---|---|---|---|
ISBN | 9787534025709 | 丛 书 名 | 新概念中国美术院校视觉设计教材 |
《建筑空间艺术概论》以建筑理论为切入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多方面展示、表现、观察建筑空间艺术,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提高专业设计技术水平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建筑空间艺术概论》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中外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熟悉建筑空间的三大基本要素及类型,掌握建筑形态的构成和表现形式,利用建筑构造的各种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的探索、追求、欣赏,用现代设计思维方式,创造崭新的建筑空间环境。 2100433B
出版时间:2009-01-01 版 次:1 页 数:157 装 帧:平装 开 本:大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建筑 > 建筑艺术
你好,室内空间艺术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 一、对比。对比是艺术设计的基本定型技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作对照就称为对比。如方圆、新旧、大小、黑白、深浅、粗细等等。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放在同一空...
地址:宁穿路315号1-6楼
1、风格的统一性:装饰、装修要与室内空间个界面特定的要求相协调,达到高度、有机的统一;都知道我国是有多数个民族组成的设计的时候要做好兼顾。 2、气氛的一致性:在室内空间环境的整体氛围上,要服从不同功能...
通过对空间艺术和人的审美心理特征的分析,探究在设计表达过程中空间艺术、审美心理、造型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了建筑空间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营造的,空间可以驾驭人的心理。
绍兴大舜庙又称舜王庙,位于绍兴县东南42km的王坛镇舜王山上。这里是会稽山三条主要分支的东翼,由主峰真如山向东北延伸,经鹅鼻山、驻跸岭等,直抵上虞市上浦附近的曹蛾江边,地形地貌是山水交融、崇山连绵、清泉潺潺、绿树葱郁。可以说是山有脉、水有源、脉源贯通,景色宜人的世外桃源之地(图1)。
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主题活动之一的“世界文化名人对话――文化与城市性格高层论坛”在南京博物院隆重开幕。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专家演讲,出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西北建筑设计院张锦秋女士进行了题目为“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及传统艺术与空间的关系”的演讲。
张锦秋女士首先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情况,她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曲折道路,在21世纪初进入了新的阶段。最近几年,我们对古城保护的指导思想逐步明确,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该在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历史遗存的发掘,保护和研究!第二是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完善。第三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规划师和建筑师的工作是其中第二方面的三分之二,更进一步从历史古城保护的要素来看,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保护标志古建筑和遗址,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以至保护古城的山水环境特征等诸方面都有赖于规划、建筑工作去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感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在研究,保护和延续文化名城特性方面是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马丘比丘宪章》说“城市的个性与特性在于城市的形体结构”,这形体结构包括了实体与空间两个方面,今天我就想谈谈传统建筑的空间艺术――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
张锦秋女士接着介绍了建筑空间意识,她说:“什么叫建筑空间意识?建筑设计的含义至少包括了三个,第一是使用、第二是造型艺术,第三方面是空间艺术,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而空间艺术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中国优秀建筑精华表现的空间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特色,传统艺术表现的空间美和传统的空间意识是分不开的,虽然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经济条件等制约与影响,但是,更深层次取得主导作用仍在于空间意识,传统的空间艺术把握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与传统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也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空间艺术一词源于德语Raumkunst。造型是空间艺术的必要手段和必备因素,造型艺术必然存在于一定空间中,因而空间艺术的本质是对造型艺术存在方式的把握。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及运动觉中,一般来说,绘画的空间性质依靠视觉;雕塑和建筑除视觉外,还分别依靠触觉和运动觉。
互联网的出现与数字化运用的发展昭示了创意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人们对数字化文化内容的高度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北京创意空间艺术中心即将建成开放。北京创意空间艺术中心是非赢利性文化事业机构,以促进文化艺术与科技的交融、研究数字内容的产业化可能性、推动北京乃至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目标。该中心将以开放的态度,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与国际国内各专业机构、专家学者、创意产业界人士和企业开展广泛和形式灵活的合作,展示和研究那些代表当前最新技术与理念的文化艺术创意作品和成果,举办展览、研讨会、培训班、开放式工作室等各种活动,致力于建设一个专门服务于创意产业的前沿性、国际性公共平台。
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四年制)培养方案”的要求,为适应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等公用设备工程领域相近专业,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开设“建筑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