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居住建筑室内健康环境评价原则及解析 | 作 者 | 陈滨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7年5月1日 |
页 数 | 110 页 | 开 本 | 16 开 |
装 帧 | 平膜 | ISBN | 9787112203987 |
第1篇 评价原则
第1章 基本规定
第2章 起居室(厅)
第3章 卧室
第4章 厨房
第5章 卫生间、浴室
第6章 室内健康环境基本参数测量
第2篇 解析
第7章 居住建筑室内健康环境研究现状分析
第8章 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表征参数研究
第9章 室内健康环境暴露风险及评价方法
第10章 欧美、日本居住建筑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标准研究
第11章 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工具及示范 2100433B
本书系统介绍了课题组编制完成的《居住建筑室内健康环境评价标准》(编制草案)的主要内容,由评价原则篇和包括五个专题研究的解析篇组成。在评价原则篇中,按照居住建筑的4个主要功能房间(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浴室)进行划分,依据课题组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和实测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相关评价标准的对比分析得到的针对各个功能房间室内健康环境表征参数及评价方法,拟定了一般规定和等级评价的相关条文和条文说明。另外,解析篇中所介绍的居住建筑室内健康环境研究现状分析、居住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表征参数研究、室内健康环境暴露风险及评价方法、欧美、日本居住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标准研究和室内环境健康性能评价工具及示范五个专题研究为评价原则提供了科学依据。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室内环境检测...
关于建筑工程用胶的问题,就是抹灰之前墙体喷浆拉毛用的那个胶粉配方,叫什么108胶水,以前名叫107胶水,具体那个胶粉配方恐怕没有人会与你说,也有叫化学浆料纤维素
2002年卫生部和环保部发布GB/T18883-2002《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于2003年3月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重庆市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测试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20户住宅进行室内环境测试,分析了重庆市居住建筑在测试日期内的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及空气品质状况,为重庆市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基础数据。
室内设计作品是否优秀,色彩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色彩也是人们在室内环境中最为敏感的视觉感受,因此根据主体构思,确定住宅室内环境的主色调至为重要。
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普通消费者解读健康住宅。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健康住宅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特点以及建立的健康住宅建设理念;第二部分是在理念指导下提出的成居住环境健康性和社会环境健康性,分别就住区环境、住宅空间、空气环境、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绿化环境、环境卫生和社会环境阐述其对居住者的健康影响,建设标准和达到标准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第三部分扼要地介绍了25个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案例,包括经济技术指标、规划设计特点和健康住宅研究课题。
前言
1 绪论
1.1 导言
1.2 研究居住环境的目的
1.3 关于居住环境研究的简要概述
1.4 居住环境的分析
1.4.1 居住环境及其构成要素
1.4.2 居住环境构成要素分布的非均质性
1.5 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和人口分布的关系
1.5.1 居住环境的构成要素和人的行为
1.5.2 分布的现象及其含义
1.6 居住环境的构造认识
1.7 本书的构成
2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概观
2.1 研究手段和研究特征
2.1.1 作为研究手段的GIS
2.1.2 研究特征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地域的选定和地理环境
2.2.2 研究地域的分区构成
2.3 关于研究地域的基本研究数据
2.3.1 基础研究数据概要
2.3.2 基础研究数据的准备
3 关于居住环境物理要素分布的研究
3.1 内容概述
3.1.1 物理环境的概要
3.1.2 物理要素的确定
3.1.3 分析指标
3.1.4 分析方法和内容
3.2 居住环境中物理要素的分布特征
3.2.1 法律法规要素
3.2.2 经济要素
3.2.3 交通设施
3.2.4 道路网
3.2.5 建筑形式
3.3 居住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布特征
3.3.1 商业设施
3.3.2 服务设施
3.3.3 医疗设施
3.3.4 教育设施
3.3.5 文化、休闲设施
4 关于居住环境人口要素分布的研究
4.1 人口概观和分析指标
4.1.1 人口概观
4.1.2 人口要素的分析指标
4.1.3 关于人口要素的分析范围
4.2 关于人口要素的研究
4.2.1 人口总数
4.2.2 人口密度
4.2.3 不同年龄层的人口总数
4.2.4 不同年龄层的人口比率
4.2.5 不同职业的从业人口
4.3 关于不同家庭构成的家庭分布研究
4.3.1 家庭比率的定义
4.3.2 不同构成的家庭比率的分布情况
5 居住环境的物理要素与人口要素的关系性研究
6 基础设施与人口要素之间的关系性研究——假设的设定和验证
7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2100433B
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篇幅来展示对整个居住环境的分析和考察过程,表面上似显繁复,但在笔者看来,或许只有这样翔实、系统和全面地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对现状进行考察和解读,才能更清晰地看到城市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居住区的构造与现状,而只有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多方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株式会社,为我提供了完善的GIs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同时在研究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得到了该会社的佐山哲也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服装学院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并得到了北京市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经费的资助,谨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