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火灾动力学与统计理论耦合,突出火灾确定性、随机性的双重性规律,结合火灾情形下人员疏散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出预测火灾导致人员伤亡风险的量化模型,对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全书共9章,系统介绍了作者及国内外同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建筑火灾动力学和人员疏散特性、火灾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风险量化评估模型、火灾场景发生概率随机性分析、疏散准备时间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分析、火灾导致人员伤亡量化评估、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风险时变分析算例、火灾风险评估在火灾保险和消防决策的应用等。
第1章绪论
第2章建筑火灾动力学和人员疏散特性
第3章火灾风险及其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第4章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风险量化评估
第5章火灾场景发生概率随机性分析
第6章疏散准备时间对疏散时间的影响分析
第7章火灾导致人员伤亡量化评估
第8章建筑火灾人员疏散风险时变分析算例
第9章火灾风险评估在火灾公众责任险和消防决策的应用 2100433B
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基于资产的估值与分析、资产本身存在的脆弱性的识别与分析、资产受到的威胁识别以及它的影响与可能性分析。
风险评估内容包括:注意事项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你要做一件事之前你要想想你在这件事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发生)的概率各是多少,它们的出现会不会导致你的计划不能完成……等等的问题,就叫风险评估。这是对问题不乐观的一...
놱뺩릤튵듳톧 쮶쪿톧캻싛컄 뗘쳺뎵햾믰퓖럧쿕움맀벰죋풱쫨즢퇐뺿 탕쏻ꎺ쪯늪캰 짪쟫톧캻벶뇰ꎺ쮶쪿 튵ꎺ릩죈ꆢ릩좼웸ꆢ춨럧벰뿕뗷릤돌 횸떼뷌쪦ꎺ샮퇗럦 20080501 뗘쳺뎵햾믰퓖럧쿕움맀벰죋풱쫨즢퇐뺿 ퟷ헟ꎺ 쪯늪캰 톧캻쫚폨떥캻ꎺ 놱뺩릤튵듳톧 놾컄솴뷓ꎺ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391914.aspx
人员疏散行动预测是用于疏散设计性能评价的工具。文章将建筑物划分为8种空间因素,用数学解析方法计算人员在各种空间因素内的疏散参数,从而实现对人员疏散行动的预测。在此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人员疏散行动计算机仿真软件,使得预测方法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及直观性。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我国既有建筑防火现状1
第二节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特点和局限性2
第三节既有建筑防火改造对策4
第四节既有建筑防火改造基本程序4
第五节既有建筑防火改造有效性的评估标准6
第二章既有建筑火灾风险评估
第一节概述9
一、基本概念9
二、既有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目的和意义10
三、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
第二节火灾风险评估基本流程12
一、火灾风险评估内容12
二、火灾风险评估工作程序13
三、火灾风险评估所需主要资料清单14
第三节既有建筑火灾荷载调查与统计15
一、基本概念15
二、火灾荷载的统计分析方法17
三、火灾荷载标准值的确定方法21
四、火灾荷载导致火灾危险性的确定方法23
五、住宅功能建筑火灾荷载调查案例分析23
第四节既有建筑防火系统性能检查与评估27
一、图纸资料审查27
二、系统施工安装情况的一般性检查27
三、防火系统综合性评估27
第五节既有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29
一、常用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29
二、火灾风险评估的试验方法32
三、火灾风险评估的数值模拟方法39
第三章建筑材料选择指南
第一节概述48
一、建筑材料分类48
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49
三、既有建筑材料改造类型50
第二节建筑结构和围护材料51
一、石膏制品51
二、纤维增强水泥板材53
三、膨胀蛭石制品56
四、钢丝网架水泥夹芯复合板57
第三节建筑装饰装修材料58
一、纸面石膏板58
二、纤维石膏板60
三、装饰石膏板60
四、硅酸钙板60
五、轻质硅酸钙板61
六、玻璃棉板61
七、岩棉装饰吸声板61
八、矿棉板62
九、矿棉装饰吸声板62
十、膨胀珍珠岩板63
十一、膨胀珍珠岩装饰吸声板63
第四节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63
一、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发展现状63
二、国内外外保温防火技术的比较76
三、外保温防火的发展目标80
第五节建筑防火材料81
一、概述81
二、防火涂料82
三、防火封堵材料95
四、防火板材99
第四章结构耐火性能改善技术
第一节结构构件耐火性能改善技术102
一、构件耐火性能评估的重要性102
二、钢管混凝土柱的实用抗火计算方法103
三、型钢混凝土梁柱构件耐火性能分析及实用计算方法105
第二节框架结构耐火性能及其耐火性能优选107
一、整体结构抗火计算的重要性107
二、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耐火性能109
三、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平面框架耐火性能研究119
四、火灾下型钢混凝土平面框架的破坏机理134
五、钢筋混凝土、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平面框架耐火性能
比较142
六、框架结构实用抗火设计建议148
七、框架结构防火改造措施149
第三节火灾后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149
一、评估程序149
二、火灾后结构构件的鉴定评级150
第四节建筑结构构件火灾后性能评估与修复加固158
一、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性能评估与
修复加固158
二、钢筋混凝土楼板性能评估与修复加固161
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火灾后性能评估与修复加固164
四、钢管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的修复加固方法167
第五章防火分隔改造技术
第一节概述170
第二节玻璃用于中庭、高大空间防火分隔171
一、“准安全区”概念引入玻璃作为防火分隔171
二、防火分隔方式的对比173
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的试验验证173
四、其他单位的试验情况182
五、小结186
第三节推拉式防火门用于防火分隔186
一、其他国家对推拉式防火门的规范概要187
二、推拉式防火门的疏散安全性188
三、新型推拉式防火门的防火防烟特性189
四、新型推拉式防火门与平开式防火门相比的优越性190
五、小结190
第四节防火隔离带在敞开式汽车库的应用192
一、敞开式汽车库的防火分隔设想192
二、以防火隔离带替代防火墙进行防火分隔193
三、火灾辐射蔓延的防止194
四、火灾烟气蔓延的防止196
五、火灾规模的控制196
六、现场实拍照片197
七、小结197
第六章消防系统改造技术
第一节概述200
一、消防系统改造背景及意义200
二、消防系统改造策略与技术路线200
第二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技术201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改造现行主要规范及技术
要求201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简易替代技术202
第三节防排烟系统改造技术206
一、防排烟系统设计与改造现行主要规范及技术要求206
二、防排烟系统改造简易替代技术211
第四节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改造技术218
一、消防给水设置一般技术要求218
二、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25
三、干式室内消火栓系统228
第七章安全疏散改造技术
第一节概述230
一、高层建筑发展现状230
二、高层建筑的疏散难点231
三、高层建筑利用电梯疏散的意义235
第二节火灾情况下人员心理和行为236
一、火灾情况下人员的生理反应236
二、火灾情况下人员的行为状态237
三、火灾情况下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反应238
第三节高层建筑的辅助疏散逃生手段239
一、楼梯及其存在的问题239
二、轿厢式室外疏散设备239
三、高层建筑外部辅助疏散设施241
第四节非消防电梯用于高层建筑火灾下的人员疏散246
一、电梯用于高层疏散的成功案例246
二、各国规范对高层建筑利用电梯进行疏散的态度248
三、高层建筑利用电梯疏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51
四、疏散电梯的建筑设计253
五、我国对电梯层门的防火防烟保护要求259
六、疏散电梯的设计要求260
七、疏散电梯的运行策略及管理要求266
八、小结275
第八章既有建筑防火改造设计指南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既有建筑防火改造设计指南276
一、既有建筑防火改造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276
二、既有建筑改造材料选择278
三、结构耐火性能改善技术283
四、防火分隔改造设计284
五、消防系统改造设计285
六、安全疏散改造设计286
七、特殊既有建筑防火改造设计286
第二节国家体育场火灾风险评估案例分析289
一、概述289
二、基于抵御和破坏能力风险分析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290
三、抵御力量指标体系291
四、破坏力量指标体系292
五、专家系统评估基本单元292
六、抵御力量和破坏力量评估结果293
七、消防安全对策294
第三节国家博物馆老馆改造工程案例分析296
一、建筑功能说明296
二、防火分区298
三、主要消防问题299
四、性能化解决策略300
五、烟气运动火灾场景设置300
六、疏散分析场景设置302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内容涵盖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针对我国典型商业建筑进行的火灾荷载统计分析结果,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在重大火灾隐患判定与整改中的应用研究,火灾风险评估案例等,并讨论了火灾风险评估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2100433B
本项目首先通过文献调研、疏散实验和实际火灾案例分析,获得疏散反应时间的监控视频和调查问卷,采用动态图像分析方法从疏散演习和实际火灾案例的监控视频中提取疏散反应时间特征参数(包括察觉、求证、确认、疏散准备等特征时间参数),并用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修正完善。然后,基于多尺度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反应时间的时序模型,系统地研究疏散反应时间范围及其时序特征,并结合申请者开发的建筑人员疏散模型(CFE),构建包含火灾察觉、求证、确认、行动准备、疏散运动等多个特征阶段的全过程疏散模型。最后,以公共娱乐场所、办公楼、住宅建筑三类典型建筑为例进行精细模拟,并通过与实际案例和疏散演习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模型,具体研究人员疏散反应与火灾发生发展、建筑结构与环境、人员特征等典型要素之间的关系,探索缩短人员反应时间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疏散效率,实现火灾情况下的安全、快速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