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时间 | 2007年09月01日 | ISBN | 9787111214304 |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附VCD光盘1张)》介绍的内容有给水排水设计常用管材管件、附件与设备、给水排水与采暖施工安装基本知识、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施工图制图知识、建筑给水、消防给水、中水、饮水、采暖设计阶段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为从事水暖工程设计的人员进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简洁易懂、全面实用,特别适用于从事建筑给水排水和建筑采暖设计的从校园走向职场的初始设计人员,也可作为其他从事水暖设计的人员的重要参考学习资料和培训水暖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教材。
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常用管材、管件、附件与设备
第一节 给水排水设计常用管材、管件、附件与设备
第二节 采暖设计常用管材、管件、附件与设备
第二章 给水排水与采暖施工安装基本知识
第一节 给水排水施工安装基本知识
第二节 采暖施工安装基本知识
第三章 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施工图制图知识
第一节 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施工图制图标准
第二节 给水排水设计施工图制图知识
第三节 采暖设计施工图制图知识
第四章 建筑给水设计
第一节 给水方案设计
第二节 给水初步设计
第三节 给水施工图设计
第五章 建筑消防给水设计
第一节 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第二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第六章 建筑内排水与屋面雨水排除系统设计
第一节 建筑内排水设计
第二节 屋面雨水排除系统设计
第七章 建筑中水工程设计
第一节 建筑中水工程方案设计
第二节 建筑中水工程初步设计
第三节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第八章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第一节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方案设计
第二节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初步设计
第三节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施工图设计
第九章 饮水供应和专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第一节 饮水供应设计
第二节 专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第十章 建筑采暖设计
第一节 建筑采暖方案设计
第二节 建筑采暖初步设计
第三节 建筑采暖施工图设计
第十一章 工程实例
第一节 某住宅项目设计实例
第二节 某花园7号楼设计实例
第三节 某教学楼设计实例
附录 光盘使用说明
参考文献2100433B
《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设计》
作 者:姜湘山 编
丛 书 名: 冷配在线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14304
出版时间:2007-09-01
版 次:1
页 数:483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是给水排水工程的新生,还不是太了解,你还是自己看吧! 参考资料: http://www.gpszy.com/?action-viewthread-tid-537
你指的是材料还是,专业啊。
1.1依附于土木工程,尚未独立设置专业阶段(1952年以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成立初期,在高等教育中没有独立设置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有关的基本教学内容设在土木工程专业之中或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专...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层数 /建筑 面积 施工单位 技术负责人 开工日期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竣工日期 序号 项 目 验 收 记 录 验 收 结 论 1 分部工程 共 分部 ,经查 分部符合 标准及设计要求 分部 2 质量控制 资料核查 共 项 ,经审查符合要求 项, 经核定符合规范要求 项 3 安全和主要使 用功能核查及 抽查结果 共抽查 项,符合要求 项 , 共抽查 项,符合要求 项 , 经返工处理符合要求 项 4 观感质量验收 共抽查 项,符合要求 项 , 不符合要求 项 5 综合验收结论 参 加 验 收 单 位 建设单位 (公章 ) 监理单位 (公章 ) 施工单位 (公章 ) 设计单位 (公章 ) 单位 (项目 )负责人 :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任人 : 年 月 日 单位 (项目 )负责人 : 年
大河速递仓库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竣工资料 【 】 表 C0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验收报验申请表 工程名称 大河速递临时仓储物流仓库项目 编号 05-00-C010-1 致:河南天易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单位已完成了 仓库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 工作,现报上该工 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 项目经理部 (章 ) 项目经理 表 C010 日 期 审查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章 ) 总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表 C119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05-00-C119-1 工程名称 大河速递临时仓储物流仓库项目 结构类型 门式钢结构 层数 1 总承包单位 新乡市万宏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部门 负责人 质量部门 负责人 专业承包单位 / 专业承包单 位负责人 / 专业承包单位 技术负责人 /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
1)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设计室内外条件下能耗量,其值是按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为确定最不利工况时达到室内温度所必须设计的采暖设备的依据,北京地区其值不宜超过52.0 W/ m2;后者是在全采暖期间内的耗热量的平均值,其值是按节能标准计算得到的,可用以计算全年采暖能耗量,北京地区其值不应超过20.6 W/ m2;
2)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冷风渗透耗热量时,设计规范中都用到了最大温差(tn-twn),而节能标准中都用到了平均温差(ti-te),二者的差异是很大的。以北京地区为例,前者一般为27℃(厨房为24℃,卫生间为34℃),后者统一为17.6℃,前者为后者的1.534倍;
3)设计规范是从纯渗透的角度出发(卫生间除外)确定渗透耗热量,而节能标准是从换气的角度出发确定渗透耗热量。
1)设计规范是按各房间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供热负荷;而节能标准是按渗透耗热、围护结构耗热和建筑内部得热三部分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栋建筑的供热负荷。
2)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中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公式是类似的,但修正系数的选取方法不同;由于计算分类不同,面积的选取也不同,但从整体上讲,计算所用的面积基本一致。
3)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节能标准中对外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都有上限值要求。以北京地区为例,节能标准一设计规范中各围护的传热系数列入表1中。从表1可以看出,按设计规范计算时选用的传热系数一般都比按节能标准计算时选用的传热系数要大一些。
4)设计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中渗透耗热量的计算公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进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计算方法不同。
5)建筑内部得热的计算差异。设计规范中虽然指明在计算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要考虑建筑内部得热,但并没有给出相应的量化公式,因此,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建筑内部得热:而节能标准中明确地对其进行了量化规定。
1)设计规范中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和节能标准中建筑耗热量指标是有本质判别的两个概念,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且节能标准对各项指标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些;
2)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时温差和传热系数的差异是最主要的原因,而修正系数、计算公式等的不同引起的差异则是相对次要的原因;
3)按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的分别计算的渗透总耗热量和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百分比差别不大,与一般情况下,渗透耗热量占30%的比例基本上是一致的。
4)新设计规范中将"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作为修订的重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面积方法
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可按下式进行概算。Qn=qf×F式中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Qf——建筑物的供暖面积热指标,W/m2,它表示每1 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围护结构(墙、门、窗等)向外传递热量,它与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层高有关,因而不是直接取决于建筑平面面积。用供暖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物理概念清楚;但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比体积热指标更易于概算,对于一般民用住宅层高在3m以下工程上可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概算。对于这次投标的热负荷计算,由于各个区域的室内设计温度不同,并且,各个区域的维护结构、冷空气渗透情况均有差别,如果需要计算的较为准确,应根据各个区域在建筑中的位置(如:是否靠近外墙、外墙上的门窗)和门窗(是否有冷空气渗透)进行分别计算。对于卫生间,如不靠近外墙,可以按照卧室等区域的热负荷乘以1.2估算供水42℃,回水35℃,供回水温差7℃。理论上,如果每小时一吨水的流量,循环后释放的热量为7000000卡,折合为8.14KW。根据以上计算的热负荷,可以估算出所需流量。2100433B
该高层住宅群采取环保节能措施,室外采暖设计包括:住宅群总热、确定循环水泵流量和扬程、补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室外管材选用等。该住宅群总热负荷为居住区综合采暖热指标乘以总建筑面积得到。循环水泵流量、扬程的确定:根据流量计算公式g=0.86q/△t,得出流量值,随后通过水力计算,得出室外管网与末端用户的阻力之和,即为扬程的米数。补水泵的流量、扬程计算:一般来说,补水量按循环水量的5%选取,其扬程由公式h=hb+hs-h计算得出。室外采暖管材选用:通常采外采暖管dn200及以下选用无缝钢管,大于dn200选用电焊缝螺旋钢管,不管选用何种管材均采用聚氨酯保温,外用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外壳。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345008
定价:28元
印次:1-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4-2-14
作者:卫江红、梁宏伟、赵岩、袁家普
图书简介
本书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涉及太阳能采暖设计的主要方面,既简明扼要,又不失严密性和系统性。内容涵盖了太阳能采暖系统类型和设计计算、采暖末端和辅助供热设备,同时精心选择了常见太阳能采暖系统作为案例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用书和参考书,方便初学者快速掌握太阳能采暖系统技术,也可作为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太阳能采暖系统设计时的参考书,且能应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