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介质隔离技术 | 外文名 | Dielectric isolation |
---|---|---|---|
目 的 | 隔离元器件 | 优 点 | 漏电小、耐压高 |
在功率集成电路中,各器件做在同一个硅衬底上,由于硅衬底是导电的,为了避免各器件之间的相互影响,必须进行电隔离。并且,高压晶体管与低压晶体管之间的电隔离尤为重要。
如下图1所示,如果在n-衬底上有一个高压npn晶体管和一个低压pMOS管,若两者之间不隔离,不仅会产生一个微小的漏电流使功耗增加,而且栅氧化层(约lOOnm)很难承受pMOS栅极与衬底之间跨接的高电压,因此两者之间必须加以隔离。
PIC中的介质隔离与VLIC中的基本相同,并可以利用介质隔离来改善器件的特性。如图2中a所示,采用常规的介质隔离,由于VDMOS的n-漂移区较厚,载流子在源、漏区之间传输时经历的路径较长,导致其导通电阻增大,漏极电流减小。如图2中b所示,若在底部增加V形槽后,可以缩短源、漏之间的距离,减小了n-漂移区的电阻,有利于提高电流密度,而且当A处源、漏之间的长度等于或大于B处源、漏之间的长度时,V形槽的引入不会影响其击穿电压。这种介质隔离可以通过调整刻蚀窗口的大小,利用离子注入形成n 漏区,通过热生长形成隔离SiO2氧化层,之后可按照常规的介质隔离工艺来实现。
采用介质隔离,器件之间绝缘隔离性能好,没有漏电流,不会发生相互干扰和闩锁现象。与结隔离相比,介质隔离区宽度可以做得很小,有利于减小芯片面积;由于SiO2绝缘性能好,故隔离电压可高达lkV,且高温漏电流小,但介质隔离的工艺比较复杂。
采用绝缘性能好的电介质来消除各电子元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工艺方法称为介质隔离技术。这种隔离方法的优点是各元件之间的漏电流和隔离区分布电容比P-N结隔离要小得多。它适于在高频线性放大集成电路和高速数字集成电路中使用。但由于电介质的导热性能较差,所以它在大功率集成电路中使用时,散热能力比P-N结隔离法差。
系统传输准确度:±0.2%×F·S温度漂移:≤0.005%F·S/℃工作温度:工业级标准 -10~+55℃输入阻抗:电流:100Ω;电压:500KV电流输出允许外接的负载阻抗:4-20mA输出时0~5...
西安威尔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是以专业生产、销售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断电保护装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谋发展、瞻远景,西安威尔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的市场版图在逐步扩大,产品品质更趋完美,企业荣誉被业界认同
隔离开关生产的质量最好的公司有 重庆东开电气有限公司。 该公司的GW13隔离开关,是厂家直销,性能方面很可靠,因为质量是国家三包的,产品售后服务方面还是实行长期跟踪服务。值得信奈的嘞。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 GRB-ZD-00*-0* 文件名称 隔离技术操作规程 初审日期 文件编号 GRB-ZD-00*-0* 批准日期 文件类别 感染预防与控制 执行日期 初审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回顾日期 页 数 9 1.目的 指导本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人、 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病人科学地进行 隔离,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2.标准 2.1 标准预防 2.1.1 标准预防概念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 根据预期可能的 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口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 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所有体液(汗液除外) 、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黏液均可能含有 感染因子的选择。 2.1.2 标准预防的基本原理 不论患者的原始诊断是否已经具有传染性, 只要是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不
. 精品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年 月 日 单位工程名称 隔离栅 分部工程 附属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隔离栅 交底名称 隔离栅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1 施工工艺流程图 1.2 测量放样 采用坐标法按图纸要求和实际地形地物的情况放出基础中心线并撒 上石灰线,然后按照每 2m一个立柱基础放出基础点位。 1.3 地面整平 基坑开挖 地面整平 基础安装 立柱安装 网片安装 测量放样 . 精品 按照测量放样撒出的隔离栅安装石灰线对地形进行必要的清场和挖 除树根,平坦地段水平设置,坡形地段顺坡设置或按阶梯形设置,做到 无明显的凹凸,起伏自然。 1.4 基坑开挖 立柱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机开挖,一般立柱基坑开挖尺寸为 400*500*700mm,端头立柱基坑开挖尺寸为 400*500*800mm,横向斜撑立 柱基坑开挖尺寸为 400*500*800mm,纵向斜撑立柱基坑开挖尺寸为 500*500*
加大截面加固技术,柱外包(粘)型钢加固技术
外粘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植筋加固技术
托换加固技术,无损开孔成洞加固技术
微细、深层裂缝灌浆加固改造技术
房屋结构纠偏及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外贴钢板加固技术
同华特种加固工程案例分类----建筑加固改造
梁板柱墙的碳纤维、钢板及其他高强纤维粘贴技术;
梁柱钢构套加固技术;
构件加大截面法技术
喷射钢丝(筋)砼技术
高强钢丝(线)网片聚合砂浆加固技术
楼房加层扩建改造技术
砖混结构去除承重墙大开间技术
框架梁柱去除大开间技术
剪力墙、梁、柱、板开洞切割技术
裂缝灌浆技术
钢筋植筋技术
新旧混凝土界面处理技术
火灾、震后加固技术
抗震加固、隔震技术
无损切割技术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黏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法在建筑,桥梁等工程的加固、补强、修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用粘结剂粘贴钢板补强、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能大大提高其原设计承载力和抗破坏能力。这是因为粘贴钢板后,提高了原结构构件的配筋量,相应就提高了结构构件的抗拉、抗弯、抗剪等方面的力学性能,而这些性能是靠结构胶粘剂的良好粘结性能,把钢板与混凝土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整体,有效地传递应力,共同工作来保证的。
1、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的一般受弯及受拉构件。
2、使用环境温度不超过5~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及无化学腐蚀的使用条件为限,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当构件混凝上强度等级低于Cl5 时,不宜采用本法加固
粘贴面处理 → 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胶粘剂配制 →涂胶和粘贴 →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 检验 → 维护
表1-1物流技术分类表
物流技术硬技术材料:集装材料、包装材料等机械:装卸机械、包装机械、运输机械等
设施:仓库、车站、港口、机场、铁路、装载、吊装设备等
软技术计划:对流通形态与硬技术进行规划研究与改进的工作
运用:对运输工具的选择使用、装卸方法、库存管理、劳务管理
评价:成本计算等
物流技术与生产技术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下面我们看看它们的区别,通过对比更准确地把握物流技术的概念。
表1-2物流技术与生产技术对比表
生 产 技 术 物 流 技 术
为社会提供有形物质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
直接与科学技术新动向相适应间接地被动地适应多样化需求
监测技术这里着重介绍环境监测中污染物的测试技术。如空气检测,水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