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的全速推进,令日本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玻璃覆盖下的高楼大厦,看似透明而轻盈,于其中生活的人们,却在这同质化的建筑风貌下,感受着日渐厚重的区隔,仿佛无生气的中性存在。这样的浪潮亦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展现个性的舞台,一件件“艺术品”造型精致,不断走向形式与技术的极限,却远离了体恤人情的本质。
人们对建筑彼岸幸福生活的寄盼,不断催发着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的反思。一间图书馆如何关顾人对光线的不同需求?一栋新的办公楼如何尊重人对季节温度的感受?一座岛屿如何重新焕发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光辉?
作者有感于自己近十年来的思想变化,通过对“大家的森林·岐阜媒体中心”、爱媛县“大三岛计划”等最新建筑项目的梳理与沉思,指出现代主义建筑的极限,并展现出在这个时代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建筑可能性。
人们塑造建筑,建筑亦塑造人们的生活。回归质朴,重新思考人与建筑的未来。
伊东丰雄,1941年出生,日本第三代建筑师代表人物。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科,1971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后正式更名为“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获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等多项荣誉,2013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近年来代表建筑作品有日本仙台媒 体中心、岐阜媒体中心,以及中国台湾的台中歌剧院。
前言
第一章 都市型建筑时代的终结
对都市东京的思考
与自然相协调的庭园都市江户
从奥运会到泡沫经济时期的东京
都市游牧民的居所
当时的思考
世界上最为安全、安心的都市
均质的网格世界
可延续的都市,可存活的建筑
第二章 超越现代主义思想的建筑可能
现代主义创造的现代都市
如工业制品般被制造的都市
都市持续繁荣的可能
资本主义的本质
都市型建筑的极限
从增长的束缚中解放
第三章 由地方发祥的去现代建筑
从仙台媒体中心到岐阜媒体中心
从空间的流动性到空气的流动性
去空间至上主义的建筑
街区般的建筑
大宅与小屋
象征小屋的灯罩
能源消耗减半的挑战
用当地材料建造木质屋顶
协作中诞生的建筑
市民参与的项目
为建筑注入生命的运营体制
第四章 回归本源的建筑
与小岛的相逢
回归建筑的本源
关注地方的潜在能力
大三岛的魅力
成为日本首选宜居岛屿
作为活动据点的伊东美术馆
大三岛版“大家的家”
保存大三岛的建筑与风景
濑户内首家“大家的酿酒厂”
岛民开创的饮食文化
向自然敞开的居住样板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项目
思考岛内的交通方式
两地居住的生活方式
从“都市或地方”到“都市和地方”
第五章 由市民决策的市民建筑
令地域再生的新总部大楼
市民参与的建筑方案
信每新松本总部街头计划
“非公共的公共”的可能性
媒体·庭园
建筑师的赠礼
可感受风与光的空间
活用自然能源
市民建造的市民住所
第六章 根植于历史文化的建筑
与水户艺术馆相望
水户的骄傲:拥有“橹广场”的建筑
巨柱构成的仪式空间
第七章 大家的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的前行方向
构筑全新的建筑语言
建筑师的作用
将目光投向地方
建筑赋予共同体具体形态
从“大家的家”到“大家的建筑”
后记2100433B
本书共分20讲,叙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近现代建筑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中外建筑...
本书是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本书共13章,包括建筑概述,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基础,墙体,楼板层与地面,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图的识...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从佛罗伦萨的布鲁内菜斯基大圆顶到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北京鸟巢体育馆,由约翰·斯通斯著的《改变建筑的建筑师》将引导我们逐一去了解改变世界的很有影响力的50位建筑大师。这些建筑大师中的一部分人,如安东尼·高迪和约翰·乌松设计的建筑物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地标,而其他一些建筑大师,如柯布西耶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则使我们的居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概述了建筑史和参与其中的建筑大师,揭示了建筑设计创新、直观、鼓舞人心、常具革新性的一面。
BIM:为改变建筑业而生
建筑业发展改革系列报道之三
从北京奥运会奥运村空间规划及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南水北调工程到上海中心大厦、“中国尊”、国家会展中心,尽管BIM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不能否认,这项建筑信息化技术已然引发了“蝴蝶效应”。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高综合效益。
“BIM将成为建筑数据和运维数据承载平台,助力实现智慧建筑更人性化、更低碳化的目标。”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宝明如是说。
BIM优化建筑业
上海中心大厦塔冠结构日前顺利封顶,这座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高楼建设难度极大,特别是主楼外幕墙的安装。在如此超高层建筑上安装相当于19个足球场大小的玻璃幕墙,不但是全球首次尝试,难度系数也堪称世界之最。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团队方面就曾表示,该建筑涉及和应用的BIM相关技术有很多,如果没有BIM技术,没有模型和模拟就去建造上海中心大厦,结果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上海中心大厦内空间关系非常复杂,整栋楼有121层,没有一个楼层和楼面是一样的,所以必须将精度控制在2毫米内。
鲁班咨询高级顾问咨询应宇垦表示,上海中心大厦通过BIM技术在三维环境中完成项目图纸修改和深化设计。在二维图纸时代,如果设计做得不好,就会导致实际施工操作中反复变更,而BIM将整个设计整合到一个共享的建筑信息模型中,结构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冲突会直观显现。通过BIM进行三维碰撞检测,能及时发现并调整设计方案,从而极大地避免施工浪费。
杨宝明表示,BIM技术在创建、计算、管理、共享和应用海量工程项目基础数据方面具有极强能力。从全专业建模、计算工程量,到分析各专业技术冲突,输出预留洞标注图,专业团队可以用10天时间完成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体量作业。相比于传统作业方法,这一方法的综合工效要高5—10倍。
BIM应用不宜操之过急
从业主的意识到软件商的大力开发,再到设计院的普及、国家BIM标准的制定,中国的BIM正在蓬勃发展,但目前大部分项目管理还属于粗放型,以经验管理为主,并没有依靠数据决策,距离建立成熟的BIM体系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BIM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魏来认为,目前我国的BIM发展并不落后于国外,但差异很明显。国外建筑业大多以市场化为主,而我国是市场和政府监管兼而有之,这带来了整个BIM技术的差异化发展。比如,美国就是完全由市场化主导的,企业对自身核心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这造成了企业BIM技术发展得很快,而整个国家标准层面的BIM体系则发展得较慢。
BIM工程师李戈告诉记者,中国大多数工程都是在不断修改和妥协中完成的,这种修改伴随整个工程的始终。
“国内工程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抢工期抢出来的,国外几年建好的东西,国内只需几个月就能完工,靠的就是现场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节奏是BIM软件无论如何也跟不上的,如果都指望把现场的实际状况反应到图中,那工作量未免太大了。”李戈说。
李戈认为,BIM在国外走红的表面原因是BIM系统高效、精确,协同性好,可是国外设计师好几年才修改一座楼,项目管理规范,协同化程度高,甲方很少朝令夕改,少走回头路。
在北京建谊集团副总裁兼BIM置业总经理刘立明看来,BIM和其他信息化工具一样,再好再先进,也只是一种工具管理手段,关键还得靠人。BIM的很多协同应用需要借助OA或ERP,这都要慢慢来。信息化看上去、听上去都很美,但真正落地实施还需要系统规划、组织设置、人岗确定、考核机制等来做支撑。
魏来也表示,我国建筑业长期处在一个低成本运行的生态环境中,这使得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费用去进行精细化设计、施工、运维等,这对于整个行业和BIM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阻碍。
“互联网+BIM ”属意大数据
互联网思维已是当今商界最热的管理思想词汇,那么,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的BIM,对工程建设技术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
杨宝明说,只有“BIM+互联网”,才能使工程建设产业链透明化。工程建设产业价值链的决定要素是工程量、建材设备产品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BIM主要是使工程量透明化,其他信息则辅助工程量的透明化;互联网帮助BIM技术实现广域网的协同和共享,将产品价格、消耗量指标、造价数据信息透明化。
在他看来,建筑业本质决定了这是一个最大的大数据行业,但目前也是一个最没有大数据的行业。一些建筑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里还数据寥寥,这是因为建筑产品是单产品生产的,且每个产品数据量极大,不是以往技术手段所能展现的。但BIM带来了行业的透明化,相关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很多管理难题将迎刃而解。
杨宝明认为,对于互联网、信息化,工程建设行业一直“稳如泰山”,不为所动,这只是技术未成熟、行业时机未到而已。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所有行业,各行业都排着队“被革命”。“这种革命无疑对全社会是有利的,胜出和留下的应该是及早全面拥抱‘BIM+互联网’的企业。”杨宝明说。
日本现代建筑日本建筑简介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筑开始仿效西欧,由原先的木结构逐渐转变为砖木混合或砖石结构的“洋风建筑”。当时的重要作品有筑地旅馆(清水喜助设计,1868)、赤坂离宫(片山东熊设计,1909)等。
从20世纪初开始,日本在西方建筑思潮影响下也出现了一些相应流派,兴建了东京歌舞伎座(冈田信一郎设计,1924)、国会大厦(大藏省营缮局设计,1936)等现代建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筑的发展大体分三个时期。包括战后恢复期(50年代末以前)、改革创新期(60年代)、(70年代以来)三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