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国)苏珊娜·帕尔奇 译者:吕娜 等
《建筑的历史》一书由德国著名学者苏珊娜·帕尔奇(Susanna Partsch)于1999年出版。《建筑的历史》深入浅出,以简练的文字和大量的彩色照片与插图,展示了人类几千年的建筑发展历史及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建筑样式和风格,勾勒出一幅建筑历史发展的全程图景。书中配有大量古遗迹图片、房屋构造图、地图等珍贵资料,既可以作为建筑类专业的入门读物,也为研究西方建筑发展史提供了大量极富参考价值的史实资料,是一本文质兼美,集建筑学、建筑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于一体的跨学科综合性读物,具有较高的认知价值与鉴赏价值。
第一章 序
第二章 最早的庇护棚与鲁滨逊的小屋
第三章 黏土、砖块、木料以及石材
黏土建筑方式
砖块
木料
石制建筑
第四章 平面图和模型
平面图
模型
第五章 从地基到屋顶
地基
墙和房屋立面
框架结构方式
屋顶
楼梯
第六章 从单室住宅到廉租房
庭院式住宅和行列式住宅
相似的住宅
乡间别墅和城市出租房
第七章 房间,厨房和浴室
门厅代替庭院
市民住宅和出租房
贫民窟和社会住房
厨房和供暖
浴室和水管
第八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之都
巴黎——林阴大道之城
柏林——欧洲最大的建筑工地
第九章 鲁滨逊在信息中心
附录
阅读提示
大量建筑专业书籍及部分建筑百科
索引
图片出处
插图目录
译者后记 2100433B
钱觉时(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现为重庆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先后在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和美国宾州大学学习。1992...
首先,对学校建筑的认识当然离不开对“学校”本身的认识,离不开对学校“学”与“教”功能的考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的出现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建筑,因人类的功能需求而创造营构,也因功能需求使用的完成或功能使用年限的结束等缘故而退出使用.于是,原有功能需求的建筑成为历史,只是物质形态还存在,人们通常称这尚存的物质形态为“历史建筑”.当然,对任何一个时期的人居社会来说,这种尚存的“历史建筑”现象都是存在的,古代有、近现代有,当今及未来的人居社会也同样会有,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人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历史建筑”?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关键在于认识,在于人们以什么样的文化意识观念来认识这一曾有的“历史”遗存,这是人类所应具有的科学态度.
装配式建筑的历史背景(中国篇 1) 一、历史影响 数千年来,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历史上外部因素对于中国建筑的结构、材料和建造方式等, 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图 1)。? ?图 1 二、古代中国的装配式 建筑 (一)河姆渡文化 华夏民族的先祖们开始从旧石器时 代的鱼猎、采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向了以农耕为 主的定居生活。中国在远古( B.C.7000 ,河姆渡文化)就开 创了“梁柱式”建筑的“榫卯结构”,开始实施“装配式建筑”。图 2 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 B.C.5000 ~B.C.3300 年的木构榫卯。是至今为止,世界上 考古发现的最早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 ?图 2 河姆渡遗址 出土许多桩柱、立柱、梁、板等建筑木构件,构件上有加工 成的榫、卯(孔) 、企口、销钉等,显示当时木作技术的杰 出(图 3)。柱子两端凸出的小方形称为榫、柱上凿出可将榫 插入的孔为
专题建筑史丛书 (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图书馆建筑的历史》,《木构建筑的历史》 2100433B
内容介绍
《现代建筑的历史编纂》内容简介:历史的编纂对于建筑影响深远。《现代建筑的历史编纂》以现代建筑的历史文本(有关建筑的图书)为研究对象,寻找历史、社会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试图重构历史文本之间的无形文本,还原这些文本的历史语境。
2100433B
专题建筑史丛书 (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砖砌建筑的历史》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