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常规测量仪器的组成、使用、检验与一般校正。
2、掌握高程、角度和距离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放样方法,了解误差基本知识。
3、能根据建筑施工特点正确选用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4、能正确识读地形图,具有使用地形图取得地形资料和有关数据的初步能力。
5、初步了解现代测绘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测量》所要求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建筑制图与识图》等,《建筑测量》是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事故处理》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1、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上应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实验教学中,应把仪器操作、具体观测、记录计算作为重点,并保证实验教学环节的落实。
3、教学中尽量运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和实验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强化和补充教学。
4、网上进行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等。
高层建筑用经纬仪向上传递轴线时,经纬仪是安放在轴线上吗?经纬仪大概安置在轴线上向上传递轴线可以吗?/ 是的,经纬仪大概安置在轴线上向上传递轴线有误差。
建筑测量包括的内容:建筑施工定位测量(即控制点、控制轴线、层高、垂直度、施工沉降值等的测量)、建筑竣工测量(即工程竣工后的控制性测量,含座标、建筑物高度、外形尺寸等,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原规划设计要求)。
测量放线是建筑工程之本。俗语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测量放线就是工程中的各工种的标尺,没有它我们的工作就没了目标,就是盲目的工作,就成了盲人骑瞎马。就会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本身我们的工程就是长城杯...
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课程考核与评价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建筑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期改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测量能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跃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各大高校为了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始大量扩招,这种盲目求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无法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反而还有碍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建筑测量作为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后续阶段的学习。笔者通过探究近年来我国高校建筑测量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当今建筑类行业的用人标准,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建筑测量这门课程普遍存在的教学弊端并提出改革思路,以期为我国高校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建筑测量实训》为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建筑测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的配套教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1部分为“建筑施工测量”,重点介绍测量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施工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及激光测量仪器在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应用等。
第2部分为“建筑测量实训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测量实训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实训的具体内容、时间场地及人员组织、作业时间分配、领用仪器、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实训成果、操作考核、成绩评定以及实训使用仪器和记录须知。
此外,本册还附有建筑测量实训作业的各种记录和计算表格以及实训考查的试题,以供实训教学选择使用。
图书信息
《建筑测量工艺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100433B
本书以建筑测量员的“测、算、绘、放”四会技能为主线,按照国家对建筑测量员上岗的基本要求,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建筑测量员上岗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术,按照“技能为主、学以致用”的原则、借助通俗的、大众化的语言尽最大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自学需求。
本书是初级测量员案头必备的基本工具书,可作为建筑测量员的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以及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建筑工程测量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