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百家言》编入了建筑界100位专家、教授写的100篇文章。这些文章反映了建筑界人士在20世纪末叶所思考的一些问题。为了使《建筑百家言》图文并茂,相映成辉,对每一篇文章,编者们都力求配上与文章内容有所呼应的照片。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建筑意识,有助于建筑界的交流。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版 (1998年9月1日)
平装: 20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203564901, 9787112035649, 7112035643
条形码: 978711203564901, 9787112035649
尺寸: 23.6 x 18 x 1.6 cm
重量: 621 g
北京商业建筑面面观
寻求传统的现代价值
故乡的情缘
感知的城市,形而上的城市
漫话墙与空间
索菲亚现象
建筑要有特色
生活--建筑创作的源泉
"小东西"也有"大意思"
应重视书院建筑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人造环境心理学"研究迫在眉睫
话说建筑的表情
风景环境与建筑
"薪火相传"之义的实践--纪念林徽因先生
一隅之耕
三足鼎立,缺一不可--小议景观建筑学在中国建筑界的地位和作用
混沌与无序
建筑与人文
"五环图式"话建筑
博观、制宜、场所精神
博风汉骨--建筑文化地域性之我见
走近青年建筑师
屋顶--传统文脉的信息码
1/2+1/4
话说民居研究
由"高大而不是伟大"所想起的
拓扑同构与中国园林
日本列岛的"黄帝明堂"
尊重自然
神为形内,意在笔先--略谈建筑的气质
一段难忘的经历
拓展乡土建筑研究的领域
文物建筑的科学复原重修不能以"假古董"视之--兼谈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中国特色
桂林山水与景区建筑
形式新释--我的广义形式观
弥足珍贵,大地文章--谈建筑遗产的保护
研究重要,实践更重要
哈尔滨,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城市别称中的悖论及其他
乌托邦的黄昏
现状与改革
我国最早的一部建筑史--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读后记
建筑理论是什么
三人行·时装
光
论节制
拉萨梦旅
感悟建筑
人民大会堂方案设计体会
"鉴名"建筑师与建筑的主流
我想当学者
"表里不--"的建筑
与我的上帝对话
网上"建筑"
雷州感怀
回顾历史,树立壮志,再现东亚建筑的繁荣
古都风貌、建筑风格、社会风气
济南老火车站拆除有感
走过现代与传统,找到主体
上海建筑的思考--海派文化的拼贴、叠合、折衷与生成
关于房屋形式的对话--一个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形式的哲学--试析建筑文化
建筑艺术也需要走到群众中去
教授失学的悲哀与建筑史学的困境
新世纪的建筑观
城市呼唤秩序--城市畸形现象浅议
从民居到民系研究
体验建筑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光环境"
香港文物六千年,齐心保护迈向前
照破西来一片心--中国建筑师该如何面临挑战
作者索引
本书共分20讲,叙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近现代建筑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中外建筑...
本书是根据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本书共13章,包括建筑概述,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知识,基础,墙体,楼板层与地面,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图的识...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