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淤置换地基法可以就地取材,从根本上改善天然软弱地基的沉降变形及强度条件,成本小,技术难度小,是易于实现的地基处理方法。流塑状淤泥的含水率大、孔隙比大、强度低,又为高灵敏土。在大面积深厚淤泥中采用钢板桩或地下连续墙围护后进行换土施工,或不加围护,直接开挖淤泥及换土形成置换地基,均具有一定难度。
直接在挖除硬壳层的淤泥中一次大量抛投土石填料,依靠填筑体自重及外力扰动挤开淤泥下沉,形成顶部高出淤泥面、底部悬浮于淤泥中或与下卧持力硬土层相接的挤淤置换地基,挤淤下沉所遇阻力却远较其他土质小,崇泥具有明显触变性,被挤欲扰动后,强度进一步降低。挤淤过程完成后,淤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强度又逐步恢复。2100433B
直接在挖除硬壳层的淤泥中一次大量抛投土石填料,依靠填筑体自重及外力扰动挤开淤泥下沉,形成顶部高出淤泥面、底部悬浮于淤泥中或与下卧持力硬土层相接的挤淤置换地基,挤淤下沉所遇阻力却远较其他土质小,崇泥具有明显触变性,被挤欲扰动后,强度进一步降低。挤淤过程完成后,淤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强度又逐步恢复。
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是目前在沿海围垦工程中得到运用的一项新颖的施工技术,此项技术具有一次成堤、工期短、造价省等特点。对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施工设计进行理论和实例研究。图2幅,表4个。
介绍了\"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法\"专利技术及其在漩门三期围垦工程海堤的施工控制及检测情况,通过工程实践说明,对软基深厚的工程,采用悬浮式堤身结构是经济可行的,应用爆炸挤淤置换法技术施工可保证工程质量并控制工程造价,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及经验参数可作为以后工程的重要参考。
荣誉表彰
2008年01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2005-2006年度国家级工法的通知》建质[2008]22号,《控制加载爆炸挤淤置换施工工法》被评定为2005-2006年度国家一级工法。 2100433B
【学员问题】抛石挤淤的方法?
【解答】⑴抛石挤淤施工的工程量控制包括抛石量的量测和计算。
1)抛石施工前应参照本节2.2.2.1之⑴的断面测量方法布置测量断面,测量排水前后的水体断面资料,计算相应的抽排水量。
2)抛石工程量的控制若合同文件没有明确具体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三步搜集资料,综合考虑。①抛石施工前在参照本节2.2.2.1之⑴的断面测量方法和布置测量断面后,测量原地面横断面资料,并沿所布置的横断面方向用探深的方法测量淤泥的厚度,在套绘的横断面涂上确定抛石底面线,以备计算抛石工程量;②抛填施工开始后,统计实际抛入填料的数量(简称数量1),可量测运输车的装载体积,换算系数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初定,经监理、承包人和业主共同商讨确定;③抛石施工结束后,应测量填后的顶面标高横断面资料,结合抛石施工前的资料用平均断面法计算抛填量(简称数量2),同时,可以用挖坑量深的方法计算抛石的沉降量或用抛石施工前后的沉降观测杆的观测资料计算抛石沉降量;④通常对“数量1”和“数量2”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沉降量,确定合理的抛石工程量。
⑵抛石挤淤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填料质量控制。使用不易风化石料挤淤,片石大小随泥炭或淤泥稠度而定。对于容易流动的泥炭或淤泥,片石宜稍小些,但小于30cm粒径的含量不得超过20﹪。
2)抛石施工质量控制。①当软土地层平坦时,抛投应沿路中线向前抛填,再渐次向两侧扩展,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石低侧边部约有2m宽的平台顶面;②片石抛出软土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机械碾压紧密,然后在其上设反滤层,再行填土;③填图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与一般路基填筑施工相同,其质量控制均与路堤填筑的监理工作相似,可参见相关章节。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通过爆炸冲击作用降低淤泥结构性强度,同时利用抛石体本身的自重使爆前处于平衡状态的抛石体向强度降低处的淤泥内滑移,达到泥、石置换的目的。首先沿建筑物长轴线抛填达到爆炸处理的设计高程与宽度,形成爆前抛石堤纵断面线,然后在抛石堤前端“泥—石”交界面前方一定位置、一定深度处的淤泥层内埋置单排群药包,引爆群药包,在淤泥内形成爆炸空腔,抛石体随即坍塌充填空腔形成“石舌”,同时抛石体前方和下方一定范围内的淤泥被爆炸弱化,强度降低,抛石体下沉滑移挤淤。随后进行抛石,当淤泥内剪应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抛石体沿定向滑移线朝前方定向滑移,达到新的平衡后滑移停 止。继续加高抛填,从而又出现新的定向滑移下沉,如此反复出现多次,直到抛石堤稳定为止,此时单循环结束。
爆破挤淤技术可用于防波堤、护岸、沿海贮灰场围堤、围海选造沿海养殖场围堤,大型沉箱码头、造船厂滑道等的工程淤泥软基处理。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