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基于性能的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鉴定关键技术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韩小雷 | 依托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本项目针对我国量大且面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在构件和结构层面系统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失效模式、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收集国内外文献中808个各类RC构件试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建立RC构件试验数据库。在对数据库中构件破坏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RC构件破坏形态划分准则,通过对构件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RC梁、柱及剪力墙不同破坏形态下对应“无损坏”、“轻微损坏”、“轻度损坏”、“中度损坏”、“较严重损坏”及“严重损坏”6个性能状态的变形性能指标。 (2)开展了RC梁、柱及剪力墙变形性能指标限值的试验研究。进行了85个RC构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包括9个RC梁、12个RC柱、20个RC矩形剪力墙、12个T形剪力墙、20个工字型剪力墙和12个L形剪力墙试件,获得各类构件在6个性能状态下的破坏特征,建立了RC梁、柱及剪力墙性能状态、变形限值及破坏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采用试验数据对提出的各类构件性能指标进行验证。 (3)基于RC构件变形性能指标,开发了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子程序。在收集6000多条地震动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长周期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地震动选取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实际工程的长周期结构地震波库。通过抗震性能评估程序,对一批典型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得到构件性能与整体结构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基于构件变形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4)提出系统的基于构件性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体系。该体系既适用于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鉴定,同时可以为“超限”复杂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主要成果:(1)发表期刊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2篇,SCI 3篇,EI 9篇;(2)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申请9项国家发明专利;(3)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广东省标准《基于性能的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讨论稿已编写完成);(4)成功申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2017A030313274/2017A030313306)。 2100433B
近三十年来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实践和震害经验表明,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对不满足鉴定要求的建筑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将抗震鉴定分为抗震构造要求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鉴定,体现了结构抗震能力是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两个因素的结合。目前对构造要求的鉴定依旧停留在抗震概念上,缺乏具体构造与构件延性大小的数值对应关系,使结构的真实抗震性能难以准确预测。为此,本项目拟在分析大量已有构件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材料本构的微观模型进行大量的构件弹塑性分析,寻找钢筋混凝土梁、柱及剪力墙构件对应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7个性能水准下的变形性能指标限值;基于上述变形指标限值与现行规范中给出的结构宏观变形指标,进行结构整体弹塑性分析,从而建立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与构件抗震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套定量的基于性能的抗震鉴定方法,为重要工程的抗震鉴定提供依据。
钢结构抗震好,除了楼上说得自重的问题外,钢结构因为钢材的力学性能,具有混凝土结构无法比拟的柔韧性,这样,在地震力的作用下,钢结构不会发生断裂崩溃。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来说刚性比较大,当外力超过它能承受...
套修缮定额,那上面有,实在没有的话就对定额进行调整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 大概750~1000元一平米,地面的造价预算也包括在内了。 地面按使用不同厚也不同,一般在20~30厚左右吧。 总体预算可以按...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人们在地震产生过程、掌握和应用防震减灾技术等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但建筑抗震设计理论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正确掌握现在抗震设计方法还要理解抗震思路的由来,重视抗震的构造要求,采取适当的抗震技术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http://www.paper.edu.cn - 1 - 基于滞回曲线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损伤分析 邱晓文,杨剑辉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70) E-mail:xiaowen_qiu@163.com 摘 要: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在循环反复荷载作用下, 通过 对有损伤结构及无损伤结构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 得出了有损伤结构的曲线会出现一个比较 明显的突变,从而为抗震损伤分析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 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有限元;滞回曲线;损伤检测 中图分类号: TU 1.引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 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是,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 抗震性能较差, 因此,在遭遇地震时有可能引起破坏或者局部损伤。
内容简介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是指导既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的基本标准,自正式颁布实施后对我国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与加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两本标准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以适应今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2016年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既有公共建筑综合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设置课题“既有公共建筑防灾性能与寿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涵盖了抗震、防火、抗风和耐久性四个方面,研究成果必将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书按专题研究内容撰写了抗震鉴定与加固新技术的部分新研究成果。
本书共7章,第1、2章主要是讲述我国抗震相关技术标准发展历程,并就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方向,第3~5章是关于基于不同使用年限与性能的性能化抗震鉴定新技术,第6、7章介绍了填充抗震墙巨型支撑、附加带框钢支撑子结构两种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以飨读者。 2100433B
工艺是连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
《基于MBD的三维机加工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核心是基于MBD技术实现机加工零件工艺设计的智能化和柔性化。以三维模型的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三维工艺设计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却很少,而《基于MBD的三维机加工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正是以MBD技术在复杂机电产品三维工艺设计方面上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为有效支持基于三维模型的机加零件快速工艺设计的实现,《基于MBD的三维机加工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提出工艺信息的获取、表达、追溯、存储与关联等技术;工艺模型是三维工艺设计的核心,为此提出基于特征识别技术的三维机加工艺模型快速创建方法;为满足工艺更改后三维工艺快速响应的要求,提出了工艺模型重构方法和工艺信息主动传播算法;开发三维机加工艺设计原型系统予以验证《基于MBD的三维机加工艺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所提出的方法。
传统的火灾探测技术基于烟雾颗粒、温度等物理量的传感器,难以满足大空间、大范围火灾探测的需要。本项目旨在研究如何更好地利用视频图像实现对火灾事件的探测和预警。探究智能视频火灾探测的理论新方法和关键技术,改进已有算法在火灾视频特征提取、分析等方面的不足,在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实现实时的火灾监控。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针对可见光视频场景中光照变化、类似火焰颜色和运动物体干扰等因素及形成机制,在二分光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稳定可靠的视频火焰光谱特征模型和提取方法;2)针对传统小波变换的不足,研究基于Contourlet的火焰、烟雾的方向性 纹理和高频特征提取与分析技术。3)分析视频场景中烟雾弥漫运动特性,研究可靠的烟雾模糊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4)结合SVM、神经网络等方法对火灾特征进行学习和识别,保障识别率,降低误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