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3 | 作 者 | 李韩旭,王清勤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年01月01日 |
ISBN | 9787112127252 |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3》是《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3)》,是继《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1)》及《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2)》之后的再续补充。内容包括25项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的示范工程实例,由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历史风貌建筑和工业建筑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项工程项目分别按照工程概况、改造目标、改造技术、改造效果分析、改造经济性分析、改造的推广应用价值、思考与启示进行编制。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3)》可供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大专院校等人员参考。由李朝旭,王清勤主编。
公共建筑
世博园区宝钢大舞台改造工程
江苏省建科院科研楼改造工程
新疆科技馆改扩建工程
北京友谊医院病房楼东区改造工程
哈医大第一临床医院实验楼套建增层改造工程
郑州红旗渠大厦改造工程
苏州太湖高尔夫大酒店改造工程
深圳光大银行大厦(教育科技大厦)改造工程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办公楼改造工程
乌鲁木齐市某居住小区住宅楼改造工程
居住建筑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18号住宅楼改造工程
长沙远大城居住区改造工程
青岛四方区筒子楼改造工程
塘沽区迎宾里、堰宾里、迎春里、迎年里小区改造工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院综合改造工程
天津市和睦西里小区改造工程
天津市栖仙公寓改造工程
青海油田西安办事处办公家属区改造工程
天津市桃园南里居民楼改造工程
历史风貌建筑
龚心湛旧宅修缮工程
天津百福大楼改造工程
世博村A地块近代别墅群修缮工程
原大清邮政津局修缮工程
天津新华路259、261号修缮工程
工业建筑
哈尔滨SP板厂房迁移改造工程2100433B
作 者: 李韩旭,王清勤 编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2127252
出版时间: 2011-01-01
版 次: 1
页 数: 392
装 帧:平装
开 本: 16开
所属分类: 图书>建筑>建筑施工与机械设备
工程规费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间接费”的组成部分。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件规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同样必须交纳规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直接费+间接费+利润+...
既有建筑,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既存建筑”,泛指迄今仍存在着的一切建筑。既有建筑具有两个属性:有内部功能空间,也就是被称为一般意义上的“房子”;另一个就是有使用价值,即建筑物的结构、围护和基础在修缮改造后...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概述哈尔滨市推进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工程总体情况,重点介绍工作创新和突破点,就建立完善既有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长效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合潍坊路2号改造的设计实践,通过考虑市场需求最大化和投资总额节约化的设计思路,分析其项目改建方案的合理性,为既有建筑改造与优化提供技术和案例支持。
《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1》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本书是《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2)》,是继《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1)》之后的再续补充。内容包括25项既有建筑综合改造的示范工程实例,由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历史风貌建筑三个部分组成;每一项工程项目分别按照工程概况、改造目标、改造技术、改造效果分析、改造经济性分析、改造的推广应用价值、思考与启示进行编制。
本书可供建设、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大专院校等人员参考。
1 南海意库综合改造工程
项目名称 南海意库综合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兴华路6号
改造设计时间 2006年
资料提供单位 招商地产
改造施工单位 中技集团、贵阳一建
建筑面积48000m2
改造面积48000m2
结构类别 厂房改为办公建筑
竣工时间 2008年
本文执笔 张辉、魏展雄、王立璞
1.工程概况
南海意库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太子路与工业三路交汇处,由6栋4层工业厂房构成,原占地面积44125m2,建筑面积95816m2,每栋标准层面积约4000m2。其所处位置临近海上世界滨海片区,交通便捷,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完备。
南海意库由原三洋厂区改造而成。三洋厂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三来一补的厂房之一。20多年来,先后有近百家不同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其中时间最长、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三洋株式会社,因此习惯上又称之为三洋厂区。
2005年10月,招商地产完成对三洋厂房的搬迁手续,决定将其整体改造为深圳市创意产业园二期,并重新命名为“南海意库”。2006年初,招商地产对南海意库规划与改造方案进行社会征集,明确将以工业历史建筑的文化积淀、建筑体量、地理位置等作为主要依据,遵循改建、创新、生态、实用的原则,在不改变现有框架结构体系的前提下,力求小区建筑群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成为功能相近、空间连接共融的整体。2008年初基本完成了1号厂房、3号厂房和5号厂房的综合改造。因篇幅所限,仅以3号厂房综合改造为主、1号和5号厂房改造为辅,介绍本次绿色建筑综合改造。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