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既有建筑节能诊断与改造 | 作 者 | 薛志峰 |
---|---|---|---|
ISBN | 10位[7112095913]13位[9787112095919] | 定 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9-1 |
全书共分五章,对既有建筑的节能诊断与改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节能型物业管理、节能诊断方法和步骤、无成本/低成本节能措施与改造实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
本书适用于从事建筑节能的科研工作人员、设计工程师、施工工程师、房地产工程师、系统运行与管理工程师、政府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及高校教师与学生等。
第1章 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
1.1 建筑用能系统的组成
1.2 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
1.2.1 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节能重点
1.2.2 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
1.2.3 既有建筑的节能潜力
1.3 既有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
第2章 节能型物业管理
2.1 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2.2 节能型物业管理的特征
2.3 设备系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节能
第3章 节能诊断方法和步骤
3.1 节能诊断的主要工作和诊断报告内容要求
3.2 节能诊断的(OTI)方法
3.2.1 用能指标核查和负荷需求合理性诊断
3.2.2 冷冻机、冷却塔和热源诊断
3.2.3 冷热水输配系统诊断
3.2.4 空调及通风系统诊断
3.2.5 照明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节能诊断
3.3 数据测量和计算方法
3.3.1 数据测量
3.3.2 设备效率计算
第4章 无成本/低成本节能措施与改造实例
4.1 降低建筑物的冷热负荷
4.1.1 围护结构节能
4.1.2 减少室内热扰导致的负荷
4.1.3 杜绝不合理的引入新风
4.2 冷热源高效运行
4.2.1 合理的冷热源形式和配置
4.2.2 冷冻机的参数设定和优化运行
4.2.3 利用自然冷源
4.2.4 排热和余热利用
4.3 降低输配系统的水泵电耗
4.3.1 合理的水系统形式
4.3.2 冷冻水系统的调节与影响
4.3.3 合理的冷却侧水量和水温
4.4 空调及通风系统的合理运行
4.4.1 合理的室内温湿度及末端调节
4.4.2 合理的气流组织和风量分配
4.4.3 空调机组高效运行
4.4.4 通风系统节能运行
4.5 降低照明和其他设备电耗
4.5.1 照明节电
4.5.2 降低其他用电设备电耗
4.6 建筑节水
第5章 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5.1 合同能源管理的业务模式及特点
5.2 合同能源管理的障碍分析
5.3 合同能源管理的合同模式
附录1 常用测量仪表
附录2 相关国家标准
附录3 某项目能源管理合同摘要
参考文献2100433B
本书在对国内外公共建筑节能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和能耗调查结果分析,给出了我国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并结合108个无成本/低成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既有建筑节能诊断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诊断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与特点。
全书共分五章,对既有建筑的节能诊断与改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既有建筑的能耗特点、节能型物业管理、节能诊断方法和步骤、无成本/低成本节能措施与改造实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和热水供应设施等实施节能改造的活动。
规费是经法律法规授权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 登记、注册、颁发证书时所收取的征书费、执照费、登记费等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国家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智能化技术要求》(GB/T 39583-2020)规定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所涉及的节能与智能化系统应用现状诊断、智能化技术要求和智能化系统运行安全与维护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可作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时选择和应用智能化系统的技术依据。
前言 |
Ⅰ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2 |
4一般要求 |
2 |
5既有建筑节能与智能化系统应用现状诊断 |
3 |
6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智能化措施的技术要求 |
6 |
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智能化系统安全与运行维护要求 |
10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既有建筑节能与智能化系统诊断明细 |
13 |
附录B(规范性附录)智能化系统监控功能明细 |
14 |
参考文献 |
17 |
参考资料: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由实施前节能30%向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后节能50%改进,最终达到节能65%,使用年限延长10年以上,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居环境使用舒适度提高,房屋变得冬暖夏凉,室内温度冬季高于18℃、夏季低于25℃。极大地改善保温、隔热、隔音、降尘效果,临街房内变得安静,运行能耗大幅度降低,建筑物升值与使用寿命延长,预期外墙外保温工程使用年限25年,且保持或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既节省能源又改善城市环境。供热系统改造后实现了分楼、分户、分室、分时控制与计量。既有建筑节能达到50%的情况下,视不同建筑改造成本在大面积推广中逐步降低,控制在250元~400元/㎡.10年运行费用的降低额,相当于节能改造工程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