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标准化生产技术》是2010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含藻。
书名 | 金银花标准化生产技术 | 作者 | 张含藻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开本 | 32 |
金银花种植用的最多的是扦插繁殖技术,一般在雨季进行,在夏秋阴雨天气,选健壮无病虫害的1-2年生枝条截成30-35cm,摘去下部叶子作插条,随剪随用。枝条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
金银花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和气候的选择并不严格,以土层较厚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山坡、梯田、地堰、堤坝、瘠薄的丘陵都可栽培。繁殖可用播种、插条和分根等方法。[2]在当年生新枝上孕蕾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
金银花栽培技术用播种繁殖,春秋都可播种,播前可用35℃温水浸种24小时,浅盆穴播,覆土1--2厘米,以浸盆法给水,保持湿润,在15--20℃条件下,经7--10天出苗,苗高5厘米时上盆。采种时选健壮母...
目的:探讨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实验结果。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测量方法,对金银花和山银花内所含有的有效成分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细胞培养、过敏介质释放实验、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测定方法等研究金银花和山银花使用的安全性。结果:本次研究显示,金银花当中所包含的主要成分包括绿原酸、断氧化马钱子苷、异绿原酸A;而山银花当中则含有新绿原酸、绿原酸、断氧化马钱子苷、异绿原酸A、灰毡毛忍冬皂苷甲、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川续断皂苷乙等。同时,以相同的生产工艺为前提,所制得的药物当中,利用山银花药物的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明显高于金银花,说明山银花更容易刺激人体嗜碱性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情况,进而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容易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结论:山银花当中所含有的有效药用成分种类比金银花要多,但是利用山银花所制成的药物具有较高的致敏性,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已开发的金银花保健品有:金银花茶、金银花饮料、金银花露、金银花牙膏等含有金银花成份的系列化产品,从金银花的提取物绿原酸在国际化妆品市场上供不应求。长期饮用金银花茶有防感冒、降脂减肥、延缓衷老及滋润皮肤等功效。
【树形金银花】金银花苗木是以传统金银花为母本培育的树形金银花苗木,经过多年的连续选育、淘汰,最终培育出的一种性状表现优异、遗传性稳定的新品种。是国内金银花品种中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寿命长达40年。树形四季金银花苗木,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开花早,花期长,质量优,产量高,栽植当年每亩产干花20-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150公斤以上,年收益在万元以上。
因金银花对土壤、气候要求不高,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
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特点:从形态上“金花三号”与传统金银花品种比较,把传统藤本金银花培育成树型金银花,叶大、厚、顶部尖,毛多。花大、金银花花壁厚,毛长约0.22厘米。花针多数一雌五雄;花长一般5.2-6.1厘米,最长6.6厘米,金银花千针鲜花重322克(大毛花120.4克,鸡爪花104克)。徒长枝少,大多裸芽也为短花枝,大水大肥也不徒长枝蔓;节间短,多数金银花从第一节间开花,直立度与地面成45度角;生长快,50天可长到0.5厘米粗;采收省工,“金花3号”金银花产量是传统金银花品种的2倍。金银花“金花三号”具有极高的经济性状,花蕾硕大,花针长比亲本大1倍,花瓣厚度是亲本的2.17倍,千蕾鲜花重是亲本的2.19倍,千蕾干花重是亲本的1.79倍,金银花花蕾中绿原酸含量等有效成分比亲本大幅提高30%. 金银花“金花3号”除表现出高产、优质等经济性状外,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茎叶粗大,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强,茎叶绒毛粗硬而长,尤其金银花幼叶绒毛粗长,极抗忍冬圆尾蚜,叶片蜡质层厚而多,根系发达,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能力。杨凌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金银花新品种---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获得陕西省省级林木良种认定。
内容简介
“农民科普丛书”共8个书系55《园林苗木标准化生产技术》目,每本7万字左右,共390多万字,可谓门类齐全,洋洋大观!这套丛书以服务农民为主要对象,以农村经济和农民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为重点,紧扣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在编著方法上,他们组织动员省内100多名知名农业科技人员和科普专家执笔撰稿,紧紧围绕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坚持贴近农业生产、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农民需要,全面、系统、分类著述农业先进适用技术,采取《园林苗木标准化生产技术》介绍一种技术,力求深入浅出、删繁就简、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基本做到了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既针对了农业特点,也符合农民的阅读理解水平。无论是从全书编著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前瞻性,还是从全书编著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逻辑性,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有很强的创新性,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大大丰富了当前我省“三农”读物知识宝库。
希望广大农民兄弟以这套图书为基本读物,大力开展学科学、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活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也希望科技行政部门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切实加强科普读物的创作,进而促进科学普及,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组织编写更多更好的科普读物,为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更大的贡献。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