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能避免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泵输出的机油油压过高而对发动机造成冲击。
《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泵,所述机油泵包括:限压阀和泵主体,所述泵主体具有高压油腔、低压油腔、反馈油道和与所述高压油腔连通的出油道,所述限压阀包括:限压阀芯、弹性件和阀筒,所述限压阀芯包括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杆,所述第一阀芯盘和所述第二阀芯盘分别同轴设置在所述阀杆的两端,所述第一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所述阀筒具有内径与所述第一阀芯盘外径相匹配的第一容纳筒和内径与所述第二阀芯盘外径相匹配的第二容纳筒,所述第一容纳筒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纳筒的一端同轴连通,所述第二容纳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高压油腔连通的高压油口和与所述低压油腔连通的低压油口,所述反馈油道与所述第一容纳筒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限压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阀筒内,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筒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盘相抵,所述高压油口与所述第一阀芯盘、所述第二阀芯盘和所述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在所述阀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二阀芯盘位于所述低压油口与所述高压油口之间。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主体包括:泵壳和设置在所述泵壳内的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内转子、与内转子啮合的外转子和泵轴,所述外转子套装在所述内转子上,所述内转子与所述泵轴传动连接,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被配置为将所述低压油腔内的机油输送至所述高压油腔。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设于所述泵主体外部的链轮,所述链轮与所述泵轴传动连接。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罩设所述链轮的链轮罩盖,所述链轮罩盖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主体的外壁上。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链轮上设有减重孔。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入油口与所述出油道连通,所述安全阀的泄油口与所述低压油腔连通。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馈油道上设有排泄口。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泄口内设有碗形塞。
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泵主体上设有机油收集器连接口,所述机油收集器连接口与所述低压油腔连通。
另一方面,《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如前文所述的机油泵,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的主油道与所述反馈油道连通。
《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中限压阀的限压阀芯具有径向截面积不同的第一阀芯盘和第二阀芯盘,且第一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由于第一阀芯盘和第二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不同,在相同压强下,第二阀芯盘受到的压力会大于第一阀芯盘受到的压力,当机油泵的高压油腔内的机油进入高压油口与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后,若高压油腔内的机油压力达到一定值,第二阀芯盘受到的压力和第一阀芯盘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足以推动限压阀芯在阀筒内移动,实现机油泵的高压油腔输出的机油控制限压阀泄压的目的。并且,机油泵的高压油腔与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第二阀芯盘位于低压油口与高压油口之间。当反馈油道中的机油的压力过高时,反馈油道中的机油也可以推动限压阀芯滑动,使低压油口也与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从而使得低压油口与高压油口连通,实现高压油腔向低压油腔泄油的目的,由于反馈油道与发动机的主油道连通,因此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也可以控制限压阀泄压。通过机油泵的高压油腔输出的机油和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共同控制限压阀泄压,能避免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泵输出的机油油压过高而对发动机造成冲击。
机油泵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其为发动机提供一定流量的机油,以保证发动机内各个需要机油润滑的零部件正常工作。机油泵的排油量通常由发动机的用油需求决定。机油泵排油量和油压过低会导致发动机工作时的摩擦过大,使发动机性能下降。而机油泵排油量和油压过高不仅会造成功耗和油耗的增大,还会对发动机、特别是发动机内的密封部件造成冲击,不利于发动机的工作。
通过反馈控制方式控制机油泵输出的排油量和油压。反馈控制方式为在机油泵内设置限压阀,限压阀与发动机的主油道连通。当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油压过高时,发动机主油道内的机油会推动限压阀的活塞滑动,使机油泵的高压油腔与低压油腔连通,让机油泵的高压油腔内的机油泄入低压油腔,从而使得从机油泵的高压油输出至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油压降低。
在实现《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2018年11月8日以前的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2018年11月8日以前的机油泵的限压阀仅由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控制。因此相对于发动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发动机在刚启动急需机油润滑时,机油泵会增大机油排量,使机油泵的高压油腔输出的油压过高。由于限压阀仅由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控制,待高压油腔输出的机油至发动机的主油道后,才能对限压阀作用,而此时高压的机油已进入发动机内,容易对发动机造成冲击,不利于发动机的工作。
图1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前壳体的剖视图;
图5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压阀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主体的剖视图;
图8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俯视图;
图9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机油泵的剖视图;
图10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主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限压阀,10-弹性件,11-第一阀芯盘,12-第二阀芯盘,13-阀杆,14-第一容纳筒,15-第二容纳筒,16-低压油口,17-高压油口,2-泵主体,21-出油道,22-反馈油道,220-反馈油口,23-反馈油道连接通道,24-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5-高压油腔,26-低压油腔,31-内转子,32-外转子,33-泵轴,4-安全阀,5-链轮,51-减重孔,6-链轮罩盖,7-定位销孔,8-安装孔。
|
|
|
|
|
机油泵的作用是把机油送到发动机各摩擦部位,使机油在润滑路中循环,以保证发动机得到良好的润滑。机油泵多为齿轮泵,它由齿轮泵体等组成。当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带动泵体的主动齿轮转动。齿轮甩动机油沿泵体内壁从...
你好亲,现在维修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是更换,至于价格应该看看是什么车子,不同的车价格不一样
机油泵的使用是将油底壳里的机油压送到滤清器,并使机油经过滤清器后仍能可靠地输送到各个润滑油道和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不断地工作,保证机油在润滑油路中不断循环。如果损坏了,就有可能出...
《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
1.一种机油泵,所述机油泵包括:限压阀(1)和泵主体(2),所述泵主体(2)具有高压油腔(25)、低压油腔(26)、反馈油道(22)和与所述高压油腔(25)连通的出油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压阀(1)包括:限压阀芯、弹性件(10)和阀筒,所述限压阀芯包括第一阀芯盘(11)、第二阀芯盘(12)和阀杆(13),所述第一阀芯盘(11)和所述第二阀芯盘(12)分别同轴设置在所述阀杆(13)的两端,所述第一阀芯盘(11)的径向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阀芯盘(12)的径向截面积,所述阀筒具有内径与所述第一阀芯盘(11)外径相匹配的第一容纳筒(14)和内径与所述第二阀芯盘(12)外径相匹配的第二容纳筒(15),所述第一容纳筒(1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容纳筒(15)的一端同轴连通,所述第二容纳筒(15)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高压油腔(25)连通的高压油口(17)和与所述低压油腔(26)连通的低压油口(16),所述反馈油道(22)与所述第一容纳筒(14)的另一端连通,所述限压阀芯滑动设置在所述阀筒内,所述弹性件(1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筒(15)内,所述弹性件(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筒(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弹性件(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盘(12)相抵,所述高压油口(17)与所述第一阀芯盘(11)、所述第二阀芯盘(12)和所述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在所述阀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二阀芯盘(12)位于所述低压油口(16)与所述高压油口(1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2)包括:泵壳和设置在所述泵壳内的泵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内转子(31)、与内转子(31)啮合的外转子(32)和泵轴(33),所述外转子(32)套装在所述内转子(31)上,所述内转子(31)与所述泵轴(33)传动连接,所述内转子(31)和所述外转子(32)被配置为将所述低压油腔(26)内的机油输送至所述高压油腔(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还包括设于所述泵主体(2)外部的链轮(5),所述链轮(5)与所述泵轴(3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还包括罩设所述链轮(5)的链轮罩盖(6),所述链轮罩盖(6)固定设置在所述泵主体(2)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5)上设有减重孔(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还包括安全阀(4),所述安全阀(4)的入油口与所述出油道(21)连通,所述安全阀(4)的泄油口与所述低压油腔(26)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油道(22)上设有排泄口(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口(23)内设有碗形塞。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主体(2)上设有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所述机油收集器连接口与所述低压油腔(26)连通。
10.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泵,所述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的主油道与所述反馈油道(22)连通。
图1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机油泵为转子式机油泵,包括:限压阀1和泵主体2。限压阀1固定在泵主体2上。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中,限压阀1设置在泵主体2上,可以使机油泵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安装空间。
图2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如图2所示,泵主体2具有高压油腔25、低压油腔26、反馈油道22和与高压油腔25连通的出油道21。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泵主体2包括泵壳。泵壳包括前壳体2a和后壳体2b,前壳体2a与后壳体2b可以通过紧固件例如内六角螺栓固定连接。
图3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高压油腔25和低压油腔26位于前壳体2a上,且高压油腔25和低压油腔26间隔布置互不连通。机油泵工作时,将低压油腔26内的机油加压转移至高压油腔25,高压油腔25内的高压机油则可以通过出油道21将机油输出至发动机的主油道处。
图4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前壳体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限压阀1包括:限压阀芯、弹性件10和阀筒。限压阀芯包括第一阀芯盘11、第二阀芯盘12和阀杆13,第一阀芯盘11和第二阀芯盘12分别同轴设置在阀杆13的两端,第一阀芯盘11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阀芯盘12的径向截面积。其中,阀筒具有内径与第一阀芯盘11外径相同的第一容纳筒14和内径与第二阀芯盘12外径相同的第二容纳筒15,第一容纳筒14的一端和第二容纳筒15的一端同轴连通。
图5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限压阀的工作原理图,结合图5,第二容纳筒15的外壁上设有与高压油腔25连通的高压油口17和与低压油腔26连通的低压油口16,反馈油道22与第一容纳筒14的另一端连通,并且反馈油道22中的机油作用在第一阀芯盘11的端部。在该实施例中,限压阀芯滑动设置在阀筒内,弹性件10设置在第二容纳筒15内,弹性件10的一端与第二容纳筒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弹性件10的另一端与第二阀芯盘12相抵,高压油口17与第一阀芯盘11、第二阀芯盘12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在阀筒的轴向上第二阀芯盘12位于低压油口16与高压油口17之间。
其中,弹性件10可以是弹簧或其他弹性回复件,《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在此不做限制。
《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中限压阀的限压阀芯具有径向截面积不同的第一阀芯盘和第二阀芯盘,且第一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由于第一阀芯盘和第二阀芯盘的径向截面积不同,在相同压强下,第二阀芯盘受到的压力会大于第一阀芯盘受到的压力,当机油泵的高压油腔内的机油进入高压油口与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后,若高压油腔内的机油压力达到一定值,第二阀芯盘受到的压力和第一阀芯盘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足以推动限压阀芯在阀筒内移动,实现机油泵的高压油腔输出的机油控制限压阀泄压的目的。并且,机油泵的高压油腔与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第二阀芯盘位于低压油口与高压油口之间。当反馈油道中的机油的压力过高时,反馈油道中的机油也可以推动限压阀芯滑动,使低压油口也与第一阀芯盘、第二阀芯盘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连通,从而使得低压油口与高压油口连通,实现高压油腔向低压油腔泄油的目的,由于反馈油道与发动机的主油道连通,因此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也可以控制限压阀泄压。通过机油泵的高压油腔输出的机油和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共同控制限压阀泄压,能避免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泵输出的机油油压过高而对发动机造成冲击。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限压阀1固定在前壳体2a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限压阀1也可以固定在后壳体2b上。此外,高压油腔25、低压油腔26、反馈油道22和出油道21的布置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例如布置在后壳体2b上,只要满足与限位阀1的连接关系即可。
可选地,泵主体2包括用于安装在外部结构上的安装结构,例如,位于泵壳上的安装孔8以及固定螺栓。可以通过位于安装孔8内的固定螺栓将泵主体2固定在例如框架、平衡轴壳体等外部结构上。
可选地,泵主体2还包括固定在泵壳上的定位结构。示例性地,定位结构可以为定位销孔。在《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中,机油泵固定安装在框架、平衡轴壳体上,且框架、平衡轴壳体设有定位销孔,相应地,如图1所示,机油泵的后壳体2b上也设有定位销孔7,在机油泵安装定位时,使用销轴穿过泵壳上的定位销孔7与安装板或安装架上的定位销孔,以实现机油泵的安装定位。
图6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主体的剖视图。如图6、7所示,机油泵还包括位于泵壳内部的泵组件。在该实施例中,泵组件包括:内转子31、与内转子31啮合的外转子32和泵轴33,外转子32套装在内转子31上,内转子31与泵轴33传动连接,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被配置为将低压油腔26内的机油输送至高压油腔25。
示例性地,《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中,机油泵的内转子31可以有6个的凸齿,外转子32的凹齿数则比内转子31的凸齿数多一个,这样使得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同向而不同步的旋转。并且内转子31转到任何角度时,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间均能形成6个空间,随着内转子31的转动,这6个空间的容积是不断变化的。机油从低压油腔26进入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形成的空间后会随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转动。这样,随着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不断旋转,机油就不断地从低压油腔26转移至高压油腔25,并通过与高压油腔25连通的出油道21输送至发动机。从而实现将机油输送至发动机的主油道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转子和外转子的齿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图8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俯视图,图9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机油泵的剖视图。如图8、9所示,机油泵还包括设于泵壳外部的链轮5,链轮5与泵轴33传动连接。其中,发动机的曲轴通过链传动带动链轮5转动,链轮5则通过泵轴33带动内转子31,使内转子31驱动外转子32,从而将机油不断地从低压油腔26转移至高压油腔25,实现将机油输送至发动机的主油道的目的。
如图8所示,机油泵链轮5还包括罩设链轮5的链轮罩盖6,链轮罩盖6固定设置在泵壳的外壁上。设置链轮罩盖6用于保护链轮5,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延缓链轮5转动产生气泡的扩散。
如图9所示,链轮5上设有减重孔51。设置减重孔51使得链轮5更加轻量化,方便使用。
如图9所示,反馈油道22上设有反馈油道连接通道23。其中,反馈油道连接通道23通过堵塞封堵,堵塞可以是碗形塞,碗形塞可以良好地实现与反馈油道22圆孔的密封配合,避免出现泄漏。该实施例中,反馈油道22设置在泵壳上,使得机油泵的结构更加紧凑,且节省了为润滑系统铸造油道的成本。
图10是《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主视图。结合图7、10,机油泵还包括安全阀4,安全阀4的入油口与出油道21连通,安全阀4的泄油口与低压油腔26连通。如图7所示,安全阀4的阀芯为球状阀芯,球状阀芯与安全阀4的入油口接触紧密且无缝隙,可以有效防止机油从安全阀4处泄漏,安全阀4内还设有阀芯弹簧,阀芯弹簧用于抵住球状阀芯,当从入油口流入的机油推动球状阀芯向阀芯弹簧施加的压力足以推动阀芯弹簧移动时,安全阀4开始泄油并将机油泄入机油泵的低压油腔26内。《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在机油泵的出油道21设置安全阀4可保证机油泵的高压油腔25输出的机油压力不超过安全限压,保证机油泵和发动机得以安全工作。其中,为避免安全阀4先于限压阀1排泄机油而影响限压阀1的正常使用,安全阀4的泄油压力可以设置为不小于限压阀1的泄油压力。该实施例中,安装阀4设置在机油泵的泵壳上,使机油泵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如图1、10所示,泵主体2上设有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6与低压油腔26连通。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用于连接机油收集器,机油收集器可以将机油箱内的机油抽吸至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并通过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流入低压油腔26。其中,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为标准化设计的连接口,在后续发动机升级后,直接通过调整机油收集器连接尺寸,即可将机油收集器安装在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上,保证机油泵的通用化。
下面简单描述《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机油收集器安装在机油收集器连接口24上,并将机油收集器通入机油箱内,以待机油泵工作时吸取机油;然后,启动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机油泵的曲轴通过链传动带动链轮5转动,并由链轮5带动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一起转动,此时机油收集器将机箱内的机油吸取至低压油腔26,在内转子31和外转子32的驱动下机油不断地从低压油腔26转移至高压油腔25,完成加压过程;加压完成后,一方面,机油从出油道流向发动机的主油道为发动机润滑,另一方面高压油腔25内的机油通过高压油口17流入高压油口17与第一阀芯盘11、第二阀芯盘12和阀筒围成的环形空间内(如图4所示)。此时若高压油腔25内的机油压力达到一定值,第二阀芯盘12受到的压力和第一阀芯盘11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足以推动限压阀芯在阀筒内移动并压缩弹性件,使高压油口17和低压油口16同时位于环形空间,从而实现将机油从高压油腔25向低压油腔26泄油的目的;此时若第二阀芯盘12受到的压力和第一阀芯盘11受到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不足以推动限压阀芯在阀筒内移动,则限压阀不动作。同时发动机的主油道与反馈油道22连通,因此进入到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也会通过反馈油道22回流至机油泵,如图1所示,机油从机油泵顶部反馈油道22开始进入机油泵,然后流入机油泵底部并通过机油泵底部的反馈油道22改变流动方向,最后通过反馈油道22与限压阀1的反馈油口(如图3所示)220,进入限压阀1的第一容纳筒14内,此时若反馈油道22内的机油压力达到一定值且足以推动限压阀芯在阀筒内移动,使高压油口17和低压油口16同时位于环形空间,从而实现将机油从高压油腔25向低压油腔26泄油的目的;此时反馈油道22内的机油压力不足以推动限压阀芯在阀筒内移动,则限压阀不动作。通过机油泵的高压油腔25输出的机油和发动机的主油道的机油共同控制限压阀1泄压,能避免发动机启动时,机油泵输出的机油油压过高而对发动机造成冲击。
《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该发动机润滑系统包括如前文所述的机油泵。其中,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发动机的主油道与机油泵的反馈油道连通。
2021年8月16日,《机油泵及发动机润滑系统》获得安徽省第八届专利奖金奖。 2100433B
78 78 第 9章 发动机润滑系统拆装与检测实训 9.1 实训内容 1.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部件拆装检测 2.润滑油路分析 3.汽车发动机常用润滑油识别 9.2 实训目的与要求 1.学会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拆装与检查 2.学会分析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3.了解汽车发动机常用润滑油牌号 9.3 实训器材 1.汽车发动机 1 台 2.发动机拆装架 1台 3.汽车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 1 套,专用拆装工具 1 套 4.零部件存放台、盆各 1个 5.机油壶、润滑油、棉纱等 6.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示教板 1 块 7.汽车发动机常用润滑油样品 1 套(含汽油机机油与柴油机机油 各种牌号) 8.发动机拆装实训录像片及相 关的教学挂图等 9.多媒体教室 1 间 9.4 实训时间及组织安排 1.实训时间: 3 学时 2.组织安排:每 5~6 人一组, 由实验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拆 装和检
机油泵的功用是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机油。
机油泵结构形式可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又分内接齿轮式和外接齿轮式,一般把后者称为齿轮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的优点是效率高,功率损失小,工作可靠;缺点是需要中间传动机构,制造成本相应较高。国产桑塔纳、捷达和奥迪等轿车都采用齿 轮泵。
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也称内接齿轮泵,其工作原理与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或齿轮式机油泵相同。内接齿轮泵的结构。其外齿轮是主动齿轮,套在曲轴前端,通过花键由曲轴直接驱动。内接齿轮是从动齿轮,装在机油泵体内,泵体固定在机体前端。 因为内接齿轮泵由曲轴直接驱动,无需中间传动机构,所以零件数量少,制造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使用范围广。但是这种机油泵在内、外齿轮之间有一处无用的空间,使机油泵的泵油效率降低。另外,如果曲轴前端轴颈太粗,机油泵外形尺寸随之增大,发动机驱动机油泵的功率损失也相应有所增加。
转子式机油泵主要由内、外转子,机油泵体及机油泵盖等零件组成。内转子固定在机油泵传动轴上,外转子自由地安装在泵体内,并与内转子啮合转动。内、外转子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转子式机油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供油量大,供油均匀,噪声小,吸油真空度较高.
机油泵必须在发动机各种转速下都能供给足够数量的机油,以维持足够的机油压力,保证发动机的润滑。机油泵的供油量与其转速有关,而机油泵的转速又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因此,在设计机油泵时,都是使其在低速时有足够大的供油量。但是,在高速时机油泵的供油量明显偏大,机油压力也显著偏高。另外,在发动机冷起动时,机油黏度大,流动性差,机油压力也会大幅度升高。为了防止油压过高,在润滑油路中设置安全阀或限压阀。一般安全阀装在机油泵或机体的主油道上。当安全阀安装在机油泵上时,如果油压达到规定值,安全阀开启,多余的机油返回机油泵进口。如果安全阀安装在主油道上,则当油压达到规定值时,多余的机油经过安全阀流回油底壳。
机油滤清器的功用是滤除机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机油氧化物。如果这些杂质随同机油进入润滑系统,将加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还可能堵塞油管或油道.
机油滤清的方式有两种:全流式和分流式。全流式机油滤清器串联于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因此全部机油都经过它滤清。目前在轿车上普遍采用全流式机油滤清器.
现代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全流式滤清器多为过滤式。机油从纸滤芯的外围进入滤清器中心,然后经出油口流进机体主油道。机油流过滤芯时杂质被截留在滤芯上。如果滤清器使用时间达到了更换周期,就把整个滤清器拆下扔掉换上新滤清器。纸滤芯由经过酚醛树脂处理的微孔滤纸制造,这种滤纸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湿性。纸滤芯则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滤清效果好、阻力小和成本低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油滤清器的滤芯还可以采用其他纤维滤清材料制作。
分流式机油细滤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类型。过滤式存在着滤清能力与通过能力的矛盾,而离心式则有滤清能力高,通过能力大,且不受沉淀物影响等优点。因此,车用发动机多以离心式机油滤清器作为分流式机油细滤
增强发动机的润滑性能,避免发动机磨损,以养代修。
定期更换发动机油,最好不要添加机油,如果长期添加机油,会使发动机内部油污积炭越积越多,堵塞机油集滤器,造成发动机运动部件得不到润滑而严重损坏发动机机件。
对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只要能做好定期维护工作,不仅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其产品已用于汽车、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泵类产品已形成了柴油机/汽油机机油泵、机械及电控变排量机油泵、燃油输油泵、变速箱液压泵、冷却水泵,共计200多个品种。产品及年生产能力机油泵: 500万台,输油泵: 50万台,液压工程泵: 10万台,精密齿轮: 600万台,黑色铸造10000吨,有色铸件: 8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