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机构类别 | 研究中心 |
---|---|---|---|
所属单位 | 教育部 | 依托单位 | 合肥工业大学 |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国家重点学科的其中四个研究方向:光伏系统技术、复合能源系统、特种电源技术、电力传动技术,挂靠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研究中心下辖三个研究所和一个产业化基地: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新型电气传动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分布式发电及用户电力技术研究所、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由合肥工业大学和北京自动化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新技术股份制企业)。
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分管校长任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其职责是协调解决工程研究中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理事单位由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京合绿能电子有限公司等投资方组成。理事会是研究工程中心的决策机构,负责审议其重大事项。工程研究中心在"合肥工业大学重点科研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专家技术委员会由国内光伏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是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咨询机构。研究所是科研及试验的基地,其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心确定的研究方向,把握市场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公司是产业化基地,负责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
中心下辖4个研究所,4个产业化基地,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一个一级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博士点,7个硕士授权点,教授24名,博导18名,外籍学术大师及专家10名,副教授、博士及以下科研人员84名。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973、863、重点基金等国家及地方科技项目5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委托项目300余项。中心在太阳能电池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配套装置研发、能量转换技术与装置的研究开发、光伏系统专用高效配套装置的研究开发、风能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风-光-柴-蓄复合能源发电技术及并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功率高压节能技术与关键控制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各类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品及其配套生产工艺、生产用测试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有一大批的科技成果成功地进行了转化,在国内的许多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能技术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区别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偏重理论研究,工程中心偏重工程应用,两者严格来说不好比较。一般认为,同级别的重点实验室含金量大于工程...
光伏系统的组成(按顺序串起来):1. 光伏组件2. 光伏组件支架3. 光伏直流线缆4. 光伏线缆槽5. 直流汇流箱6. 直流汇流柜7. 逆变器8. 交流输出线缆(及线缆槽)9. 交流配电箱(或交流配电...
光伏工程一个新兴的行业,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光伏系统工程师。有光伏工程方面的工作经验,懂得集成技术就是一名合格的光伏系统工程师,如果要考职称的话,建议报考电气工程师或机电安装建造师。最简单的方式:通过...
光伏系统设计与工程培训—光伏系统汇线箱设计
本文介绍了基于清华大学组建的建筑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及研究方向。中心的研究内容从基础的建筑节能国情与战略研究到解决相关问题的节能技术研究,产学研相结合,并注重中心国内外交流和中心研究成果宣传,具有较高的国内外影响力。
生态水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研究中心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
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2007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立项建设。2007年11月29日,疏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隆重举行。2011年11月23日,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验收。该中心同时是“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疏浚研究基地。疏浚工程中心位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疏浚工程研究中心是在教育部“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中荷水利教育与科研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主持实验室建设项目、水利部“948”计划,以及水利、交通行业委托重大科研项目的共同支持下,历经“十五”、“十一五”艰难创业建成的。
实验室拥有3000平米的实验研发场地,研究设备总值约1300万元,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和良好的实验条件。工程中心现有正高职称人员18名,副高职称人员37名,中级职称人员29名,实验人员4名,在校博士生17名。
内容简介
《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全面展示了光伏系统工程设计基础,能够帮助工程师理解与光伏系统设计相关的电气、机械、经济和审美方面的理念、原因和方法。在《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前两版受到普遍欢迎的情况下,可敬的作者RogerA.Messenger和Jerry Ventre又调查了光伏产业的显著增长态势和新思想,将上一版出版以来所获得的系统设计与安装经验纳入本版之中。《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为读者提供了光伏系统设计方面的知识,可使工程师在需要进行工程性判断时,能够基于对各种参数的清晰理解,做出明智决定。与许多设计安装手册只培训读者如何做出设计决策但不讲原因相比,《光伏系统工程(原书第3版)》的这个目标完全不同。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