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机械原理第2版 | 作 者 | 高志、殷勇辉、章兰珠 |
---|---|---|---|
ISBN | 9787562840701 | 页 数 | 300页 |
定 价 | 39.5元 | 出版社 |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5年1月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16开 |
第一篇 总论
1 绪论
1.1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
1.2 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研究内容及学习方法
1.3 机械原理学科发展及机械工业展望
思考题
第二篇 机构的组成和分析
2 机构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2.1 机构的组成
2.2 机构运动简图
2.3 机构的自由度及其计算
2.4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思考题与习题
3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3.2 速度瞬心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3.3 整体运动分析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3.4 杆组法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3.5 典型题解析
思考题与习题
4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
4.1 机构力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4.2 作用在机构上的力
4.3 杆组法在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4.4 运动副中的摩擦和自锁
4.5 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4.6 机械的效率与自锁
4.7 典型题解析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篇 常用机构及其设计
5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5.1 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5.2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5.3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5.4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5.5 多杆机构的应用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
6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6.1 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6.2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
6.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4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7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7.1 齿轮机构的应用、特点与分类
7.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与齿轮的齿廓曲线
7.3 渐开线齿廓
7.4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
7.5 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
7.6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7.7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7.8 变位齿轮传动
7.9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7.10 蜗杆传动机构
7.11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7.12 典型题解析
思考题与习题
8 齿轮系及其设计
8.1 齿轮系及其分类
8.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8.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8.4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8.5 轮系的功用
8.6 轮系的设计
8.7 其他行星传动简介
思考题与习题
9 其他常用机构
9.1 间歇运动机构
9.2 万向联轴节机构
9.3 螺旋机构
思考题与习题
第四篇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
10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0.1 概述
10.2 机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10.3 机械系统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10.4 机械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思考题与习题
11 机械的平衡
11.1 机械平衡的目的、分类与方法
11.2 刚性转子平衡的原理与方法
11.3 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
11.4 平面机构的平衡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五篇 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12 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12.1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
12.2 执行机构的功能原理设计
12.3 执行机构的运动规律设计
12.4 执行机构的型式设计
12.5 执行机构的运动协调设计
12.6 原动机的选择
12.7 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12.8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评价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 渐开线函数invαx 表
参考文献2100433B
《机械原理第2版》是机械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全书以培养现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重点。全书内容分为五篇,一、:总论,二、:机构的组成和分析,三、:常用机构及其设计,四、:机械系统的动力学,五、: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机械原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PPT中可以插入多种动态文件,比如:电影类的AVI、MPG文件,动态的GIF文件均可插入。制作PPT前,需要将这些文件做好后再插入就可以了。象一些机械上的线条的一些动作,我想最简单的就是制作GIF文件...
电脑雕刻(雕刻机)是手工雕刻的发展,使得雕刻效率越发的提高,而且质量完全没有下降,所以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购雕刻机,以此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手工雕刻是一种原始工匠型的劳动,它是雕刻师“高智能和高...
原理:就像汽车一样,大多数缝纫机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汽车的核心是内燃机引擎,缝纫机的核心是线圈缝合系统。 线圈缝合方法与普通手工缝纫差异很大。在最简单的手工缝合中,缝纫者在针尾端的小眼中系上一根线,...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
南航机械原理课件第4章-1
《机械原理(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全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概述,平面连杆机构的分析与设计,凸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齿轮机构的分析与设计,机械系统动力性能分析与飞轮设计,机械运动方案与创新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示例,平面机构分析与设计系统(MAD),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选。
《机械原理(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原面向 21世纪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并融合机构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修订而成的立体化的机械原理教材。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一体化培养;运用可视化技术展示解析法和图解法的各自优势和特点;引入科研成果更新了传统教学内容。文字教材和软件教材的内容力求少而精,并在注意讲清重点和难点的同时,增加了工程技术人员实用的理论、方法、设计软件或设计资料,以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和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本教材的基本内容有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连杆、凸轮、齿轮机构及其设计,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的平衡,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在重点章节之后附有习题,以利学习。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机械原理(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第一章 绪论
1-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作用
1-3机械原理多媒体教材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和综合
2-1结构分析和综合的基本内容
2-2机构的组成及其运动简图的绘制
2-3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2-5平面机构的结构综合
习题
第三章 连杆机构分析和设计
3-1概述
3-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
3-3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及几个基本概念
3-4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3-5平面连杆机构的力分析和机械效率
3-6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3-7空间连杆机构与机器人机构
习题
第四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4-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4-2从动件运动规律及其选择
4-3按预定运动规律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4-4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4-5空间凸轮机构简介
习题
第五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5-1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5-2瞬时传动比与齿廓曲线
5-3渐开线和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
5-4渐开线圆柱齿轮及其基本齿廓
5-5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原理
5-6渐开线齿轮加工中的几个问题
5-7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计算
5-8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
5-9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5-10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5-11蜗杆蜗轮传动
5-12圆锥齿轮传动
习题
第六章 轮系及其设计
6-1轮系的类型和应用
6-2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6-3行星轮系的效率
6-4行星轮系的设计
6-5其他行星传动简介
习题
第七章 其他常用机构
7-1棘轮机构
7-2槽轮机构
7-3不完全齿轮机构
7-4万向联轴器
7-5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习题
第八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8-1概述
8-2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
8-3在已知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
8-4机械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
习题
第九章 机械的平衡
9-1概述
9-2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及动平衡
9-3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及平衡精度
9-4挠性转子动平衡简介
9-5平面机构平衡简介
习题
第十章 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10-1概述
10-2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原则
10-3原动机、传动机构及减速器的选择
10-4机构的运动协调及运动循环图
10-5机械运动方案拟定及评价
10-6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实例
10-7机构的创新设计
习题
附录Ⅰ常用Ⅱ级杆组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数学模型
附录Ⅱ位移矩阵与坐标变换
附录Ⅲ渐开线函数表(inva=tana-a)
参考文献
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根据新世纪高等工科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想和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在总结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融合了我们在机构学方面的科研成果,编写了这套立体化的机械原理教材(含文字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软件光盘以及课程设计等多种辅助教材)。
为贯彻以"设计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在本次修订中,对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作了一些调整;对"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中的设计理论与软件的实现方法、"齿轮机构及其设计"中的变位系数选择方法及设计应用、"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中的基本理论和计算实例,以及"机械的运动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中的基本内容等均进行了适当的加强、完善和提高。概括起来说,经过本次修订后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本教材在阐述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不仅强调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还注意促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具体工程对象思考和研究问题。在教材的配套软件中能让学生自主地改变参数生成各种他们未曾见过的"真实"机构模型,启发他们思考和总结,以探索新的设计方法,提高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