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江西省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实施办法 | 地 区 | 江西省 |
---|---|---|---|
对 象 | 园林绿化企业 | 目 的 | 规范我省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 |
本办法从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一、
二、本办法所指园林绿化企业是指从事各类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盆景、草坪生产、养护和经营,提供有关园林绿化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业务的所有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联营及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上述企业均应纳入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范围,进行资质核定。
三、企业资质是指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工程设备、资金及效益情况、承包经营能力和建设业绩等。
四、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等级按一、二、三级设置。企业资质标准和经营范围按建设部《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建城[2006]122号)的要求执行。
五、省建设厅负责全省园林绿化二级、三级企业资质的审批和管理工作。园林绿化一级企业资质由省建设厅进行初审,并将初审意见和企业申请材料报建设部,由建设部审批、发证。
六、省建设厅负责园林绿化二级、三级企业资质的审批。设区市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或有关省级专业主管部门和单位)负责园林绿化二级、三级企业资质的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企业申请材料报省建设厅。
七、园林绿化企业申请资质,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先向企业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申请,经设区市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建设厅。
在省工商注册且无主管部门的企业,一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向企业所在地的设区市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申请并经其审核后报省建设厅。
省级专业部门或单位直接管理的企业,可向该省级专业主管部门或单位申请并经其审核后报省建设厅。
八、新设立的园林绿化企业,其资质等级原则上按照最低等级(三级)申请和核定。
九、申请核定园林绿化二级、三级资质的企业,需报送《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附件材料一套以及申请材料的原件。提交的材料如下:
1、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申请表所填内容须为打印件,并附EXCEL电子版);
2、企业工商登记的企业执照、验资证明和企业章程;
3、企业原资质证书正、副本;
4、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经劳动部门鉴定的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保的证明单;
5、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经劳动部门鉴定的劳动合同;
6、企业项目经理的证明材料;
7、企业资质申请表中所列的中级以上技术工人岗位证书、身份证、经劳动部门鉴定的劳动合同;
8、申请表所列的设施、设备的证明材料;
9、企业办公场所和苗圃生产培育基地土地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
10、申请表所列的工程项目业绩材料的证明资料;
11、由具有资格的审计事务所或会计事务所出具三年的企业财务审计报告,企业近三年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新申请的企业须提交上述1、2、4、5、6、7、8、9条所列资料。申请升级的企业须提供1--11条所列资料。
十、企业的申请材料应当齐全,手续完备。出现材料不全、申请表填报不规范、盖章或印鉴不全等情况的,可不予受理。
十一、资质申请人应交验原件,存复印件,并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负责审核的主管部门应当对附件材料原件进行核验,确认企业填写的《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各项内容和附件材料、原件相符,并在附件材料的复印件上加盖核对印章。负责审核的主管部门应当对申报企业资质条件进行实地考查,对其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审核责任。
十二、附件材料的纸张大小统一使用A4型纸张。
附件材料应按顺序分三部分装订。其中第一部分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资质证书正、副本(升级企业),企业章程,法定代表人、技术、财务、经营负责人资料,财务及统计,场所证明等资料;第二部分为代表性工程合同及质量安全资料(升级企业),施工机械、质量检测设备等资料;第三部分为项目经理、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等企业人员资料。
十三、获得新资质的企业均设定二年的试行期。期满申请试行资质转正的,除提供第九条1-9项所要求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1、企业有职称工程技术、经济人员增加和减少名单明细表及职称证书、学历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或参加社保的凭据及有关人事证明;
2、企业技术设备增加和减少情况明细表及相关证明;
3、试行期间承担过的主要园林绿化项目及相关证明;
4、由具有资格的审计事务所或会计事务所出具的二年的企业财务审计报告,企业二年的财务决算年报表。
十四、试行企业经验收合格的,转为正式等级。验收不合格的延长试行期或吊销企业资质。
十五、凡具有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的企业,必须接受审批发证机关对其经营管理情况的动态考核,并自觉接受各级城市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的检查、督促、指导。
十六、省建设厅有权对所有企业申请材料、各级资质审核部门的材料进行检查。
十七、对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许可申请,自省建设厅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需要申请人对资质申请材料进行补正或说明的,应当当场或五日内告知申请人补正材料或进行说明,受理之日为收到补正或说明之日,逾期不告知的即为受理。
十八、对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依法及时进行评审并提出评审意见,及时作出行政许可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
十九、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其中二级、三级资质证书由省建设厅统一印制。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证书有效期三年,园林绿化企业应在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延续申请。
二十、由于企业改制,或者企业分立、合并后组建设立的企业,其资质等级根据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按照本办法的审批程序核定。
对企业改制,或者企业分立、合并后组建设立的园林绿化企业申请资质,除提供第九条所要求的证明和资料外,还应当提供如下说明或证明:新企业与原企业的产权关系、资本构成及资产负债情况;会计师事务所的验资证明,其中国有企业还需出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核准文件;新企业与原企业的人员、内部组织机构的分立与合并情况;工程业绩的分割、合并情况等。
二十一、园林绿化企业的名称、地址、经济类型、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向设区市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或有关省级专业主管部门和单位)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后,持原资质证书和已变更的营业执照、企业章程、有关的变更批准文件等证明材料,向省建设厅申办资质证书变更。
二十二、园林绿化企业遗失资质证书,可以向省建设厅申请补办,并提供下列资料:
1、申请补办的报告和负责审核的主管部门意见;
2、在省级综合类报纸上刊登遗失作废声明;
3、原资质证书复印件或《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请表》。
二十三、申请资质时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省建设厅不予核发资质证书,且在一年内不得提出资质申报申请:
二十四、获得园林绿化二、三级资质,经核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建设厅可以吊销或撤消企业资质证书:
1、不按规定申请办理资质审查的;
2、申请资质时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
3、伪造、涂改、出租、借用、转让和出卖资质证书的;
4、违反资质标准超越等级或超越营业范围承接工程项目的;
5、企业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
6、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园林绿化企业资质审批决定的;
7、依法可以撤消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况。
二十五、本办法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必须必的,要年检,每个地方的规定的年检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关注你所在地区建设厅的网站!
(一)资质标准 1、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 折叠 2、8年以上的经营经历,获得二级企业资质3年以上,独立的专门从事园林、绿化或花木的法人企业。 3、近3年承担过不少于5...
当地园林局
江西省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管理 工 作 规 程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许可法》、 《城市绿化条例》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城市园林绿 化企业一级资质申报管理工作规程 >的通知》 (建城 [2009]158 号),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资质等级设置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等级按一、二、三级设置,不设 置三级以下资质等级。 第三条 资质核准申请 申请核定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应先向企业注册所在地设区市园林绿化 主管部门(或省直厅局)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二、三级资质许可和监管工作。申 请城市园林绿化二、三级资质的企业应先向企业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园林绿化资质 主管部门申请,经设区市园林绿化资质主管部门初审后,将正式报送公函、审核意 见和企业申
1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表 企业名称: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证书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制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一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工整,不得涂改。 2. 本表用于资质就位,申请开办和晋升资质等级企业。 3. 企业要如实逐项填报有关情况, 如有弄虚作假者按有关规定予 以处罚。 4. 本表填列数据均用阿拉伯数字,除万元、 %保留一位小数外, 其余均为整数。 5. 表六、表七技术经济人员名单应按工程设计、 会计、经济、统 计系列顺序填写,同系列人员应按高、中、初、员级顺序填写。 6. 表八企业主要技术人员名单按中级以上园林工程师、建筑师、 结构工程师、水电工程师顺序填写。 7. 表六、表七、表八、表九、表十及表十一栏目不足者可另附页。 8. 表十一可填写近十年公司承担过的主要园林绿化工程项目。 9. 企业所承担的工程、培育的植物品种或技术开发项目获得省、 部级以上奖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214号
《江西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已经2014年12月1日第34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 鹿心社
2014年12月5日
(此件主动公开)
(1989年4月1日赣府发〔1989〕34号公布1990年11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对〈江西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增补有关条款的通知》修正1998年2月17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74号修正2007年8月13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60号修正2015年11月3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修正2018年11月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9号修正)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下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暂行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第三条 土地使用税的计税面积:
(一)凡纳税人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按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二)对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征用土地文件所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三)既无土地使用证书,又无土地征用批准文件的,暂由纳税人据实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经县(市、区)税务机关核实后,计征土地使用税。待土地测量或者核发土地使用证后,如发现有出入,再作调整。
第四条本省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分别确定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第五条 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市区及郊区非农业人口总计在50万以上的为大城市;20万至50万的为中等城市;不满20万的为小城市。非农业人口按公安机关在册正式户口人数计算。
(二)县城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三)建制镇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不包括所辖村)。
(四)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城市郊区、县城城区、建制镇镇区和工矿区的具体征税范围,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办法第四条所列税额幅度内,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本地区的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制定相应的适用税额标准,逐级报省税务机关批准后执行。
省税务机关对个别地段的等级或者征收税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调整,并确定调整的起始时间。
第七条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贫困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降低额不得超过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最低税额的30%;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提高,具体提高幅度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意见,逐级报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报财政部批准执行。
第八条 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四)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五)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六)经批准开山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10年;
(七)由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第九条 除前款规定外,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由设区市或者县(市、区)税务机关按规定权限办理。
第十条 土地使用税的缴纳期限为:房产管理部门按月缴纳,企业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按季缴纳。具体日期由县(市、区)税务机关确定。
第十一条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本省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本办法与《暂行条例》同时施行。
江西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征收与补偿,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补偿公平、结果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第五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建设、城乡规划、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和职责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
被征收房屋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配合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从事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做到文明服务、规范上岗。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全省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工作的指导。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有关指导工作。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 所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第九条 依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设区的市、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设区的市、县(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十条 房屋征收部门对确需征收房屋的建设工程项目,应当会同城乡规划部门合理拟定房屋征收范围,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第十一条 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实施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及其附属物和改变房屋、土地用途等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违反规定实施的,不予补偿。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前款所列事项书面通知同级国土资源、城乡规划、房产管理、工商、税务、公安等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办理相关手续的书面通知应当载明停办事项及暂停期限。暂停期限自征收公告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年。
第十二条 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以及土地使用权等情况组织调查登记,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应当予以配合。调查结果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对房屋征收范围内已依法登记的房屋,其性质、用途和建筑面积,应当以房屋权属证书和房屋登记簿的记载为准;房屋权属证书与房屋登记簿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屋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房屋登记簿为准。
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未依法登记的建筑,由房产管理部门会同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单位调查认定,对调查认定为合法的建筑或者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对调查认定为违法的建筑或者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第十三条 征收补偿方案由房屋征收部门拟定,报本级人民政府。征收补偿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法律依据;
(二)房屋征收的目的;
(三)房屋征收范围;
(四)被征收房屋类型和建筑面积的认定办法;
(五)补偿方式、范围、标准和计算方法;
(六)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基本情况、选购方法和交付期限;
(七)房屋征收评估机构选定办法;
(八)房屋征收补偿签约的期限、地点;
(九)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十)补助和奖励标准;
(十一)房屋征收实施单位;
(十二)住房保障;
(十三)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建设、城乡规划、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将论证后的补偿方案在征收范围内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征求意见情况和根据公众意见修改的情况及时公布。
因旧城区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半数以上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认为征收补偿方案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由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和公众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并根据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十五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下列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出预警评价:
(一)房屋征收事项是否经过合法性和可行性论证;
(二)实施房屋征收是否会产生行政争议和具有化解的可能;
(三)征收补偿资金和产权调换房源能否筹措到位;
(四)拟定的征收补偿方案是否公平、合理。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应当提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者不可实施的意见。对可实施房屋征收的项目,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化解和处置预案。
第十六条 房屋征收决定涉及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数量较多的,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房屋征收决定作出前,征收补偿费用应当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征收补偿费用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房屋建设等资金。
第十七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7日内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公告应当载明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
第十八条 征收房屋中涉及军事设施、教堂、寺庙、文物古迹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征收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被征收人给予公平、合理补偿。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第二十条 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确定。
第二十一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下列程序选定或者确定:
(一)房屋征收部门向社会发布房屋征收评估信息;
(二)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向房屋征收部门报名;
(三)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范围内公布已经报名并符合资质条件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名单,供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选定期限不少于7日;
(四)供被征收人选择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不得少于3家,少于3家的,房屋征收部门可以从符合资质条件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中邀请;
(五)被征收人在规定时间内就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将协商结果书面告知房屋征收部门;
(六)协商不成的,由房屋征收部门组织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被征收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
(七)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仍不能确定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通过摇号、抽签等随机选定方式确定;
(八)房屋征收部门公布被征收人选定或者确定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名单。
被征收人协商选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协商过程应当公开。房屋征收部门组织被征收人通过投票决定或者随机选定方式确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应当由公证机构依法公证。
第二十二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选定或者确定后,由房屋征收部门作为委托人,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出具房屋征收评估委托书,并与其签订房屋征收评估委托合同。
第二十三条 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应当考虑被征收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以及占地面积、土地使用权等影响被征收房屋价值的因素。
被征收房屋室内装饰装修价值,机器设备、物资搬迁等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等补偿,由征收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通过评估确定。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的约定,向房屋征收部门提供分户初步评估结果。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分户初步评估结果告知被征收人。
分户初步评估结果告知被征收人7日后,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向房屋征收部门提供委托评估范围内被征收房屋的整体评估报告和分户评估报告。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转交分户评估报告。
第二十五条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自收到书面复核评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评估结果进行复核评估。
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设区的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10日内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出具书面鉴定意见。
经评估专家委员会鉴定,评估报告不存在技术问题的,应当维持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存在技术问题的,出具评估报告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改正错误,重新出具评估报告。
第二十六条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者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不低于被征收房屋套内建筑面积的房屋用于产权调换,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因旧城区改建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在改建地段进行房屋产权调换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源,供被征收人选择,并按照房地产市场价结清差价。就近地段的范围,具体由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过程中确定。
第二十七条 房屋征收部门对个人住宅征收补偿安置建筑面积不低于36平方米。
征收产权建筑面积小于36平方米且属于被征收人唯一一套住房的,安置时补齐36平方米,不结算差价;超出36平方米的部分实行阶梯式价格,36至50平方米的部分按成本价结算,超出50平方米的部分按市场价结算。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且其住房面积小于36平方米的,按照36平方米建筑面积结算。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比前款更优惠的最低补偿安置面积办法。
第二十八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在发布房屋征收决定公告的同时,应当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公告住房保障条件。
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被征收人,自愿选择保障住房的,应当向房屋征收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房屋征收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7日内向同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交。
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对房屋征收部门提交的申请保障住房的被征收人名单予以核定、确认,并办理相关手续,不需轮候。
第二十九条 征收已出租的公有产权住宅,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房屋承租人符合公租房或者其他保障性住房条件并申请安置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房屋承租人优先给予公租房或者其他保障性住房安置。
第三十条 因征收房屋造成搬迁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费;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产权调换房屋交付前,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向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者提供周转用房。产权调换房屋到期未交付的,应当自逾期之日起按原标准15倍支付临时安置费;逾期超过12个月的,从超过之日起按原标准2倍支付临时安置费。
搬迁费、临时安置费具体标准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第三十一条 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给予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被征收房屋具有房屋权属证明或者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合法建筑;
(二)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或者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行政许可手续,且营业执照或者其他相关生产经营行政许可手续上载明的营业场所为被征收房屋;
(三)已办理税务登记并具有税负核定凭证。
第三十二条 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标准由征收当事人参照房屋被征收前经营主体上年度月均应纳税所得额、同类同地段房屋市场租金、从业人员最低工资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委托相关专业评估机构评估确定。
停产停业补偿期以月为单位计算。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补偿期自征收房屋搬迁后至产权调换房屋交付止;实行货币补偿的,补偿期为6个月。
第三十三条 征收设有抵押权的房屋,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重新设定担保或者达成债务清偿协议。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不能重新设定担保或者不能达成债务清偿协议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对被征收人实行货币补偿,并将补偿款向公证机构办理提存公证。
第三十四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面积和交付期限、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结算、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签约期限不得少于30日;房屋搬迁期限不得少于15日;货币补偿款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期限内支付;对申请产权调换的当事人安置的临时过渡期限,多层建筑安置小区不超过24个月,高层建筑安置小区、多层与高层混合安置小区不超过36个月。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十五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补偿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征收房屋基本情况、补偿决定内容和依据以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等事项。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六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对按期搬迁的被征收人应当给予奖励。奖励办法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第三十七条 按照补偿协议已完成搬迁或者按照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已完成搬迁的房屋,房屋征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拆除。
承担房屋拆除工程的企业应当具有施工企业资质等级,并对施工安全负责。
第三十八条 被征收人迁出原地后的义务教育入学,征收之时可选择继续在原户籍所在地按原招生办法入学,或者在迁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划片招生的就近学校入学。
对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困难家庭,因居住地发生变化造成人户分离的,在征收补偿完成1年内,凭迁出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由迁入地民政部门审查核定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年后,按规定向迁入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因征收迁移的居民在就业、培训、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既可选择迁出地的居民待遇,也可选择迁入地的居民待遇。
第三十九条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依法申请房屋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依法书面催告被征收人履行搬迁义务。
申请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除依法提供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及面积等材料外,还应当依法提供下列材料:
(一)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二)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
(四)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
(五)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四十条 房屋征收补偿工作完结后,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补偿档案,并将分户补偿情况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房屋征收补偿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对房屋征收补偿项目费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第四十一条 房屋被依法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收回,登记机构注销房屋所有权登记和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四十二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四条 采取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依法进行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五条 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用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有关责任单位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六条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或者房地产估价师出具虚假或者有重大差错的评估报告的,由发证机关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房地产估价师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记入信用档案;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注册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2003年8月2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7月2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修正的《江西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