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形扇蕨生长在海拔3600米-4500米的山坡草地岩石上。
植株高约1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疏生;叶柄长1-4厘米,纤细,禾杆色;叶片三出掌状,有时二叉,裂片宽8-16毫米,中部裂片最长,钝尖头,全缘,两侧的远较短,有时一侧不
育而仅呈耳状突起,干后灰绿色,草质。主脉明显隆起,小脉网状,略可见。孢子囊群近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排成一行,靠近主脉,幼时被近鳞片状的隔丝覆盖 。
戟形扇蕨产于西藏 (拉萨、南木林、定日、莎迦、日喀则、林周) 。
在扇蕨集中的地带,应建立扇蕨保护点,由林业部门负责保护,严禁采挖作药和砍伐上层林木。
可用孢子或根茎繁殖。孢子成熟时,采收有孢子囊的叶片,散播于荫湿处的腐殖质土面,切记盖土,在春季即可萌发成原叶体,慢慢生长成有根、茎、叶和孢子囊的植物体。切割野生植株的根茎,亦可分植。
盆栽宜用浅盆栽植,可用园土、腐叶土按1:2混合。日常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夏季高温干燥,可适量喷洒清水,以增加空气湿度。施肥每2个月一次。盆栽应放置在漫射阳光充足处。冬季夜温8~10℃,即能保持叶片翠绿越冬。
扇蕨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扇蕨孢子、原叶体、丛芽,孢子或原叶体或丛芽浸水21h,然后用50ppmGA3处理2分钟,再经0.1%HgCl2灭菌3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掉消毒剂残留物,吸干孢子表面水分,接种于1-1/8MS培养基上,糖浓度0-5%,pH5.8-6,每瓶接种孢子量为0.5毫克以下,接种后分别放置在24h黑暗和光照条件下,照光时间为14h/d,光强为1500lx;孢子体分化阶段光强增为3000lx;原叶体增殖培养基同上,糖浓度为3%;孢子体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6MS,糖浓度增为4-5%;诱导丛芽采用1/2-1/6MS培养基,不加或加IAA0.2mg·L-1(单位下同)或BA0.5,糖浓度为3-5%;壮苗培养基为1/2MS KT0.2 IBA0.5,糖浓度为3%;培养室温度为25±2℃。2100433B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
- 1 - 新鲜村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镇党委、政府建立环境卫生 整治长效机制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落实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作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发动,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各方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全面组织推进;以全村环境卫生 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环 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全村农村新形象、新面貌,为我村争 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情况 新鲜村地处武威城区北郊,东、南、西三面与市区交错,辖 区内共有 14个村民小组,共 1226户人家,总人口 4089人。雷台 东路、北二环路两条主干道路横穿全村,
扇蕨是中国特产的珍奇蕨类植物之一,在蕨类植物分类研究方面有学术价值,早已引起世界学者的注意。
扇蕨叶形奇特,很富观赏性。可植于风景区的沟边林下增添野趣,也可盆栽摆设于客厅、书房。
扇蕨根茎可入药。
扇蕨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搜山虎。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茎或全株。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性寒,味辛酸涩。
功用主治:消饱胀,疗风湿。
选方:
①治饱胀:搜山虎根二至三钱,煎水服。
②治风湿脚气:搜山虎全草、狼鸡叶各二至三两,煎水洗脚。
双扇蕨科(Dipteridaceae)
● 隶属:真核域--植物界--蕨类植物门--真蕨纲--真蕨目-- 双扇蕨科
扇蕨植株高达65厘米。根状茎粗壮横走,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长渐尖头,边远具细齿。叶远生;叶柄长30-45厘米;叶片扇形,长25-30厘米,宽相等或略超过,鸟足状掌形分裂,中央裂片披针形,长17-20厘米,宽2.5-3厘米,两侧的向外渐短,全缘,干后纸质,下面疏被棕色小鳞片。叶脉网状,网眼密,有内藏小脉。孢子囊群聚生裂片下部,紧靠主脉,圆形或椭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