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光性树种,不耐庇荫,但耐水湿、耐寒、耐旱。深根性,主、侧根均发达,以深厚肥沃的河床两岸生长良好。速生性,萌蘖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抗性强,叶片有毒,鱼池附近不宜栽植。
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干皮灰褐色,幼时光滑,老时纵裂。具柄裸芽,密被锈毛。小枝灰色,有明显的皮孔且髓心片隔状。
树冠广展,枝叶茂密,生长快速,根系发达,为河床两岸低洼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既可以作为行道树,也可成片种植或孤植于草坪及坡地,均可形成一定景观。
枫杨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沿溪涧河滩、阴湿山坡地的林中,现已广泛栽植作庭院树或行道树。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稍耐阴,深根性,喜湿润肥沃土壤,在酸性、中性、石炭岩上均可生长。萌染性强。干旱山坡, 河边, 河谷,林缘, 林中, 路边, 山谷栎林下, 疏林中,谷水边, 山坡坡阔叶林中、林缘、 阴坡林中, 杂木林中...
以播种繁育为主,当年秋播出芽率较高,幼苗易生侧枝,应及时整形修剪,以保持良好的干形,春栽宜随起随栽,假植越冬新梢易受冻害且成活率低。
枰柳、麻柳树、水麻柳、小鸡树、枫柳、蜈蚣柳、平杨柳、燕子树、元宝树。
用枫杨全分布区内收集的 53个种源在安徽铜陵进行苗期试验。枫杨种子千粒重及室内发芽率均存在明显的地理种源差异。参试种源苗期生长差异十分明显 ,最优种源比最劣种源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分别高出 1 84 %、 1 2 7%和 74 %。枫杨苗期生长与生物量性状间的表型及遗传相关密切 ,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的广义遗传力为 0 .97~ 0 .99,受强度遗传控制 ,生物量及生长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为 0 .57~ 0 .72 ,受中等强度遗传控制。种子千粒重主要表现为东西经向变异 ,而苗期地径生长与总生物量则表现明显的南北纬向变异趋势 ,因此 ,分布区东部种源的种子一般较重 ,而分布区南部种源的地径生长及总生物量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的种源。枫杨的生长变异还受到水系、气候区等因素的强烈影响 ,它在长江流域、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西部地区、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及长江以北地区等表现出不同的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 ,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 I=0 .2 891 X1 (总干重 ) +0 .0 0 58X2 (苗高 ) -0 .0 3 1 3 6X3(地径 ) ,并评选出江西南部的吉安、陕西中部的汉中、江西西北部的武宁、四川东部的达县和湖南洞庭湖的益阳等 5个种源为苗期生长优良种源。
枫杨树木高大、材质优良,根系发达,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目前已成为桓仁县防护林建设的优势树种。文章通过枫杨苗木繁育和营造防护林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枫杨苗木繁育和营造防护林技术,为生产上迅速推广该品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