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酸钠法 异丁醛与甲醛在30-35℃、pH值9-11、碱催化剂存在下缩合生成羟基叔丁醛,与过量甲醛在强碱条件下还原成新戊二醇,甲醛则被氧化,并与碱作用生成甲酸钠。反应液用甲酸中和,减压蒸馏脱水,浓缩液经分层萃取,除去甲酸钠后,冷却、结晶、分离,得成品。
2.加氢法 由异丁醛和甲醛经缩合,得羟基新戊醛,再经加氢还原而得。
用途:新戊二醇的用途很广,主要作为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无油醇酸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弹性体的增塑剂,高级润滑油的添加剂及其他精细化学品。
新戊二醇是优良的溶剂,可用于芳烃和环烷基碳氢化合物的选择分离。新戊二醇具有耐水、耐化学药品;耐候性。其氨基烘漆具有良好的保光性并且不泛黄。还可用作生产阻聚剂、稳定剂、杀虫剂的原料。
白色结晶固体,无臭,具有吸湿性。熔点124-130℃,沸点210℃,206℃(99.6kPa),125-130℃(2.0kPa),相对密度1.066(25/4℃),闪点129℃,自燃点399℃,升华温度210℃。易溶于水;低级醇;低级酮;醚和芳烃化合物等。
以丙烯、双氧水和甲醇为原料,以钛硅分子筛为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工艺实现丙烯环氧化制备丙二醇单甲醚 。
方法很多,网上一查便知苯氧化法苯氧化为顺酐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常用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均为钒的氧化物(见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为抑制苯被完全氧化,常加入钼、磷、钛、钨、银及碱金属等元素的氧化物为添加剂,...
采用泥浆法或溶液法,由乙烯与丙烯、丁烯等第二单体共聚制得。本体法工艺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美国Dart公司采用釜式反应器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装置。1970年以后...
砂浆王生产方法 一、什么是砂浆王 砂浆王是一种俗称, 有人也叫它岩石精, 水泥塑化剂、早强剂等。 它是一种作用 于胶结料(水泥)中,用以改善水泥砂浆性能的物质,属于混凝土外加剂范畴。 主要作用是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保水性,提高砌抹效率,减少落地灰、 节约水泥 和石灰膏。在砂浆中主要起到扩散水泥、 乳化发泡等作用。 可克服起壳、 开裂等 通病,在充气砼、普通砼的地面,打底或面层使用最佳, 砌筑中的砂浆饱满度高, 硬化后具有抗冻、减水、防渗、耐久、抗裂、保温、隔热等作用。 二、用途 适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粘土砖, 陶粒砖、空心砖,湿凝土砌块, 免烧砖 的砌筑及内外墙抹灰、贴瓷砖、地面、房盖、路面块、涵洞、地下室、水池、卫 生间等的施工。 三、特点与性能 1、提高砂浆和易性保水性;砌筑时砂浆膨松、柔软、流动性好,粘结力强,减 少落地灰并降低成本, 抹灰时,对墙面湿润程度要求低,砂浆收缩小,
缠绕成型工艺是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 (或布带、预浸纱)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 然后经固化、脱模, 获得制品。 根据纤维缠绕成型时树脂基体的物理化学状态不同,分为干 法缠绕、湿法缠绕和半干法缠绕三种。 (1)干法缠绕 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纱或带, 在缠绕机上经加热软化至粘 流态后缠绕到芯模上。由于预浸纱(或带)是专业生产,能严格控制树脂含量(精确到 2% 以内)和预浸纱质量。因此,干法缠绕能够准确地控制产品质量。 干法缠绕工艺的最大特点 是生产效率高, 缠绕速度可达 100~200m/min,缠绕机清洁, 劳动卫生条件好, 产品质量高。 其缺点是缠绕设备贵, 需要增加预浸纱制造设备, 故投资较大此外, 干法缠绕制品的层间剪 切强度较低。 (2)湿法缠绕 湿法缠绕是将纤维集束 (纱式带)浸胶后,在张力控制下直接缠绕到芯模上。 湿法缠绕的优点为:①成本比干法缠绕低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