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实践 | 作 者 |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水电环境研究院 |
---|---|---|---|
出版时间 | 2018年9月1日 | ISBN | 9787511137029 |
一、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修复实践
河流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思考
河流水利水电开发生态修复实践与展望
中小河流水电开发管理与生态修复的思考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恢复与监测评估的思考
水利水电工程河流生态修复研究及案例分析
水电工程鱼类栖息地保护模式及生境修复关键技术
横山水库水源地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修复设计
二、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及实践
重庆城区段河流生态修复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围绕河流功能的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综述
减水河段滨河景观廊道宽度的确定方法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水利工程下游减水河段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三、鱼类资源保护及生境修复研究
浅谈美国哥伦比亚河水电开发背景下的鱼类保护
长江中游"四大家鱼"繁殖行为的生态水文特征
珠江干流梯级开发对鱼类的影响研究与减缓对策
黑水河生态现状评估及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研究
黄河上游羊曲水电站对土著鱼的影响与保护
四、生态修复多样性研究及实践
云南水电开发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初探
流域生态修复系统规划方法及其应用
——以美国佩诺布斯科特河为例
生态修复措施在石朱桥水库中的应用
城市生态退化河道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践
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种筛选实验研究
五、水利水电工程重大生态保护措施研究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竖缝式鱼道过鱼效果初探
三峡水库生态径流及其生态调度研究
多目标约束条件下新建调水调蓄水库生态流量研究
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生态环境的累积影响与对策措施2100433B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党的十九大在部署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时强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各类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应科学把握生态修复的重要作用和实施路径。
我国河流生态修复工作起步较晚,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生态修复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管理政策等方面仍有待开展深入研究。在此背景下,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于2017年10月举办了“第六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研讨会——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实践”。会议围绕生态修复理论方法、技术研究、监测评估、实践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编者从会议成果中遴选出26篇论文汇编成册,形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实践》一书,期望能够总结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难题,分享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交流。
同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实践》也能为从事生态修复相关工作的科研单位和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没有获取环评手续之前,不得擅自开工建设。 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做环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A 水利 1.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米及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 / (一)中的全部;(二)中的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才能真正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经验,...
生态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PPT)——本课件为2005年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复习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生态型建设项目),一个ppt文件。 PPT文件需要安装微软OFFICE系列的PowerPoint软件来浏览。
生态修复是应用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生态工程学的核心技术形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以陆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几十年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在生态修复研究上取得了系统性的科研成果。作者基于自身工作和国内外文献,按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和修复目标,对生态恢复、生态改建、生态重建、生态整治等类型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具体概念和工程案例,重点诠释了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与工程实践。
经多年研发实践,现在中国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成果,随同动车装备和筑路技术,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三大技术进步,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技术支撑体系。《中国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是部系统反映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市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成就的专。全书共分十三章,论述了我国现代基础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剖析了全国典型T程生态设计与施工实践.展示了我国高速道路边坡生态建设巨大成就,反映了我同路域边坡生态修复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
《中国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以论文题材编写,内容丰富,数据严谨,案例突出,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既可作为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科研、工作参考书,亦可作为公路、铁路、环保等专业大专院校师生辅助教材。
目录
第1章 生态修复概述 1
1.1 生态修复的提出 1
1.1.1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1.1.2 生态修复的产生和发展 2
1.2 生态修复的相关原理 7
1.2.1 基本内涵、原则与目标 7
1.2.2 相关概念 8
1.3 生态修复分类与技术 17
1.3.1 生态修复分类 17
1.3.2 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措施 21
参考文献 29
第2章 生态恢复 32
2.1 生态系统受损状态评价与生态恢复的可行性 33
2.1.1 生态系统受损状态评价 33
2.1.2 受损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可行性 36
2.2 典型案例——西气东输豫皖江浙沪段工程区生态恢复 38
2.2.1 概况 38
2.2.2 生态恢复状态及可行性分析 38
2.2.3 生态恢复目标和原则 39
2.2.4 生态系统分类、服务功能评价和恢复工程 40
2.3 典型案例——盘锦翅碱蓬群落生态恢复 55
2.3.1 概况 55
2.3.2 翅碱蓬群落恢复可行性分析 56
2.3.3 生态恢复目标和原则 57
2.3.4 工程设计 58
2.3.5 恢复工程实施 60
参考文献 62
第3章 生态改建 64
3.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强化 65
3.1.1 生态系统稳定性 65
3.1.2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66
3.1.3 生态系统的功能提升与拓展 68
3.2 典型案例——霍林河露天煤矿区生态改建工程 69
3.2.1 自然环境概况 69
3.2.2 草地/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和功能强化需求 72
3.2.3 生态改建的可行性 75
3.2.4 目标和原则 77
3.2.5 关键技术措施和工程 78
3.2.6 效果/效益评估 79
参考文献 84
第4章 生态重建 86
4.1 生态系统重建的设计与分析、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 86
4.1.1 生态系统重建的设计与分析 86
4.1.2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 88
4.2 典型案例——北方典型城市湖泊生态重建工程 89
4.2.1 自然环境概况 90
4.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93
4.2.3 目标和原则 95
4.2.4 生态系统设计与分析 96
4.2.5 工程实施 104
参考文献 109
第5章 生态整治 111
5.1 生态环境要素优化与资源可利用性提升 112
5.1.1 生态环境要素优化 112
5.1.2 生态环境资源可利用性提升 117
5.2 典型复垦案例——歪头山铁矿破坏区复垦 118
5.2.1 自然环境概况 118
5.2.2 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120
5.2.3 生态整治单元技术 122
5.2.4 歪头山排岩场生态整治方案设计 125
5.2.5 歪头山排岩场生态整治工程示范 128
5.3 典型综合整治案例——菱镁矿区受损生态系统综合整治 134
5.3.1 自然环境概况 134
5.3.2 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139
5.3.3 生态要素优化技术 140
5.3.4 严重破坏区综合整治工程 150
参考文献 153
第6章 生态修复工作展望 155
6.1 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 155
6.2 生态修复面临的机遇 157
6.3 生态修复未来发展方向 159
参考文献 165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