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 文 号 | 环境保护部部令 第41号 |
---|---|---|---|
发布时间 | 2016年11月2日 | 施行时间 | 2017年1月1日 |
索引号 | 000014672/2016-01515 |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
第四条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要求。
建设单位对其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被调整为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派出分局的,由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所属派出分局开展备案管理。
第六条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涉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分别向各建设地点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采用网上备案方式。
对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采用纸质备案方式。
第八条环境保护部统一布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系统(以下简称网上备案系统)。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应用网上备案系统,通过提供地址链接方式,向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配网上备案系统使用权限。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网上备案系统地址链接信息。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相关的管理要求,及时在其网站的网上备案系统中公开,为建设单位办理备案手续提供便利。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网上备案系统,在网上备案系统注册真实信息,在线填报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时,应当认真查阅、核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认其备案的建设项目属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不得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时,应当同时就其填报的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作出承诺,并在登记表中的相应栏目由该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姓名。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在线提交环境影响登记表后,网上备案系统自动生成备案编号和回执,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即为完成。
建设单位可以自行打印留存其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认收到建设单位环境影响登记表的证明。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建设单位或者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发生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再次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环境管理规定,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中填报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其网站的网上备案系统同步向社会公开备案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对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备案信息不公开。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有关规定,将其完成备案的建设项目纳入有关环境监管网格管理范围。
第十六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建设单位有以下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一)环境影响登记表存在弄虚作假的;
(二)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
(三)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办理备案手续的。
举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有明确的被举报人,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
第十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抽查、根据举报进行检查等方式,对建设单位遵守本办法规定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根据监督检查认定的事实,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一)构成行政违法的,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二)构成环境侵权的,依法承担环境侵权责任;
(三)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责令备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违反承诺,在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时弄虚作假,致使备案内容失实的,由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违反承诺情况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办理备案手续,经查证属实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建设单位已经取得的备案无效,向社会公布,并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依照《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处分。
(二)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擅自投入生产或者经营的,分别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罚。
第二十一条对依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处理的建设单位,由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违法失信信息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11月2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
2016年11月16日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环保局窗口)1、事项名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许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符合产业政策和能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报告书 报告表 登记表 本栏目环境敏感区含义 A 水利 1.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米及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其他 / (一)中的全部;(二)中的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维护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表日期: 2018-04-10 项目名称 吴迪回味小吃店 建设地点 武汉市新洲区衡州大道 168号 营业面积( m2) 60 建设单位 / 法定代表人或者 主要负责人 吴迪 联系人 吴迪 联系电话 项目投资(万元) 5 环保投资(万元) 1 拟投入生产运营 日期 2018-04-10 建设性质 新建 备案依据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 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 115餐饮项目中全部。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经营场所为租赁,主营小吃 主要环境影响 废气 采取的环保 措施及排放 去向 有环保措施: 油烟废气采取油烟净化器措施后 通过专用烟道排放到高空 废水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 有环保措施: 生活污水、冲刷水等采取滤网过 滤措施后通过下水道排放到市政 管网 固废 环保措施: 生活垃圾,餐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项目名称:榆林市榆阳区振大养殖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 :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灯炉滩村 编制日期: 2012年 5月 2日 项目名称 榆林市榆阳区振大养殖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灯炉滩村 法人代表 白对飞 联系人 白对飞 通讯地址 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榆林市榆阳区 联系电话 15909121680 传真 邮政编码 719000 建设地点 榆阳区岔河则乡灯炉滩村五队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占地面积(亩) 使用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万元) 3030 环保投资(万元) 投资比例 预期投产日期 年 月 预计年工作日 360天 项目建设目标及内容:建设饲养基础二元母猪 150 头,陕北白绒山羊 1500 只养殖场,年出栏育肥猪 3000头,生产优质羊绒 675公斤,种羊 400只,育肥 羊 3000只。新建标准化猪舍 2栋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是指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存档备查。
备案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要求,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及其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备案完成后,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应当采取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环境管理要求。
第四条 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核与辐射类建设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工作。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除核与辐射类之外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工作,建设地点涉及多个区县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别备案。
第五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采用纸质备案方式。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提交项目建设单位真实信息,填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具体格式见附件),并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做出承诺。
建设单位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反馈备案回执,备案完成。
备案号的编码规则见附件2。
第七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在五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保密项目严格执行保密规定。
第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项目选址发生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建设前重新备案。
第九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备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或者违反承诺使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内容失实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其环境违法、失信记录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名单,同时纳入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一年,由自贡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建设项目审查备案指南》一书由张毅编著,结合各级政府现行的工程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为核心的审查备案要求,以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主轴,按工程项目管理先后顺序展开介绍建设项目审查备案、建设主体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用地规划、房屋建设、配套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等。
为体现可操作性,《建设项目审查备案指南》一书由张毅编著,对具体审查备案事项,主要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以我国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主轴,按章叙述建设项目审查备案管理、工程项目建设主体、建设项目咨询和承包主体、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用地、规划、房屋建设、环保、消防、民防、绿化、安全、卫生、市容、公路、轨道交通、管线掘路、河道使用、防雷、建筑节能、抗震设防、深基坑、交通、施工图审查;招标备案、报建和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财务管理、案例指标及相关费用等,并提供详尽的政府审查备案受理流程。《建设项目审查备案指南》是向项目业主、房地产开发、承包商、项目管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公司和各级建设管理部门提供的一本集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