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
高产、抗逆;灌木状;复轴型;竿高2.5米;粗0.51.2厘米;直立;近实心;具1416节花序未知;笋期4月。
湖南省。
1、秆高7-11米,径达4-6厘米。节间较短而均匀,幼竿密被。出土后的竹笋经25-30天生长,成为幼竹,开始放叶,再经10-20天,幼竿竿形生长即告完成。雷竹有“笋用竹之王”的美称。2、发笋力强。集约...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多曲面拼套接切削竹制工艺品,涉及木材或类似材料加工领域,是一种用多节直径大小不同的竹段为基材车削配合,涂以胶粘剂后上下组合多层套接成坯;以竹板为基材,切削对缝胶合拼接成板,再与竹段组装,车削成型、抛光...
中度喜光;中等喜温;中度喜湿;中立地指数;纯片林;多年生长;无开花结实期记载。
无性繁殖(分蘖繁殖)。
水源涵养;景观绿化;纤维材;薪炭;蔬菜。
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培育。
土壤类型:粘壤土,红壤,微酸性,生态环境: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地带。
来自4个省(区)的14个乐昌含笑种源在广东开展了多点种源试验,1~2年生测定结果表明:树高、地径在不同种源和不同地点间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种源与地点交互作用不显著,两个性状的遗传力均在0.7以上;各调查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性非常密切,多数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树高、地径生长均表现良好的种源为4和13号,速生稳定性最好的种源为13号;选择13号种源(即仁化长江种源),可以得到3.97%的树高增益和8.81%的地径增益,早期遗传改良效果较明显。
通过80块标准地资料,对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的立地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指出:淡竹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竹种,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的生长环境较差且变化复杂;立地因子对淡竹生长的综合影响非常显著;在众多的立地因子中,坡位、坡形、土层厚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水解N和全P含量对淡竹生长的影响比较显著。
近实心茶竿竹形态特征
竿高达2.5米,粗5-12毫米,全竿汁14-16节;节间长18-30厘米,圆筒形,惟在分枝的节间的基部略有沟槽,竿壁厚,近实心,髓部呈海绵状;箨环稍显著;竿环下坦;节内长6-7毫米。竿每节分1-3枝,枝贴竿,二级分枝通常每节仅1枝。笋浅紫褐色,箨鞘淡黄褐色,上部渐紫色,厚纸质,背部无毛,有不明显的斑纹,纵肋明显,边缘密生纤毛;箨耳点状,所着生缝毛长短不一,缒毛直向上伸展,易脱落;箨舌拱形,背面粗糙,边缘生短纤毛;箨片在竿下部的直立,竿上部的外翻,颜包与箨鞘相同,细小,边缘干后稍内卷。叶枝(不包括叶在内)长约10厘米,具6或7叶;叶鞘长4-8厘米,下部的叶鞘背部密被细绒毛和稀疏向下的刺毛,以后毛茸易脱落,呈污垢状或有刺毛的凹痕,边缘密生纤毛;叶耳不明显,具数条短缝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0(23)厘米,宽1.2-2.3(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次脉5或6对,上表面深绿,基部近叶柄处有短柔毛,下表面浅黄绿色,密具短绒毛,尤以基部的毛长而密,小横脉在叶片上表面不明显,在下表面清楚,叶缘具密细齿,叶柄极短,长约2毫米。花枝未见。笋期4月上旬。
原产两广及湖南三省,多见于丘陵河谷地带,江浙一带均有引种栽培。
茶杆竹主要生长在怀集县东部,南部的山岭之中,集中产地是东南部绥江沿岸。坳仔镇有茶杆竹4660多公顷,共占全县茶杆竹林面积的60%。坳仔区的罗大、坳仔、大同、璃玻、仙溪等乡,山连山,片连片,正宗的坳仔茶杆竹就出产在这一带。永固区东部、闸岗区南部和幸福区梅石、大梨、大龙、平南等乡,也是茶杆竹的主要产地,每乡都有几十公顷的茶杆竹林。洽水、甘洒、大岗、凤岗区和附城区共和乡也有较成片的茶杆竹林,这些地方生长的茶杆竹一般矮小细株,习惯上称作篱更竹。其他区、乡则材林或其他竹林中混生有少量茶杆竹。
茶杆竹直立,叶大,密集而下垂、油绿发光,农村成片绿化,既利生产又有独特的风趣。作为公园绿地成丛配植,或在亭榭叠石之间屋内窗景点缀,无不相宜。
茶杆竹有竹杆通直、壁厚、枝细、叶疏、节平、环细、光滑、坚韧、弹性强、不易
虫蛀、耐腐蚀等特点,有 “钢竹”美誊;沙擦晒干后呈浅黄色。由于茶秆竹竹质优良,外形美观,被广泛用于制作台、椅、书架、屏凤、鸟笼、钓杆、禽舍等家具、用具以及花蓝、竹画、竹帘、花盆等工艺品,同时也是建筑,园艺、造优质纸张的上等材料。坳仔茶杆竹性能最佳。50年代、苏联以坳仔茶杆笔制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杆;国际滑雪比赛曾指定使用中国坳仔茶杆竹制作的滑雪杆,据美国哈佛大学马丁教授(1974年8月曾来坳仔考察茶秆竹)介绍,怀集茶秆竹销往美国后,价值很高,制成的钓鱼杆每支市场售价最低100美元,高的200-3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