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实心茶竿竹形态特征
竿高达2.5米,粗5-12毫米,全竿汁14-16节;节间长18-30厘米,圆筒形,惟在分枝的节间的基部略有沟槽,竿壁厚,近实心,髓部呈海绵状;箨环稍显著;竿环下坦;节内长6-7毫米。竿每节分1-3枝,枝贴竿,二级分枝通常每节仅1枝。笋浅紫褐色,箨鞘淡黄褐色,上部渐紫色,厚纸质,背部无毛,有不明显的斑纹,纵肋明显,边缘密生纤毛;箨耳点状,所着生缝毛长短不一,缒毛直向上伸展,易脱落;箨舌拱形,背面粗糙,边缘生短纤毛;箨片在竿下部的直立,竿上部的外翻,颜包与箨鞘相同,细小,边缘干后稍内卷。叶枝(不包括叶在内)长约10厘米,具6或7叶;叶鞘长4-8厘米,下部的叶鞘背部密被细绒毛和稀疏向下的刺毛,以后毛茸易脱落,呈污垢状或有刺毛的凹痕,边缘密生纤毛;叶耳不明显,具数条短缝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0(23)厘米,宽1.2-2.3(2.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次脉5或6对,上表面深绿,基部近叶柄处有短柔毛,下表面浅黄绿色,密具短绒毛,尤以基部的毛长而密,小横脉在叶片上表面不明显,在下表面清楚,叶缘具密细齿,叶柄极短,长约2毫米。花枝未见。笋期4月上旬。
主要生于丘陵黄土壤地
树竿高2— 5米,直径4-10厘米,幼时无毛,微被,绿色,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中部节间长20--45厘米,壁厚约5毫米;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
竿劲直,高5-12米,粗2-5厘米,幼时被,无毛,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中部节间长15-30厘米,基部或有时中部的数节间极缩短,缢缩或肿胀,或其节交互倾斜,中、下部正常节间的上端也常明显膨大,竿壁厚...
竿高5-12米,直立,直径2-6厘米,幼竿深绿色,无毛,被,尤以在下方更为显著,老竿无毛,有纵脉;节间在分枝一侧扁平而有沟槽,节间长30-40厘米,最长可达80厘米;箨环木栓质隆起,起初具紫褐色刚毛;...
花叶近实心茶秆竹是近年发现的近实心茶秆竹的一个新变型。2003年10月,笔者在福建古田县西部海拔550米的一个山场进行外业工作时,偶然发现了这种与众不同的竹子。其主要特点是叶片上有一至多条宽窄不一的浅黄色彩条,秆高一般在0.5~2.2米左右,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竹。2004年5月,我们再次到该山场进行调查,采集标本,发现个别竹株抽穗开花。根据该竹子的地下茎与地上部分的形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本种外形极似茶竿竹P. amabilis (McClure)Keng f.惟后者笋棕色,淡咖啡色,箨背密被长的刺毛,箨舌,叶舌矮,易与本种区别。
高产、抗逆;灌木状;复轴型;竿高2.5米;粗0.51.2厘米;直立;近实心;具1416节花序未知;笋期4月。
厚粉茶竿竹(变种)(植物研究)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箨鞘质地较薄,叶片较狭,小穗上颖及稃片上都具厚的白粉而毛较少或几呈无毛。花期4月,笋期4月。分布于中国广西荔浦县大口(模式标本产地)。
福建茶竿竹(变种)(南京大学学报)
该变种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箨鞘之顶端两侧隆起,箨舌背部具白粉。分布于中国福建政和(模式标本产地)。生于山坡林边。
薄箨茶竿竹(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种的箨鞘、叶片质地较薄,箨鞘背部散生刺毛,仅在其中部和基部有较明显的淡棕色刺毛,箨鞘两侧略高,具椭圆状箨耳或仅有数条繸毛,幼竿箨环下密具白粉和稀疏倒刺毛,与原变种可以区别。分布于中国湖南及福建。生于向阳山坡。模式标本采自福建三明市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