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金属塑性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技术及应用 | 作 者 | 谢水生 |
---|---|---|---|
ISBN | 9787030213600 | 页 数 | 290页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开 本 | 16 |
正文语种 | 简体中文 |
《金属塑性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技术及应用》分15章。《金属塑性成形的有限元模拟技术及应用》可作为金属塑性成形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从事材料加工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参考。
第1章 概论1
1.1 有限单元法发展历史简介1
1.2 有限单元法在塑性成形中的应用3
1.3 商业有限元软件简介5
1.4 本书中采用的一些约定弹性力学变分原理
第2章 弹性力学变分原理9
2.1.1 几何方程10
2.1.2 平衡方程11
2.1.3 本构方程11
2.1.4 边界条件13
2.2 变分法知识基础、Galerkin法和Ritz法简介13
2.2.1 预备知识13
2.2.2 古典变分问题举例14
2.2.3 泛函变分与微分方程的关系16
2.2.4 Galerkin法以及微分方程转化为泛函变分原理的问题20
2.2.5 Ritz法求泛函变分问题的近似解22
2.3 弹性力学变分原理25
2.3.1 有关弹性力学变分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26
2.3.2 虚位移原理27
2.3.3 最小势能原理29
2.3.4 虚应力原理
2.3.5 最小余能原理31
2.3.6 广义变分原理32
第3章 弹性力学问题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37
3.1 位移元模型38
3.2 单元位移模式和试探函数39
3.4 单元势能表达与单元刚度矩阵43
3.5 单元等效节点载荷44
3.6 整体刚度矩阵集成45
3.7 位移边界条件的引入48
3.8 整体结构方程的求解49
3.9 有限元解收敛性的讨论50
第4章 平面和空间单元的构造方法52
4.1 构造形状函数的基本原则52
4.2 平面三角形单元52
4.2.1 面积坐标52
4.2.2 三角形单元形函数构造55
4.2.3 三角形单元的刚度矩阵56
4.2.4 等效节点载荷57
4.3 矩形单元58
4.3.1 形函数构造58
4.3.2 单元刚度矩阵60
4.4 轴对称问题61
4.4.1 单元位移函数62
4.4.2 单元应力场和应变场63
4.4.3 单元刚度阵64
4.4.4 等效节点载荷65
4.5 空间4节点四面体单元66
4.5.1 单元位移函数66
4.5.2 单元应变场与应力场的表达67
4.5.3 单元刚度矩阵68
4.6 空间8节点长方体单元68
第5章 等参单元70
5.1 坐标系的映射70
5.2 应变矩阵B的建立72
5.3 单元刚度矩阵Ke和等效节点载荷73
5.4 平面8节点等参元75
5.5 三维空间等参元76
5.6 数值积分方法79
5.7 数值积分阶次的选择81
第6章 板单元设计84
6.1 薄板基本理论84
6.1.1 基本假设84
6.1.2 应变和应力85
6.1.3 薄板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86
6.1.4 边界条件和单元刚度阵86
6.2 四节点矩形薄板单元87
6.3 三角形薄板单元89
6.4 中厚板单元91
6.4.1 中厚板基本理论91
6.4.2 单元刚度阵92
6.4.3 单元与性能分析93
第7章 非协调单元95
7.1 Wilson非协调元96
7.2 分片检验条件97
7.3 非协调分析的稳定性条件99
7.4 能量相容性分析和构造非协调元的一般公式100
7.5 单元形函数的构造103
7.6 数值算例104
7.6.1 分片检验104
7.6.2 悬臂梁的弯曲104
7.6.3 单元不可压缩性能考察105
第8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107
8.1 材料屈服准则107
8.1.1 Tresca屈服准则(最大切应力条件)107
8.1.2 Mises屈服准则(能量条件)108
8.2 弹塑性有限元法的本构关系109
8.2.1 弹性阶段109
8.2.2 弹塑性阶段109
8.3 变刚度法113
8.3.1 定加载法114
8.3.2 变加载法114
8.3.3 位移法117
8.4 初载荷法117
8.4.1 初应力法118
8.4.2 初应变法120
8.5 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的计算121
8.6 极限载荷的确定122
第9章 刚塑性有限元法123
9.1 引言123
9.2 刚塑性增量理论的广义变分原理123
9.2.1 基本方程123
9.2.2 不完全的广义变分原理124
9.3 Lagrange乘子法126
9.3.1 离散化127
9.3.2 线性化128
9.4 材料可压缩性法131
9.4.1 理论基础131
9.4.2 系数g的取值
9.4.3 求解方程的建立134
9.5 罚函数法138
9.5.1 求解方程的建立138
9.5.2 应力的求取140
9.6 刚塑性有限元法计算中的几个问题141
9.6.1 初始速度场141
9.6.2 收敛判据143
9.6.3 缩减系数β值的选取144
9.6.4 奇异点的处理144
9.6.5 摩擦条件147
9.6.6 刚塑性交界面问题153
9.6.7 卸载问题154
9.6.8 比较拉格朗日乘子法和罚函数法的收敛性154
第10章 粘塑性有限元法155
10.1 一维本构关系155
10.2 弹粘塑性的本构关系159
10.3 刚粘塑性的本构关系162
10.4 弹粘塑性有限元法163
第11章 弹塑性有限变形的有限元法基本方程167
11.1 概述167
11.2 弹塑性有限变形的Lagrange描述法167
11.2.1 虚功方程和基本方程167
11.2.2 Lagrange描述的刚度方程171
11.2.3 增量形式的刚度方程173
11.2.4 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176
11.2.5 外载荷的形式180
11.3 弹塑性有限变形的Euler描述法184
11.3.1 虚功方程和基本公式184
11.3.2 弹塑性有限变形Euler描述法的有限元方程185
11.3.3 本构关系189
11.3.4 单元刚度矩阵及其展开式191
第12章 塑性加工过程中的传热问题199
12.1 概述199
12.2 热传导问题的基本方程199
12.3 热传导中的变分应用201
12.4 轴对称问题的变分203
12.5 三维热传导问题的单元分析及求解方程205
12.6 轴对称问题的求解方程及其展开式207
第13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应用实例210
13.1 轧制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实例210
13.1.1 平轧变形过程的模拟210
13.1.2 三辊行星轧制管坯变形模拟仿真210
13.2 挤压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实例213
13.2.1 静液挤压变形过程的模拟213
13.2.2 正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216
13.2.3 不同型线凹模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217
13.2.4 型材挤压的变形模拟217
13.3 拉拔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实例220
13.4 自由锻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实例221
13.4.1 镦粗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221
13.4.2 局部镦粗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222
13.4.3 拔长工步的变形模拟223
13.5 模锻变形的数值模拟实例225
13.5.1 开式模锻的变形模拟225
13.5.2 闭式模锻的变形模拟227
13.5.3 火车车轮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229
13.5.4 叶片精锻成形的三维有限元分析229
13.6 板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实例232
13.6.1 板料弯曲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232
13.6.2 板料拉延变形过程的数值模拟233
13.6.3 管材弯曲的数值模拟235
13.6.4 管材胀形的数值模拟235
13.7 连续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实例239
13.8 镁合金轮毂半固态触变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13.9 变形过程热场的数值模拟实例244
13.9.1 挤压过程热效应的模拟计算244
13.9.2 镁合金连续铸轧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244
13.9.3 铜扁线连续挤压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246
第14章 有限元在金属微塑性成形中的应用249
14.1 金属微加工过程中的尺度效应249
14.2 反映尺度效应的连续介质物理模型251
14.3 应变梯度偶应力理论简介252
14.4 应变梯度偶应力理论的有限元实施253
14.5 应变梯度非协调元构造255
14.6 数值算例257
14.6.1 具有尺度效应的线弹性薄梁弯曲问题257
14.6.2 小孔应力集中问题中的尺度效应258
14.7 超薄板料微弯曲成形过程中尺度效应的数值研究260
14.8 讨论265
第15章 无网格法及其在塑性成形模拟中的应用266
15.1 无网格法简介266
15.2 无网格法基本原理与分类268
15.2.1 微分方程的离散方案268
15.2.2 近似函数的构造270
15.3 无网格法实施过程274
15.4 无网格法在塑性成形模拟中的应用实例275
15.5 讨论与展望280
参考文献282 2100433B
谢水生,1944年生,江西赣州人。现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1986年于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压力加工分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理事、半固态加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核材料专业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半固态科学委员会委员,《稀有金属》、《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有色金属再生与应用》期刊编委,南昌大学、燕山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研究,主持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N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四等奖多项,国家专利14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金属塑性成形理论》、《金属塑性成形工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金属塑性成形的试验方法》、《铝合金材料的应用与技术开发》、《铝加工问答50017I》、《金属半固态加工技术》、《镁合金制备及加工技术》等,组织《铝加工技术实用手册》的编写工作,参加《有色金属手册》、《中国材料百科全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手册》的编写工作。
李雷,1975年4月生,山西原平人。200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于海亮集团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骨干教师,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4项,国家“863”高技术课题2项;目前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铜合金加工技术以及金属成形数值模拟技术。
首先对这两个概念明确一下: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韧性:材料的断裂前吸收能量和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显然这两个概念不是在一个范畴的但两者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与韧性相对的是脆性,材料在断...
这个里面用到的关键技术就是单元生死,如果你其他部分已经掌握,这个不难学,如果你其他的部分还是很模糊,那这里就很难给你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了,具体操作更是很难说明了,比较ansys比较难学
1、屏体采用铝合金拼装而成,外框采用0.8mm镜面不锈钢包边;2、骨架采用2mm冷轧板压折,用5mm锣栓坚固,横梁用2.00mm冷轧板压折,板面与横梁之间用50mm×8mm双头锣栓连接固定,前后可调;...
随着高含二氧化碳、硫化氢及元素硫等油气田的相继出现,油管、套管的腐蚀问题越来越突出,并直接影响到油气田的经济开发和安全开采。针对机械复合管塑性成型过程中的力学问题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建立了模拟双金属复合管塑性成型的参数化有限元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得出了双金属复合管所需的最小成型压力和成型后内外管间的结合力,分析了双金属复合管在塑性成型过程中内外管的接触压力、径向应力应变等力学特性。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的几何尺寸、材料模型以及加载压力等参数均可以根据计算需要设定,可用于模拟不同材质和不同尺寸的双金属管在塑性成型过程中的力学特性研究。
分析了普通金属锚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新型金属粗尾锚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锚尾的工作状态进行了模拟, 对比分析了在承受相同载荷情况下普通金属锚杆与粗尾锚杆的差异, 得出了粗尾锚杆性能上优于普通锚杆的主要结论.
本书为机械工业部重点教材,全书阐述金属塑性成形过程模拟基本理论和实施方法,内容包括金属塑性变形力学基础,塑性成形过程的上限元模拟、刚塑性和刚黏塑性有限元模拟、小应变弹塑性和有限应变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动力分析方法和塑性成形过程的物理模拟等;有两章分别讨论体积成形的有限元模拟和板料成形的有限元模拟;在附录中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刚塑性有限元模拟的教学程序。书中也反映了当前上述各种塑性成形模拟方法的新成果和最新进展。 本书为高等院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材料加工工程等有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并可供从事金属塑性成形和模具CAD的科技人员参考。
《金属塑性成形CAE应用:DYNAFORM》以基于板料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5.9软件为平台,在详细介绍板料冲压成形CAE分析涉及的基础理论及DYNAFORM5.9软件的基本特点等内容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教研经验和丰富实践经验,选取8个典型板料冲压成形模拟实例及4个先进冲压成形模拟实例,对具体零件冲压成形CAE分析的具体操作步骤及工艺设置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以引导读者掌握应用DYNAFORM5.9软件解决板料冲压成形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金属塑性成形CAE应用:DYNAFORM》可作为从事板料冲压成形方向CAE分析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培训DYNAFORM5.9软件的初/中级应用教程,也可作为国内各大专院校的本、专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等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的主讲教材或参考教材。
板料成形
其成形方法主要有真空成形法。
真空成形法有凹模法和凸模法。将超塑性板料放在模具中,并把板料和模具都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向模具内吹入压缩空气或将模具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使板料贴紧在凹模或凸模上,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工件。对制件外形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或浅腔件成形时用凹模法,而对制件内侧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或深腔件成形时则用凸模法。
真空成形法所需的最大气压为105Pa,其成形时间根据材料和形状的不同,一般只需20~30s。它仅适于厚度为0.4~4mm的薄板零件的成形。
板料深冲
在超塑性板料的法兰部分加热,并在外围加油压,一次能拉出非常深的容器。深冲比H/d0可为普通拉深的15倍左右。
挤压和模锻
超塑性模锻高温合金和钛合金不仅可以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成品率。所以,超塑性模锻对那些可锻性非常差的合金的锻造加工是很有前途的一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