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节约利用研究 | 成果登记号 | 20120248 |
---|---|---|---|
第一完成单位 |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 项目类别 | 科研项目 |
本项目系统研究了开发区产业特征与用地效益、效率,总结了江苏省开发区区位选择与产业发展特征,及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效率的研究,揭示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过程与规律;界定开发区集约节约利用的内涵,基于江苏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效率,结合国土资源部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适用于江苏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投入、产出及贡献研究。首先对开发区单位面积土地的资本、劳动力与科技水平、强度进行评析,对开发区GDP、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财政收入、工业化城市化角度分析开发区发展的主要贡献。江苏省开发区集约发展模式、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与潜力研究。探索性研究土地要素对江苏省开发区发展的贡献度,并结合劳动、资本三要素的投入对开发区集约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构建适合江苏省省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水平进行分析与对比,并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进行研究。基于江苏省城市融合型、工业集聚型、商贸出口型等不同发展特征的典型开发区开展节约集约利用案例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20120248 |
项目名称 |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节约利用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 |
主要完成人 |
陆效平、严长清、吴群、李炜玮、鲍桂叶、杨兴典、金志丰、彭建超、陈伟、曹春燕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8-10-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9-12-01 |
任务来源 |
国家计划; |
该单位为省国土厅直属处级事业单位,待遇为事业单位待遇,如是正式事业单位编制的话,待遇还行。不知道楼主的待遇好坏标准如何,言尽于此
一. 江苏省已经颁布《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1. 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由市、县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征地补偿和征地补偿安置费用的解缴;劳动和社会...
属于淮安的江埔区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位于市区东侧,现辖三个乡和五个办事处,行政管辖面积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随着淮安民航机场的兴建,铁路网、...
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意义
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意义
[1]中国土地学会.2009-2010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陈利根,郭立芳.我国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3):1-5.
[3]卢新海.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2):40-42.
[4]牛星,欧名豪.青岛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5):47-51.
[5]邵晓梅,王静.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1):75-81.
[6]龙花楼,蔡运龙,万军.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0,55(6):719-728.
[7]吴郁玲,曲福田,冯忠垒.我国开发区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112-116.
[8]姜开宏,陈江龙,陈雯.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4(12):16-21.
[9]王广洪,黄贤金,姚丽.国家级园区用地相对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4):18-25.
[10]吕俊仪.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11]刘俊,谭春婵.广东省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1):90-94.
[12]赵丽,付梅臣,张建军,等.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2):89-94.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2,01
刊名: 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2012
期: 01
页: 217-221
页数: 5
印刷页码: 208-212
国土部部长姜大明日前签署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发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这是我国首部专门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行规范和引导的部门规章,其中,重点提出对建设用地进行总量控制,对存量用地要注重盘活利用。
《规定》提出城乡土地利用应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禁止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城市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同时,城市建设用地应因地制宜采取组团式、串联式、卫星城式布局,避免占用优质耕地。
《规定》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提出各类有偿使用的土地供应应充分贯彻市场配置原则,运用土地租金和价格杠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强调除军事、保障性住房等特殊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供应外,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实行有偿使用。
作者: 黄建洲;刘学录;马艳霞
文章题名: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Land Intensive Use in Development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标识号: ISSN:0439-8114CN:42-1255/S
中文关键词: 土地评价;综合集约度;相对集约度;甘肃省开发区
英文关键词: land evaluation;intensity;relative intensity;development areas in Gansu province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0902-09); 国土资源大调查之甘肃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汇总项目
分类号: 中图分类:F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