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9年4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承担省部级以上公益性科研计划项目52项,其中:农业部“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资金项目1项、农业自主创新项目5项、省科技厅项目14项、省海洋与渔业局项目31项等。
1978年以来,研究所官共获得各级成果奖励75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次,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次,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49项次,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次,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1项次。培育出紫菜新品种“苏通1号”,“苏通2号” 2个 。
据2019年4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85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中级15人;博士8人,硕士28人。全所共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省“333”人才培养对象7名,省“六大高峰人才”5名 。
据2019年4月研究所官网资料显示,研究所设有业务研究室7个,直属科研基地1个,研发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2个,公益服务体系机构3个,专项技术推广、服务点2个(分别位于海安县和赣榆县)。
业务研究室:海洋渔业资源研究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研究室、养殖技术研究室、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室、国家级紫菜种质库、江苏省文蛤良种场、海洋滩涂生物研究室。
直属科研基地:江苏省海水增养殖技术及种苗中心(位于启东市吕四港镇,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研发中心:江苏省海洋经济贝类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条斑紫菜种质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海水养殖鱼类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海洋渔业减灾防灾研究开发中心。
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水鱼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公益服务体系机构: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江苏监测站、东海区渔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江苏监测站、农业部渔业行业职业技能江苏鉴定站 。
1957年8月17日,在南京成立“江苏省水产科研所筹备处”。同年10月正式批准成立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58年4月,水产部在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江水产研究所。
1960年6月,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划归省农科分院领导。1962年5月,两所移归省水产局领导。1965年9月,两所分开。长江水产研究所109人迁往湖北省沙市。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科研工作基本停顿。1969年12月,撤销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仅留19人并入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建立水产组。
1976年4月,恢复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建制。由于省交通厅未能归还原所址,改在原所的牛蛙试验场重建。1978年5月,经省革委会批准,江苏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一分为二,分别设立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南通市建所。
1989年7月,迁往南通市教育路31号办公 。
应该是正厅级单位事业编制。
可能是最近才有招生的,中科院的网站上找不到http://www.gscas.ac.cn/gucascn/Presentation/DetailContent.aspx?ChannelID=96&Top...
国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于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国家海洋规划、立法、管理的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属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局。国家海洋局是国土资源部管理的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依...
2011年1月,由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的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闽江水系重要经济鱼类遗传背景研究”、“鳗池藻相人工定向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及“优质鱼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研究”三个项目日前分别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1月1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长江口洄游性鱼类资源现状与保育利用的研究”和“点篮子鱼规模化繁育与养殖技术应用与示范”通过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组织的专家验收。
随着航天和航空遥感技术的发展,航天和航空遥感技术逐渐应用于海洋探测,形成天基海洋环境遥感。天基海洋遥感具有观测范围广、重复周期短、时空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全球海洋成像,可以观测船舶不易到达的海域,可以观测普通方法不易测量或不可观测的参量,成为继地面和海面观测的第二大海洋观探测平台,也成为发达国家竭力争夺的海洋高科技之一。近年来,美国、欧洲、日本等航天大国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海洋发展规划。
国外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地形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1)SeaStar卫星
1997年8月,美国发射了SeaStar海洋水色卫星。星上装载有第二代海洋水色传感器,共有8个通道,前6个通道位于可见光范围,7、8通道位于近红外,中心波长分别为765nm和865nm;地面分辨率为1.1km,该卫星现仍在运行。
2)EOS卫星系列
EOS系列中的EOS-AM卫星主要用于陆地和大气观测、物理和化学、气候环境调查。第一颗EOS-AM卫星Terra于1999年12月18日发射。EOS-AM1卫星装载五个主要仪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N)、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器(ASTER)、多角度成像光谱仪(MI-SR)、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和对流层污染仪(MOPITT)。EOS-PM卫星共计三颗,第一颗EOS-PM卫星Aqua于2002年5月4日发射;EOS-PM2卫星Aura于2004年7月15发射;EOS-PM3于2010年12月发射。
EOS-PM卫星装载的仪器有:先进的微波探测器(AMSU)、微波湿度探测器(MHS)、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N)、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多通道微波成像辐射器(MIMR)。
3)Geosat卫星
1985年3月,美国海军发射了Geosat大地测量卫星,也是一颗海洋地形卫星,星上装载的唯一传感器是一部Ku波段(13.5GHz)的雷达高度计。该卫星以军用为主,用于测量海洋表面有效波高,研究地球重力场、海潮和海面地形等,鉴于卫星轨道误差大(50cm)和数据保密等原因,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998年2月,美国海军又发射了Geosat的后继卫星GFO-1,运行至今。
航空海洋探测采用固定翼飞机和无人机为传感器载体,具有机动灵活、探测项目多、接近海面、分辨率高、不受轨道限制、易于海空配合而且投资少等特点,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遥感平台,通过搭载的微波和光学遥测设备,能够实时获取大气海洋环境资料。在军事上,由于无人机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得到了广泛应用。典型代表有美国的“全球鹰”、“捕食者”,澳大利亚的Aerosonde等无人机。
山东青岛打造国际海洋名城。资料图 钟欣 摄
中新网烟台6月6日电 题:
山东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 建设海洋强省
作者 王娇妮
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海洋新兴产业壮大……拥有全国六分之一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第一的山东省正发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建设中国海洋强省。
山东烟台近年来在海工装备等产业实现了突破式发展。(资料图) 钟欣 摄
今年5月,《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推出海洋发展“十大行动”,提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力争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强省。
提及山东的海洋科技实力,首先提到青岛。一组数据颇具说服力: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
“蛟龙”“海龙”“潜龙”“大洋一号”等中国海洋科技名片近年来纷纷从青岛发出,名扬世界。
青岛港还建成了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现了吊装、运输等作业全过程的无人化。过去五年,青岛海洋经济一直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2017年该市海洋生产总值达2909亿元(人民币,下同)。
根据“行动方案”,山东将提升青岛在重大海洋科技创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国际先进的海洋创新中心、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海洋名城。
山东另一座重要港口城市烟台近年来在海工装备等产业实现了突破式发展。累计有十余座身披五星红旗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和十余座自升式钻井平台从烟台中集来福士船厂驶出,奔赴挪威北海、墨西哥湾、巴伦支海等海上油田作业。其中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钻井深度超过15000米,去年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海底可燃冰的开采。
山东“下大气力保护好海洋”,着力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资料图) 蔡红文 摄
目前烟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深水油气平台建造基地,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八成出自这里,海工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从10%提升到60%。
中国渔业大市山东威海正积极探索海洋经济转型,推进渔业资源开发由近岸浅海向深海远洋拓展,发展远洋渔业等。威海专业远洋渔船总体规模占山东省80%,作业区域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等海域。
“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洋生态文明格局在山东加速形成。(资料图) 蔡红文 摄
据悉,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山东还“下大气力保护好海洋”,着力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并围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争取各类资金实施海洋环境保护重大工程,“水清、岸绿、滩净、湾美、岛丽”的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加速形成。
预计到2022年,山东重要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90%,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
山东海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港口年吞吐量超过15亿吨。2017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4万亿元,同比增长8%,约占该省GDP19.9%。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了包括海洋站、浮标、调查观测船、海监飞机,以及利用国外遥感卫星资料的海洋环境初级监测网,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1)起步晚,能力弱
我国的海洋科学研究起步较晚,海洋观测能力建设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观测内容少,精度低,无法满足现代海洋军事活动的需要。观测仅以岸基站常规监测为主,主要依靠国家海洋局的若干观测站、固定浮标以及少量ARGO浮标,以及近年来建立的海底观测网,缺少海上固定式长期海洋综合观测平台,无法满足海洋科学研究长期、连续、实时、多学科同步的综合性观测要求。而美国有基于NOAA的90个浮标、60多个海岸自动观测网以及多源卫星构成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2)时空覆盖范围与监测尺度远远不够
我国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海洋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但是由于缺少水下观测节点,加之国外遥感卫星资料来源十分有限,因此对第二岛链附近相关海域、台湾周边、南海及重要出海通道的监测能力十分薄弱;缺少水下自主浮动节点,只能观测点、面或某一层次的海洋环境要素,立体探测能力几乎是空白,缺乏重要海域的长期断面观测数据;和海军活动、水下资源开发密切相关的深、远海立体监、探测技术尚处于空白阶段,无法满足我海军走向大洋,成为蓝水海军的需求。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
1)大力发展基于卫星的全球海洋环境探测体系,同时发展基于无人机的区域海洋环境机动探测系统,两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2)建立高密度立体观测网络,从总体上看,国际海洋观测的目标是建立全球联网的立体观测系统,已发展起包括卫星遥感、浮标阵列、海洋观测站、水下剖面、海底有缆网络和科学考察船的全球化观测网络。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在关键海区建立多参数长期、立体、实时监测网,有效、连续地获取和传递海洋长时间序列综合参数。要加大重要现象与过程机理的强化观测力度,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和观测仪器,如将声学、遥感等手段更多地运用于海洋观测,使得点、线、面结合更为紧密,对区域进行有效监控。
3)发挥各行业优势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由于海洋监测技术涉及的学科繁多,且一个单位或一个团体又不可能在海洋监测技术各学科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就必须先梳理海洋观测技术核心技术,紧跟该领域世界发展潮流[9~11],提出一批极具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寻找有实力的研究队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海洋科研院所、高校和军工单位、地方企业有序的联合起来,充分发掘海洋监测技术与其它行业的共性技术,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构建一支高效稳定的海洋观测技术科研团队和人才梯队以不断提升海洋观测的竟争力。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