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档案法》的实施。
(二)研究制定地方性档案法规、规章,并负责解释工作,依法履行本行政区域档案行政管理职能。拟定全省档案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并负责贯彻执行工作。
(三)对全省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协调省属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各市、县(市、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及经济、科技、重点工程等领域档案工作。
(四)集中统一管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纪委及省级各机关、单位的重要档案和历史、社会档案资料,做好各类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等项工作,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五)组织档案的利用、编研、宣传、出版工作,有计划地公布档案史料,组织开展档案史料陈列展览等教育活动,向社会提供广泛的服务。
(六)组织实施档案技术保护工作。
(七)负责全省档案现代化建设和档案科研管理工作,组织档案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现代科技成果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依法监督管理档案技术产品,推动全省档案科技发展。
(八)制定全省档案工作队伍建设规划,组织档案的专业教育和档案专业干部培训工作。负责全省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有关工作。
(九)组织全省档案工作外事活动;收集散失在国外的有关江苏的档案文件和历史资料。
(十)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宜。
馆藏档案资料76万余卷册,历史跨度近500年,包括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档案,载体形式有纸质、录音、录像、影片、照片、光盘、缩微胶片、实物等。馆藏《韩国钧朋僚函札》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档案馆以建成档案安全保管的基地和服务大众的信息中心为目标,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开辟查档“绿色通道”,实行全天候无假日接待,面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通过“江苏档案”门户网站,搭建起与社会广泛联系的“空中桥梁”,为推进江苏“两个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江苏省档案馆新馆已奠基兴建。新馆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设计体现了档案馆的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将展现出江苏档案事业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江苏省档案馆系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国首家国家一级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8月,原名为"江苏省国家档案馆",馆址设在南京市中山北路32号(原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内)。隶属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业务受国家档案局指导。
195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发布后,江苏省国家档案馆更名为"江苏省档案馆",成为党政档案合一管理的文化事业机构,隶属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由省委秘书长直接领导。馆内分设党群机关档案管理组和政府机关档案管理组。
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江苏省档案管理局,与江苏省档案馆合署办公,为一级局,正厅级,下设办公室、一般档案指导组、技术档案指导组、利用研究组、整理保管组。1961年,馆址迁至南京市马鞍山一号。
文革初期机构撤消,仅留4人看管档案。1969年成立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档案馆,内设保管、调研、行政3个组,馆址迁到南京市青岛路1号,同年在盱眙县建立一座战备后库(718库)。1978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决定恢复档案局,与省档案馆合署,下设办公室、业务指导处、档案处(即档案馆)。1982年12月,718库移交省司法厅使用。
1984年机构改革,局馆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合署体制,副厅级,列入政府编制序列;档案馆内设征集、管理、编研和技术四个部门。
1990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厅务会议根据政事分开原则决定,江苏省档案局与省档案馆分开。省档案局为省政府职能部门,省档案馆为省委、省政府直属文化事业单位。
1995年8月,根据苏发(1995)20号文件精神,江苏省档案馆与江苏省档案局合并,为省委、省政府正厅级事业单位,由省委办公厅管理,列编制101人。省档案馆内设机构9个,包括办公室和人事处2个综合处室,6个职能处室。直属事业单位3个,分别为江苏省档案开发服务中心、《档案与建设》编辑部和江苏省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职能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二)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
现在基本上很多城市都会设立房产局,娄底市也是如此,一般房产局的设立对我们人民群众是非常有好处的,不仅能够贯彻实施国家的相关规定,而且还能够建设规划很多比较好的问题,对各类房屋的产权变更也可以实行登记和...
机构职责一、负责全国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拟订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方针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起草相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制定部门规章、参与拟订有关国家标准和规程并指导实施。组织开展森林资源、...
办公室
人事处
机关党委工会
业务指导处
科技处
法规宣教处
征集接收处
社会事业档案管理处
管理部
保护技术部
利用部
江苏省档案局局长、江苏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
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项瑞荃
江苏省档案局纪检组长——贲道红 2010-10-09
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顾祖根
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 张姬雯
江苏省档案局副局长、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赵深
江苏省档案局巡视员---齐丽华
江苏省档案局副巡视员——欧阳旭明 2100433B
交通厅 (局)职能 一、 交通厅 (局)下属的处、科(室) 政策发规处;财务处(审计处) ;省纪委驻厅纪检组、省监察厅驻厅监察室;省海员交通工 会;航空产业处;综合计划处;科技处;机关党委;航道局;规费征稽科;局科技信息科; 厅办公室;老干部处;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交通战备办公室;政治处;省港口管理局;江苏 省交通厅公路局(省高速公路路政总队) ;规划计划科;技术信息科;路网调度办公室;收 费道路科; 江苏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省交通厅运政稽查总队) ;省铁路办公室;省地方海 事局 (省交通厅安全生产处、省船舶检验局 ); 二、对外业务的处、科(室)的职能 政策发规处 : 工作职能: 1. 负责交通行业政策研究和法制工作; 2. 指导交通行业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工作; 3. 负责行业立法的规划、组织、协调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起草工作; 4. 负责交通行政复议和执法监督工作; 5. 承办厅机关的行
厅局名称 机构职能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江苏省交通 运输厅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组织起草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规章 草案,拟订交通运输行业有关政策并监督实施, 指导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游庆仲 江苏省交通 运输厅厅长 52853053 厅许可项目 水路运输经 营 国际船舶管 理 (二)组织编制全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组织拟 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港口、航道、地方铁路、民 用航空和交通物流业等行业规划。指导编制城市 客运发展规划,参与城市客运有关设施的规划, 指导交通运输枢纽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交通 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负责交通运输行业统计 和信息发布工作。 建设港口设 施使用港口 岸线 在高速公路 收费站区、 服务区设置 广告设施 (三)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和大中型交通工程 建设。负责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 行业管理。负责全省港口岸线、陆域
团风县档案局(馆)
团风县档案局(馆)是1996年5月随团风县成立而设立。局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履行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属县委、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团风县档案局(馆)根据“三定方案”,下设“两股一室”,即办公室、监督指导股、保管利用股,核定全额财拨事业编制7人(原定编5人,2008年增编2人),其中局(馆)长1名,副局(馆)长1名,股级干部3名。现有在册干部7人,其中在职4人,退休3人。2010年,团风县档案局根据档案事业发展需要,引导成立了团风县档案技术服务中心,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为全县各级各单位从事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和档案用品代购服务,现有从业人员5人。
团风县档案局(馆)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2008年在县政府办公大楼建成了130平方米档案馆库房和档案检索室、阅览室,配备了档案密集架、防磁柜、除湿机、空调等设施设备。现馆藏17个全宗近3万卷册,主要是建县前乡镇机关档案、县直部分单位档案等,同时还收集、征集到团风革命历史、团风名人、重大历史事件档案,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不断丰富。馆内档案信息化工作随建馆同时起步,建立了馆藏档案全部目录数据库和部分全宗全文数据库,建立了“团风档案信息网站”和“团风档案馆电子查询系统”。档案馆接待利用人次逐年增长,现年均达到500余人次。
团风县档案局(馆)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档案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得到加强和发展。被评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全省整体推进扶贫开发“三农”档案工作示范县、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业务指导先进县、全市先进档案局、全市平安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文明单位等。
中共蚌埠市委办公室挂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国家保密局)、市档案局牌子。 2100433B
福建省档案局(馆)局(馆)长 卓兆水
福建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 黄建峰
福建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 马俊凡
福建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 游富明
福建省档案馆副巡视员 蔡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