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30厘米。根茎较短,长5-10厘米,横走或斜伸,芳香,外皮淡黄色,节间长1-5毫米;根肉质,多数,长可达15厘米;须根密集。根茎上部多分枝,呈丛生状。叶基对折,两侧膜质叶鞘棕色,下部宽2-3毫米,上延至叶片中部以下,渐狭,脱落。叶片质地较厚,线形,绿色,长20-30厘米,极狭,宽不足6毫米,先端长渐尖,无中肋,平行脉多数。
花序柄长2.5-9(-15)厘米。叶状佛焰苞短,长3-9(-14)厘米,为肉穗花序长的1-2倍,稀比肉穗花序短,狭,宽1-2毫米。肉穗花序黄绿色,圆柱形,长3-9.5厘米,粗3-5毫米,果序粗达1厘米,果黄绿色。花期5-6月,果7-8月成熟。
栽培的金钱蒲,个体很小,一般高仅3-5厘米,应属该种范畴。但在野生植物的干标本上,该种与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很难识别。因为叶片和佛焰苞的长短宽狭都有很大的相对性,随生长季节的不同和局部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据中医和老药工的经验,鲜植物较易区分:石菖蒲叶片质地薄,较宽长,揉之气味辛辣,多生长于沼泽或浅水域;金钱蒲叶片厚,较窄小,芳香,手触摸之后香气长时不散,因谓“随手香”,多生长于湿地或石上。
金钱蒲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中国各地常栽培。生长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水旁湿地或石上。
金钱蒲喜阴湿环境,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忌干旱,以沼泽、湿地或灌水方便的砂质壤土、富含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常在9-10月进行分株种植,即除去枯黄老叶后,将植株分为5-10个分蘖的小株,然后种植浇水。喜阴,荫蔽度为60-70%。喜欢通风好的环境,通风不好的情况下会腐烂,所以盆栽金钱蒲需隔日清除腐叶。
药用:根茎入药, 味辛,苦,性温,能开窍化痰,辟秽杀虫。主治痰涎壅闭、神识不清、慢性气管炎;痢疾、肠炎、腹胀腹痛、食欲不振、风寒湿痹,外用敷疮疥。兽医用全草治牛臌胀病、肚胀病、百叶胃病、胀胆病、发疯狂、泻血痢、炭疽病、伤寒等。
观赏:常作为景观植物盆栽或园林水景时点缀使用。
金钱蒲的花语和象征意义是“驱邪避害、长寿康宁”。
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始生。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其叶纤细多节,星青録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可增添情趣;古代准士们常将它晒干之后置入布袋内做成香发佩,味道清。
[目的]为揭示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制定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方法]以2000和2015年金钱河流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对影像进行分类,采用叠置分析得到200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方式转移矩阵;利用Fragstats软件在景观格局分析中采用了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在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分别选取不同景观指数,系统分析了金钱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景观格局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近15年来金钱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明显变化,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分别增加了620.33、386.58、45.32 km~2,而水域、未利用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555.34、452.71、44.17 km~2。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水域面积始终占据优势,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明显增加且破碎程度降低,分布呈现集中化,水域周边的景观要素增多。[结论]流域内水域面积减少明显,其主要原因是降水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草地面积增多,主要转入类型为水域,多为断流的河流以及变小的河道;林地面积的增多以及耕地面积的基本平衡与政府施行的退耕还林、林地耕地保护政策有很大关系,因此短时间内政府政策的导向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景观格局的数量分析上研究区的破碎程度降低,景观呈均衡化趋势发展。
金钱榕,学名叫圆叶橡皮树,桑科榕属多年生常绿乔木。金钱榕适应性极强,是家庭养花或厅堂装饰摆放的常见花卉。它的造型非常重要,市售的金钱榕并不是真正的金钱榕,都是用其他花木主干做砧木,嫁接金钱榕枝条后再修剪、盘扎成"丰"字形出售,如图所示。
常绿多年生草本,株丛矮小,高约20厘米,根状径地下匍匐横走。叶条形,基生,无柄,叶片中有黄色条斑,花淡黄绿色。
可用做地被植物,或花坛镶边材料。
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