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济南 300×300工程板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大连市亿峰石材商行
济南 600×1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大连市亿峰石材商行
济南 600*600*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北京市泉万隆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 花岗岩板 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13% 汨罗市协盛石材有限公司
济南花白 600*600*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北京市泉万隆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济南青光面 600*600*3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嘉祥县嘉盛达石业有限公司河南销售
济南青光面 300*30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2 13% 嘉祥县嘉盛达石业有限公司河南销售
济南曳引轮 Φ650×115×4×16/1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广西南宁宏旺电梯配件经营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1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9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4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2月信息价
绿化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济南市水泥稳定沙石 2.0|20t 1 查看价格 孙先生 山东  济南市 2017-07-25
五个振兴 1200×2000mm(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各20个字|20套 3 查看价格 广东恒创标识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9-02
不锈钢烤漆字(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 1.2×0.26|5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冠庆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28
产业功能定位 视频 产业功能定位|120秒 3 查看价格 深圳泰尔智能视控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7-06
乡村振兴过道 乡村振兴过道 10厘PVC板UV,文字单个立体字 35|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千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2-02
乡村振兴过道 乡村振兴过道 10厘PVC板UV,文字单个立体字 358cmX67cm|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提莫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06-28
产业生态体系 视频 产业生态体系|360秒 3 查看价格 深圳泰尔智能视控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7-06
网络规划实施及系统安装调试 网络规划实施及系统安装调试|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赛瑞电子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1-14

济南市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常见问题

  • 济南市历城区华山片区怎么规划?

    根据规划,华山片区的大致范围为西到二环东路、北到济青高速、南到小清河之间的三角区域。华山片区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其中大约一半要建华山水景园。根据初步设想,华山水景园内将建华山秋色景区、南入口...

  • 济南市臧家屯南区在北湖规划内吗?

    北湖在顺河高架东面,早晚要拆的,越晚越贵,多好。

  • 济南市园林规划局地址在哪?

    济南市园林规划局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马鞍山路34号,主营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马鞍山路34号

济南市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文献

加快推进济南市住宅产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济南市住宅产业化进程

格式:pdf

大小:421KB

页数: 2页

评分: 4.6

近两年来,济南市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总体要求,坚持把住宅产业化发展作为实现房地产业、建筑业及建材工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开展了住宅产业化工作体系的研究和推进.特别是2012年我市获批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以来,全面加快了工作进程,使住宅产业化工作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一、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立即下载
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 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

格式:pdf

大小:421KB

页数: 8页

评分: 4.7

关于印发《济南市加快推进建筑(住宅) 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和高新区建委(建设局)、发改委、经 信委、财政局、国土分局、规划分局、住房保障管理 局、科技局、质监局,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部 品(件)生产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落实《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住 宅产业化工作的通知》 (济政办字〔 2014〕22号)文件 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产业化发展,明确建筑(住 宅)产业化发展初期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市城乡建设 委、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住 房保障管理局、科技局、质监局联合制定了《济南市 加快推进建筑(住宅)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执行。 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济南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济 南 市 财 政 局 济 南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济 南 市 规 划 局 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

立即下载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皖政〔2009〕5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六日

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钢铁产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产业。在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落实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已经省政府同意发布的八大支柱产业规划的基础上,特编制《安徽省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远期到2020年。

一、我省钢铁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产业现状。

2008年,我省共生产钢材1906.6万吨,比上年增长7.7%;钢1770.2万吨,增长6.1%;生铁1637.2万吨,增长8.1%;实现工业增加值398亿元,增长36.6%;实现销售收入1323亿元,增长46.4%;实现利税105亿元,增长16.6%。同时,全省基本完成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200万吨、铁680万吨的任务。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钢铁产业拥有一批优势产品。马钢公司大型U型钢产量居全国第1位,中小型钢产量居全国第1位,大型H型钢产量居全国第2位,铁道用钢材产量居全国第4位;芜湖新兴铸管公司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国第1位;天大石油管材公司的石油井管已占市场份额的10%以上。拥有较好的科技研发基础。有国家级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级钢铁材料理化检验试验室、国家级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有多所国家级与省级专业设计研究院所及高等院校。拥有较强的钢铁装备制造能力。拥有大型矿山、焦化、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成套设备和备件自制能力。其中大型冷、热连轧机架,潜孔钻机,大型磁、浮选设备,环保设备,矿山服务车的制造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制造了亚洲最大的300吨转炉大包回转台和大型环保干熄焦车辆。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影响我省钢铁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严重。当前钢铁市场出现萎缩,产量大幅下降,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企业经营比较困难。二是原料严重依赖进口。目前我省铁精矿70%靠进口,原料供应不确定性增多,风险较大,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高档次产品比例小。钢材品种不全,产品质量、档次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钢铁产能进一步扩大难以获批。当前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全国钢铁产能已严重过剩。因此,国家严控各地新上产能,即使我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需扩大产能,也很难获批。

当前我国总体上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随着铁路、公路交通以及汽车、装备制造、轻工家电、造船工业的大力发展及城镇化建设,对钢铁需求旺盛的基本面不会变。同时,我省具有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科技等优势。随着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在新一轮国家钢铁产业振兴中,我省钢铁工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集中度、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围绕总量调控和淘汰落后,大力推进联合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重点进一步向优化品种、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转变,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大力推进钢铁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高性能优质钢铁新材料体系。

(二)基本原则。

1.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做专、做精、做强优质钢铁材料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2.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推动省内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支持优势企业到海外进行资源开发,建立海外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

3.总量调控和淘汰落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分布等条件,切实做好钢铁产业布局和总量调控工作,进一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4.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管理与指导,鼓励支持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

(三)振兴目标。

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借鉴太钢发展经验,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出一条以品种、质量、成本、服务取胜的安徽钢铁发展之路。

1.总量发展到合理水平。到2011年,全省钢产量达到3200万吨,优特钢比例达到60%以上,其中,马钢集团公司形成2000万吨钢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到2020年,全省钢产量达到5000万吨,马钢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

2.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到2011年,马钢等重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全部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主要骨干企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行业整体水平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11年,取得省、国家行业技术进步二等奖以上1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5项,技术创新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达65%。

3.产品结构得到显著改善。加大我省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力度,继续保持车轮产品世界第一的位次,将居全国前列的H型钢、管线钢、冷镦钢等优势产品进一步做大,同时加快发展汽车板、家电板、高速车轮等市场潜力大的产品(汽车板、家电板、高速车轮占总量的比例由2008年的0.5%、5%和5%提高到2020年的5%、15%和15%)。

4.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到2011年,实现钢铁产业技术经济指标的全面提升,重点骨干企业吨钢综合能耗620千克标准煤、吨钢耗新水量5吨以下、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2千克以下、吨钢SO2排放量1.8千克以下;基本实现二次能源100%回收利用、冶金渣100%综合利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基本实现余热发电。

三、调整和振兴重点

(一)重点产品。

1.板带类产品。开发生产市场急需的高强、高质量的汽车板、家电板、管线钢、桥梁板、造船板以及高档精品建材板等板材。扩大马钢在汽车内衬板、结构板和中低档车用面板上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解决中高级轿车面板的技术问题,确保我省在高端板材市场的竞争力。

2.型钢产品。重点开发微合金化高强度建筑用耐火、抗震H型钢系列,铁道车辆、集装箱等耐候H型钢系列,高韧性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薄壁轻型与厚壁重型H型钢等专用和特殊的H型钢精品材,进一步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开发矿山、输电工程用新一代高强耐蚀、耐候型钢等。

3.线、棒材产品。生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紧固件用冷墩钢、制绳、PC钢丝及钢绞线用硬线、焊条及焊丝用线材,弹簧钢及轴承钢等高级线材品种。重点开发高强在线软化处理的高性能冷镦钢,以汽车轻量化为目的的高屈服强度、高疲劳强度的非调质钢等。着重开发合金钢、高级碳素钢等高性能级别的大型棒材,满足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的需求。

重点发展细晶热轧钢筋、多种微合金化方法生产高强度建筑用钢品种;开发高层建筑、立交桥、大跨度的厂房、地下管桩等需要的强度更高的热轧钢筋、功能性钢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和建筑用高强度盘条及其它专用盘条。

4.车轮及盘环件产品。重点开发火车高速车轮、货运重载车轮和城市轨道运输低噪音车轮精品系列,特别是350km/h的高速铁路列车车轮。支持马钢尽快完成国家铁道部定点研发的动车组高铁用高速车轮,力争2009年上半年生产出合格品。开发高质量汽车轮辋、汽车车轮用钢,为机械加工提供优质大型盘环件产品。

在发展上述重点产品的同时,加快发展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产品、优质铸造生铁产品以及钢铁装备制造业等产品。

(二)产业布局。

1.建设马鞍山、芜湖为龙头的沿江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马鞍山、芜湖钢铁资源优势和加工优势,以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冷热轧薄板、彩涂板、镀锌板、H型钢、车轮轮箍、高速线材、高速棒材、冷墩钢和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优质碳素钢、双相不锈钢等钢种生产为目标,开发高档汽车和家电用薄板、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高速车轮轮箍、汽车车轮、优质球墨铸管、大口径厚壁铸钢管、抗蚀高强石油管、高钢级石油套管,高强度机械装备制造业用钢和优质铸造生铁等,打造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

2.建设省会经济圈优质钢铁材料生产基地。依托合肥科技和制造业优势,突出发展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高效节约型建筑用钢材,大力发展优质冷、热轧板(卷),冷、热镀锌板,彩涂板,H型钢,不锈钢铸件与管材,大口径厚壁X80、X100及以上高钢级管线钢管,矩形、异形直缝埋弧焊管,高精度冷拨管等钢材的深加工。结合国家已经批准的马钢(合肥)公司轧钢系统搬迁计划,利用我省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对合肥市区的冶炼能力实施同期搬迁,形成以马钢(合肥)公司为龙头的优特钢生产基地。

3.建设富有安徽特色的优特钢产业基地。围绕国家稀缺、我省空白、市场急需的产品,在我省淘汰落后1200万吨产能的基础上,实施压小上大,通过技术改造重点发展12家特钢生产企业,使特色品种优势更加明显,形成若干个特钢加工产业基地。

4.建设优质铁矿资源产业基地。抓住国家整合开发霍邱铁矿资源的机遇,支持马钢集团公司等优势骨干企业整合开发霍邱、庐江等地区的铁矿资源,建设我省优质铁矿资源产业基地。条件成熟时争取建设优质特种钢铁生产基地。

(三)重点企业。

马钢集团公司:2009—2011年,实施马钢(合肥)公司环保搬迁及马钢股份公司钢材品种结构调整规划项目;本部新建5000立方米高炉1座、300吨转炉1座、1580热轧生产线1条,生产高强汽车板、家电板,同时建设1座110吨电炉,开发高速车轮;马钢(合肥)公司新建冷轧、镀锌等钢材深加工生产线。到2011年,马钢集团公司力争形成2000万吨钢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公司:加大投入,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配套改造,生产汽车及工程车辆用优特钢、径向锻造、精密锻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实施环保搬迁,进一步发展多规格、多品种、高质量大口径球墨铸铁管、汽车及工程车辆精密锻件,同时加快大口径430~470mm厚壁无缝铸钢管以及“双金属管”的研发和生产。

天大石油管材有限公司:在大力增产油气化工管,船舶、锅炉专用无缝管的同时,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三辊连轧机组,重点开发高钢级抗蚀油井管和深加工项目,到“十一五”末,形成多规格品种的100万吨高钢级油井管生产能力。

(四)重点技术。

1.制造流程高效化工艺技术。研究开发高效冶炼、高效连铸、高效轧制工艺技术,提高生产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实现企业生产要素运行效率的最大化。重点研究生产装备安全、高效、长寿命、稳定运行的系统技术;开发洁净工艺流程集成技术;新一代板材制造工艺流程、工艺控制和产品开发的成套技术。

2.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研发新一代汽车用钢关键工艺技术、无取向冷轧硅钢轧制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新型高速车轮及重载车轮材料及关键技术、高强度耐候铁道用钢的关键技术、管线钢的生产技术、海洋用耐海水腐蚀高强度钢关键生产技术、高性能冷墩钢研究与开发技术、机械装备制造用钢生产工艺的关键技术、高效节材型建筑用钢的技术、大口径无缝厚壁钢管和石油裂化装置专用管生产技术、高强、抗蚀金属(钢铁)制品生产技术等。

3.新一代钢铁材料生产技术。通过产、学、研及与用户的合作,实施金属材料的重大专项攻关项目。不断开发适应建筑、汽车、家电、铁道、电力、电子、石化、造船、机械等行业需求的产品,开发适应新一代高洁净度、超细晶、特殊功能要求的钢铁新材料的生产技术。

4.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加速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引进装备基础自动化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学习创新。开发完善关键生产工序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重点开发冶炼专家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轧制过程数字模拟(仿真)技术,解决好生产工序过程与自动化相匹配的信息化技术。开发生产流程工艺规范软件系统、参数监测信息系统、质量信息系统,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质量、提高效率。为促进管理创新,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冶金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生产经营过程可控管理。

5.制造流程多维物流管理技术。研究企业制造流程工序间各项重要参数的相互衔接、匹配、连续和稳定的相互关系,开发应用与制造物流技术相匹配的应用技术,在保持制造物流合理性的前提下实现钢铁制造流程的连续化、紧凑化、高效化。建立原材料统购、产品分销和加工配送相融合的现代化物流及其管理控制模式,保持合理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效益。

6.检测分析技术。建立企业生产运行设备在线监测、快速分析诊断系统,建立能源计量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建立原料、辅料、耐材、合金的快速检测分析系统及数据网;建立生产过程产品成份、工艺介质、工艺参数与成品质量检测分析数据网,实现取样自动化、检验仪器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确保生产顺畅和产品质量受控。

(五)重点科研基地和平台建设。

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内外大公司共同建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到2011年,在现有基础上,新增国家级钢铁及制品检测中心1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依托马钢集团建设高性能建筑用钢技术研究中心、汽车用钢研发实验平台和铁路车轮质量检测与控制实验室及鼎泰稀土新材料公司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新建1—2个专业实验室和研发平台。

四、政策措施

(一)用改革的办法,推动产业联合,建立产业联盟。支持马钢集团公司与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以参股、控股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合作,并与下游汽车、家电等企业建立产业体系联盟。省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工作方案,尽快实施。

(二)建立资源地和加工地的财税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勘探力度,推动矿产资源向马钢集团等优势企业集中。将我省已探明可采铁矿石储量(40亿吨,主要集中在宁芜、霍邱、庐江一带)优先依法配置给马钢集团等优势企业,在马钢等优势企业矿山周边不再设置新的矿权,支持马钢集团等优势企业整合开发铁矿资源。鼓励马钢集团参与省内铁矿资源的前期勘查,增加其资源储备。

(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杜绝低水平延伸,将淘汰落后的产能用于马钢集团等优势企业的发展,支持马钢集团在省内外实施兼并重组,把马钢集团建设成在全国有竞争力、有自己特色的优特钢生产基地。

(四)高起点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振兴钢铁产业规划的实施,继续高强度、高起点实施技术改造投资。3年内实施技改项目110项,总投资880亿元。

(五)鼓励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校所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技术创新享受省政府制定的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企业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起草制定国家产品标准并获颁布实施的,由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六)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化经营。设立财政或金融信贷支持资金,进一步支持马钢集团等优势企业,到海外投资合作、参股、入股进行资源和冶金项目的开发。建立海外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扩大海外资源勘探开采和冶炼以及深加工项目实施。

(七)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产业政策,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做好规划实施、运行协调、服务监督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五、规划实施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的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订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实现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3年目标。要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有关信息。省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规划》的后评价工作,及时提出评价意见。

各市、县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订具体落实方案,确保取得实效。各市、县要将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报送省经委。

附件: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有色金属产业平稳运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有色金属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济南市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