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土木建筑学院 | 外文名 |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
---|---|---|---|
简 称 | 土建学院 | 创办时间 | 1983年 |
办学性质 | 济南大学下属二级学院 | 硕士点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建设期两年) |
校 训 | 弘毅、博学、求真、至善 | 地 址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
主要奖项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展开 主要奖项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山东省“十大学生创业平台” 收起 | 主要奖项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陕西省科技进步奖 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山东省“十大学生创业平台” 收起 |
知名校友 | 王林申 | 现任校长 | 谢群 |
所属地区 | 中国山东济南 | 主要院系 | 土木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建筑系、城乡规划系、力学部、实验中心 |
学院建有山东省城市地下工程支护及风险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功能材料水质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山东省高校“十三五”重点实验室1个;现有校企工程技术中心2个,校级科研机构8个,形成了“城市地下工程支护与风险监控”、“新材料与新型结构研究与工程应用”、“水处理功能材料与水质安全保障”和“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定”等特色学科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授权专利2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40余篇。
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省骨干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共投资300余万元建成3000平方米实验室并配齐设备,改造专用设计教室700余平方米,拥有济南大学力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有结构工程实验室、岩土实验室、建筑学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新创建基于ANSYS平台的高性能力学仿真计算中心、建筑给水排水实验平台,配备了MTS试验机、电子经纬仪等先进教学设备,建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设有“济南大学智邦鉴定加固研究所”、“济南大学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济南大学混凝土外加剂研究所”,”济南大学水处理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建有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山东省一级资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心,与济南市人防设计院合作成立了济南大学城市(工程)设计研究院。
多年来,土木建筑学院以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注重教风、学风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我院培养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
曾多人次获得省级三好、省级优干等荣誉称号,100余人在全国挑战杯、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等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综合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作业评比、全国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优秀奖评选、全国给水排水专业指导委员会优秀毕业设计评选、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优秀作业评选、结构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大赛等获得奖励,在全国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70余项。学生在校期间创办“老杨爆米花”、“创意建筑设计工作室”等各类形式创业实体机构和淘宝店,并获得“山东省十大学生创业平台”称号。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在2002年的考研中,我院的录取人数名列全校第一,我院的毕业生除考取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重点学校的研究生外,在山东及全国各建筑集团多人因工作出色而担任领导工作,大多数毕业生因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院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企业家,如“中国建筑集团第八工程局副局长张岱钧、第二公司总经理、一公司副经理”、济南二建集团董事长兼济南融基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雪广、济南四建集团董事长曹晓岩、山东建工集团董事局主席、党委书记李宪之;山东建工集团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建造师刘振雷、济南天发房地产(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工程师刘加河,山东中直建筑装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修国等。如今的济南大学已成为了社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杰出校友的光辉形象吸引了诸多大型企业来学校招聘。 2100433B
土木建筑学院始建于1983年,下设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城乡规划系、建筑系、力学部和实验中心等教学单位,开设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和建筑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山东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学院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水利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培养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二级学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200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以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山东省教学名师为代表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济南大学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奖获得者5人,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5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或取得学位的24人。
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7门;建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教育教学奖励20余项。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获“创青春”、“挑战杯”一等奖等国家和省级科创奖励百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多年达95%以上。
学院遵循“以本为本,教学科研并举”的发展战略,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能力提升。近年来,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院实验室面积8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为3200多万元。
学院建有山东省城市地下工程支护及风险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功能材料水质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山东省高校“十三五”重点实验室1个;现有校企工程技术中心2个,校级科研机构8个,形成了“城市地下工程支护与风险监控”、“新材料与新型结构研究与工程应用”、“水处理功能材料与水质安全保障”和“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定”等特色学科方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授权专利2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40余篇。
学院将进一步树立“面向工程、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以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特色优势学科引领,品牌特色专业支撑,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工科学院。
南苑,学22,还有学几来着,貌似学28?有八人间有六人间。南苑有水房,有食堂,一层有饮水机,当然你得买卡。每个楼层有洗衣机,但是感觉很脏。一般条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要知道,有的宿舍还木有阳...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其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
根据教育部2015年发布的专科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大类中,其中之一是土木建筑大类。该专业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就业率比较高。土木建筑大类具体分为7类专业,分别是:1、建筑设计类7个专业:包括建筑设计;...
现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市政工程系、力学部、实验中心5个教学单位;学院现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
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2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在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节能与设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力学等8 个二级学科方向(含2 个目录外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 4 个本科专业。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结构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专业为学校品牌专业,2012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积极实施“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力争到2015年,申请土木工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加强建筑学学科建设工作,力争申请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力争在1~2个二级学科实现省级重点学科的突破。
学院拥有一支以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山东省教学名师为代表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0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济南大学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奖获得者5人,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5人;具有海外访学经历或取得学位的24人。
名师简介
于衍真
女,1957年7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给水排水专业。1999年获教授任职资格,同年受聘教授职务。曾任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全面主持学院党务工作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济南大学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任济南市饮用水安全研究会常务理事、济南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济南市土木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卫生厅涉水产品评审专家、济南市自主创新产业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山东省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建筑学会教育委员会理事。
在教学方面,任国家精品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水力学》课程负责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山东省品牌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济南大学特聘岗——重点岗教师,环境工程学科及市政工程学科的建设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作为市政工程学科的学科建设负责人,积极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担任了《水力学》、《水质工程学》、《城市市政工程规划》、《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等多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教学认真、教学质量好,教学效果优秀,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在2004年济南大学第一届教学工作会议上被评为济南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奖(共10名),多次被评为济南大学优秀教师。在教学中主持了“强化土建类学生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国家、山东省的教学研究项目,并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获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主持的水力学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主编教材《水工艺处理技术与设计》、参编《钢铁工业环保技术手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
在科研方面,申请人围绕着环境保护的课题,科研方向明确,积极探索废渣的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研究,其科研成果在环境学科及市政学科领域里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废渣的综合利用与废水处理的研究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废治废的科研思路,为环境保护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前景。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与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氧化聚硅铁协同介孔磁性滤料BAF脱氮除磷机理及生物相原位分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高藻引黄水库水常规工艺强化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藻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活化沸石曝气生物滤池中生物相分析及净化效能机理研究”等国家、省级研究课题十多项;并完成了多项与企业联合的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及市级科研奖励十多项,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中国给水排水》等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近20篇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
邱立平
男,教授,济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博士后,市政工程学科教授、学位点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博士生联合指导教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山东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卫生厅涉水产品评审专家,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高级访问学者(2009.09-2010.02)。
主要从事给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讲《废水处理理论与工艺》、《水质工程学》、《给排水工程管道系统》、《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及废水处理工艺系统》、《环境生物化学》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2008年获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奖,主持《水质工程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多年来致力于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及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在研项目,完成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省级鉴定2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 、EI 等收录20余篇,已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重点关注及感兴趣的领域:1)水及废水的生物过滤处理理论与技术;2)水及废水的物化-生化组合处理技术;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4)回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5)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刘增夕
男,硕士学位,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86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1995年6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主讲《结构力学》,《有限元法》,《高等结构动力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的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强化土建类学生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已结题,2位),主持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深入贯彻学分制全面提高学院教学教务管理效率》。近年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完全学分制下高等教育技术问题》,《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督、反馈体系的构件》等。济南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2006年教学管理先进个人。近年来主要从事加固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及设计理论研究工作。主持济南大学科研基金《C/GFRP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第1位;高性能碳纤维复合筋-CFRP 筋的开发及利用(省教委科技攻关项目,第 4 位);唐山市陡江电厂灰坝工程对李家峪村房屋开裂影响原因分析(部级鉴定,第3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加固技术,山东省科技厅鉴定,第2位;高性能碳纤维复合筋-CFRP的开发及利用,山东省科技厅鉴定,第4位。
徐新生
男,1963年3月生,博士,济南大学A4级教授,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生导师,济南大学第二、第三届重点岗教师,济南大学第二届优秀教学奖获得者,兼任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鉴定加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混凝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被聘为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专家。主讲土力学、基础工程、结构CAD等课程,参与编写教材2部,主持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和校级精品课程1门,主要参与3项省级教改项目,获得省级教学三等奖2项。近年来主要从事FRP筋混凝土结构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5篇,ISTP收录5篇,主持省教委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累计投入研究资金120余万元。其中一项获得省级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度科研经费60万元以上。
刘俊岩
男,现任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系副主任、院聘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大学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施工学科研究会理事。
20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岩土工程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在教学方面,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学”、“高层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并承担了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生产管理实习等教学任务。
在科研方面,刘俊岩教授主要围绕着工程建设标准、现代施工技术等课题,积极探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标准,其科研成果在国内建设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基坑工程的研究方面成果较为丰富,著有《深基坑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层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学术专著;主编完成的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基坑工程监测的专项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担任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的编制组长,推动了我国基坑工程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坑工程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刘俊岩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建设部专项课题研究项目2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厅级科技项目多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在社会服务方面,刘俊岩教授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近年来主要在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监测、桩基工程、地基处理与加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承担了多项工程项目和技术服务,并担任了工程建设标准的咨询专家和宣贯教师,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彭晓彤
男,1973年10月生,2005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结构工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结构。主要从事钢结构稳定理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节能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参加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钢结构设计规范组项目、济南大学博士基金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多篇被EI检索。
彭亚萍
女,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结构工程、抗震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2004年获济南大学首届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任土木工程专业校级品牌专业负责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位点负责人。
燕彬
男,1997年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教授职称,2005被批准为结构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科负责人,主讲《高等土力学》、《基础工程》、《土力学》等课程。
胡伟
男,本科,教授,第一批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山东省土木工程学会理事,结构工程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层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抗震、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评估、建筑物改造与加固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承担山东省建设厅科技攻关项目数项,获得《后装组合锚具》、《现浇混凝土肋梁楼盖用石膏模板》实用新型专利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开洞改造技术》发明专利。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杨令强
男,工学博士,1972年9月出生,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分析与安全评价,2003年6月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获博士学位,主讲《有限元及大型程序设计》、《混凝土非线性原理》等研究生课程和《混凝土原理》、《结构抗震设计》和《特种结构》等本科生课程,主持和参加“利用水弹性模型研究小湾拱坝坝踵的破坏”(国家电力公司)、“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拱坝温控措施优化和横缝开度仿真计算研究”(96-221-05-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拱坝强度裂缝的产状研究和人工缝的理性设置”(59778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拱坝系统破坏过程的计算机仿真研究”(5907938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拱坝变协调、变维、非保守系统的随机分析”(5944900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云南省章鸠河调水、糯扎渡导流洞分析、天津市引滦入津模型试验、地下防渗墙研究、日照水库加固效果研究等省部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点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多篇被SCI、EI检索。
付英
女,1970年生,辽宁开原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现任济南大学副教授,市政工程系主任,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所长,市政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美国UMBC高级访问学者。民革山东省优秀党员。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山东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水工艺设备基础》、《专业导论》、《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及《专业外语》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在科研上始终致力于混凝剂制备及应用技术、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及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应用技术的研究。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近30余篇被SCI、EI收录。
段琪庆
男,1964年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后在山东省测绘局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局长业务助理等职。1997年7月在济南大学工作,任建筑系系主任,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土厅专家组成员,山东测绘学会理事,山东省测绘学会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讲测量学、测量实习、地理信息系统、摄影与航空、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电力电讯规划等多门课程。
刘寒芳
女,1969年出生,1987年就读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1991年分配至山东省纺织设计院,1993年被派往上海,与香港A1建筑事务所合作,2002年调至济南大学土建学院任教。担任的主要课程有: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中国古典园林等。现为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学教研室主任。
谢群
男,1979年2月出生,山东聊城人,副教授,同济大学工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结构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建筑物鉴定加固改造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十一五”精品规划教材一部,发表教研论文两篇。主讲《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等专业课程,并指导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毕业设计。
刘燕
女, 1978年4月生,2001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同济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讲基础工程、建设法规、土木工程施工等课程,近年来主要从事地下建筑结构与基坑方面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4篇,其中EI、ISTP收录共4篇。承担一项院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校级博士基金项目
秦磊
男,1974年7月生,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结构检测加固、建筑结构可靠度分析评估;发表论文10几篇,其中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SCI收录论文3篇、EI多篇,承担济南大学博士基金1项;
张守彬
男,1980年生,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教师。先后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Ⅰ)、《给水排水管道系统》(Ⅱ)、《水质工程学》(Ⅱ)、《水处理生物学》、《专业外语》、《工业水及废水处理》、《水工艺仪表与控制》以及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Ⅰ)等本科教学任务;作为组长或骨干教师承担承担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技术研究。在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开发、处理机理研究、脱氮除磷效能及工艺特性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申请2项(第二位)。
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5篇,IWA(国际水协)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王晓东
男,1971年生,工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高等水化学》等研究生课程,以及《专业外语》、《水分析化学》等本科生主干课程;以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为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多篇。
张刚
男,1975年生,山东桓台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市政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给水处理工艺理论》、《水处理反应动力学与数值模式》等研究生课程,以及《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工程经济》等本科生主干课程;以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接触絮凝机理及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高效固液分离技术与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理论研究工作及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多篇。
1 土木建筑学院简介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的前身为筹建于 1931年的土木工程系, 1987 年学校恢复成立了工艺美术和 建筑工程系, 1994 年单独设立建筑工程系, 2002 年成立土木建筑学院。学院位于河南大学新建的金明 校区,拥有总建筑面积超过两万平米的三栋教学、实验大楼。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建筑学系、材料 与结构研究所、工艺建筑设计研究所、古建园林研究院、成人教育教研室、建筑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 实验室设置包括土建基础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建筑与结构 CAD 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建筑 结构可靠性检测与评估实验室、土建类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基地等,土建基础试验中心为河南省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设备总值已超过 1600 万元。学院现有四年制土木工程和五年制建筑学、城乡规 划专业本科生 1200 余人,土木工程专业为河南省工程教育试点专业,从 2001 年起学院开始招收培养 硕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下设30个二级学院,涵盖工、理、管、文、医等10大学科门类。土木建筑学院是中南大学办学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二级学院,现拥有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设有桥梁工程、隧道工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的铁道建筑系和桥梁隧道系。1960年成立长沙铁道学院以来,土木建筑学院几经更名,1964年铁道建筑系更名为铁道工程系,1970年铁道工程系和桥梁隧道系合并称工程系,1984年更名为土木工程系,1994年建筑工程专业(即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分出,成立建筑工程系,1997年土木工程系与建筑工程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学院。中南大学成立后,2002年5月,以原长沙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为主体、机电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数理力学系基础力学教研室及实验室、原中南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所及力学中心合并组建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05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调出,并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010年院长由余志武教授担任,党委书记由黄建陵同志担任。
学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学位建设成绩卓著、科研水平一流、学术成果突出的教学与科研实体。
学院设有桥梁工程系、隧道工程系、道路与铁道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力学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工程制图教研室、工程测量教研室11个系(或教研室);拥有桥梁工程研究所、隧道工程研究所、道路与铁道工程研究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所、工程管理研究所、城市设计研究所、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岩土及地下工程研究中心、结构与市政工程研究中心13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拥有高速铁路建造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土木工程与安全重点实验室,设有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力学教学实验中心、工程力学实验室、防灾减灾实验室、计算中心等10多个实验室,其中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是湖南省建筑企业一级实验室。
学院2009有教职工300名,其中院士3名(曾庆元,刘宝琛,孙永福),博士生导师17名,教授40名,副教授63名,实验工程技术人员41名,其中高级职称11名。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力学和消防工程6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本科生3200名。
土木建筑学院院徽设计说明:
1、标志主要由“土”“木”二字边形组合而成,整体外形神似“建”字,又似建筑大楼的立体造型。
2、标志外形呈六边形,取六和空间之意,代表土木建筑是建筑空间的设计。远看又神似一艘大帆船,寓意土木建筑学院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3、标志色彩由黄蓝两色组成,分别代表阴阳组合,有无相生,无穷无尽。
土木建筑学院院字由河南省书法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赵振乾亲笔题写。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始建于1983年,设有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其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济南大学品牌专业。2100433B